APP下载

团体心理辅导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应用研究

2018-10-21庞莉莉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8年39期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高职院校

庞莉莉

摘 要:自从我国进入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时期之后,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增加,因此,我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逐渐向着职业型以及素质型的方向发展,但是,对于高职院校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情况来说,主要表现在对危机的咨询以及处理方面,这种现象从一定程度上对团体的心理辅导有所忽视。鉴于此,本文就团体心理辅导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 团体心理辅导 心理健康教育

一、团体心理辅导及其技术特点

团体辅导顾名思义要在团体环境下进行,以班级授课、沙龙活动等形式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活动能让参与的成员在协作的基础上发现自我,改变意识行为,尝试更好的人际沟通,使彼此间的联系更加完善。学生在参与团体辅导过程中能够得到成长,改善适应情况。在团体辅导中,通过心理主题设立特定场景,团队活动成员相互配合,积极主动参与问题的解决与协调,这是个别咨询无法比拟的优势。學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课的同时,配合适当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应充分认识并利用这一技术的下列特点:

1.受众群体广泛性

可以就某一共同心理问题利用专业知识开展群体活动,有效实用地去解决。

2.感染力强,生动有趣

活动的形式能更加直观准确地指向问题的核心,吸引学生全身心投入,进而理解心理学相关知识并内化完善。

3.效率较高,收效较好

与个体心理辅导相比要省时省力。参加团体心理辅导的学生可以在心理教师的引导下相互影响、相互学习、相互分享反馈,对个体的某些自我观念可以产生有效的影响。个体能够在短暂的时间内产生心理和行为的转变,后续再予以强化,对调适学生的不良心理问题能起到其他技术不能替代的作用。

二、高职院校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开展现状

1.团体心理辅导在入学教育方面的开展情况

目前,高职院校在新生入学之后都会进行一段时间的入学教育,入学教育的形式除了军训是以实际操练为主以外,其他的入学教育形式大都以讲座的形式开展,例如专业认知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诚信感恩教育等等。新生在入学之后往往都会出现适应性问题,然而以讲座形式开展的入学教育很难帮助新生顺利度过适应期,在新生中的反响也不是很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团体心理辅导是在互动中帮助个体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探索自我,调整人际关系,提高自身适应能力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在帮助新生适应新生活、提高心理素质等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比如通过“刮大风”、“滚雪球”等游戏环节,帮助新生初步了解彼此,相互认识;通过“心有千千结”、“同舟共济”等活动,帮助新生学习人际沟通的技巧,拉近同学之间的距离。

2.团体心理辅导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开展情况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青年学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辅导员是思政工作的第一线人员。辅导员的最主要任务就是思政教育工作,而有机地结合团体心理辅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对辅导员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除了要让辅导员具备思想政治辅导员应该具备的能力以外,还要有进行团体心理辅导的能力,只有具备并且熟练应用这两种能力的辅导员才会成为团体心理辅导中的最关键最核心的人物,才能顺利地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并取得成效。

3.团体心理辅导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开展情况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职业生涯规划对毕业生就业成功率的提高有明显成效,职业生涯规划可以给学生一个理想的蓝图,可以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他们对于不同性质的职业、工作条件的要求以及在处事能力、理论水平等方面也是是不同的。因此,高职院校学生应该在选择适合的职业与岗位时一定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即进行人物与职业的匹配。高职院校通过咨询、辅导、测试等方式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团体心理辅导,引导学生探索自我,深入的了解自我,使得学生在职业生涯的规划的时候有最科学合理的参照。

三、关于提升高职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相关对策

1.整合相关教学资源,做好团体心理辅导教学设施建设

如今,社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增加,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在注重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资金计划,从而给团体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提升现有师资队伍建设,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辅导

通过前文所述,发现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数量缺乏及能力较低,是影响当前高职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工作开展的主导因素。在此情况下,只有采用有效方式提升专职教师的专业能力,制定辅导员技能培训工作,才能有效地缓解目前“辅导难”的问题。不仅如此,除扩大专职教师队伍及搭建进行培训体系以外,还应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利用制定教案设计、主题班会活动、培养固定受众群体等有效方式,为开拓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开拓新发展、新途径。

3.自我情绪管理团体辅导的反思

需要进一步改进团体辅导的具体设计和实施。比如,在进行团体辅导活动时,时间把控不够准确,有时过长,学生感到疲劳感,有时过短,学生又感觉分享不够充分。在团体辅导中会发现个别成员有特殊性问题,团体辅导不能解决,具体的问题需要相应的个体咨询来辅助解决,但由于事前估计不足,没有做好充分的方案。团体辅导促进了高职学生信息交流和多样化价值观的形成,从而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应做好正确引导作用,以防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团体辅导对学生情绪管理所起到的持久影响需要校园强大的环境支持系统,为学生提供情绪释放的途径,帮助学生把负面情绪以各种方式排解出来,如体育文化场所、校园文化活动等。

结语

作为一种高效的工作方法以及工作方式,团体辅导具有一定的规律以及自身的特点,并且还有对应的专业要求,高职院校中开展团体教育工作,应该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特点,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规范化、制度化、针对化以及长期化教学。如此一来,也能够加强高职院校之间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华磊.团体心理辅导对高职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

[2]邓婕.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朋辈团体心理辅导的应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04):181.

猜你喜欢

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高职院校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团体辅导干预研究
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团体心理辅导对中学生考试焦虑的影响研究
团体心理辅导对五年制高职护理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