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推进新时期教职工队伍建设改革的研究

2018-10-21张春美吴志远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8年39期
关键词:教职工新时期改革

张春美 吴志远

摘 要:新时期下,高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精英人才的重任,而教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教学水平、专业技能等都与高校的进步及发展密不可分。因此,为顺应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的需求,高校有责任加强其教职工队伍建设质量,加强师资力量,为社会输送更高水平的人才。

关键词:新时期 教职工 建设 改革

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上,曾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将中国打造成一流的人力资源强国,并且注重教育改革与人才建设,也是共产党在新时期便提出的战略目标。高校,是我国人才培育和成长的摇篮之地,而教职工是高校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具有影响人才茁壮成长的功能,所以若是高校没有组建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就无法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中处于优势地位。因此,推进新时期教职工队伍建设改革,对于国家、社会及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有深远的意义。

一、优化教职工建设结构

最近几年来,我国各大高校普遍存在着教职工人数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实践证明只有将此问题妥善解决好,才能有效促进教职工队伍建设的发展。针对此问题,高校可以先将各专业学科的教职工数量结构合理分配好,再依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合理化地招聘公共科目的教职工人员。其次,高校亦可弥补交叉学科、应用型学科等选修学科的教职工缺口[1]。上述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令教职工明确地定位自己的教学学科,并有计划地扩充学科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与此同时,高校亦应当划分好助教、讲师、副教授以及教授等职称的教职工人数比例,并且要尽可能地引进高学历、高水平的教授,以此来优化整个教职工队伍建设的质量。高校可创造良好的经济和学习条件,以此来留住读博毕业后的在职教师,并且要积极鼓励青年教职工通过提高学历与科研水平的方式,来壮大教职工团队建设。众所周知,高校需要学科,学科要依靠学者,学者要专研学术。所以,一个大学要想在教育界和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就必定要有可以拿得出手的学术成果,如此才可在百花争艳中一枝独秀。对此,一方面高校可以通过提供高薪酬的职位、发展潜能巨大的工作机会、优良的生活水平等为条件,来吸引众多的有名望、有能力的学术大师,令其担任学校的学术领头人,组建出一支具有本土特点的学术团队。而另一方面,因校制宜,高校可以依据学校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教职工建设计划,公正地选拔出一批优秀的代表教师,给予他们机会去国内外各大高校研修,着力培养其成为学校科研人员。

二、提高教职工责任意识

一般来说,学生素质水平的高低与授课教师的素养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教职工的工作态度及积极性,又会受到教师责任意识的潜在影响。因此,高校们可以定期开展思政教育活动、党建活动、教职工团建活动等,引导教职工们将自己的青春与热情,融入到高校教育事业中去,从而提升教职工的集体荣誉感与人格修养水平。其次,高校负责人应对新进教师展开职业生涯规划培训活动,辅助其制定出中期及长期的职业发展目标,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之后,在稳定教职工队伍建设这方面上,高校需要从教职工所关心的问题出发,如完善住房、医疗、退休等问题,如此才能让教职工们心无旁骛地投身于教育事业中去。同时,国家亦需要加大对教育事业的资金投入力度,在提升教职工福利待遇的同时,亦需要将其家属人员考虑进去,比如说为教职工子女提供入学条件,以便教师能安心地在工作岗位上工作。最后,高校可以令更多的教职工参与到学科教材的编写、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计划的设定[2]上来,从而让教职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其职位责任意识的提升。

三、完善教职工培训机制

于国内各大高校而言,教职工培训活动,是一项具有崇高使命感的教育任务,因而针对教职工培训机制的改革方案,应当落实到位,如此才能达到加强教职工队伍综合素质与素养能力的目的。第一,高校可采用不定期举行教师培训、进修活动、国内外高校合作培训等多种培训机制。并且奉行“走出去、引进来”的培训模式,引导杰出的青年教师走出学校、走出国门,到其他示范性高校与名牌学校进修培训,同时亦可邀请有资历的教育专家,到学校来开展个人专题的培训讲座,使更多的教职工可以学习到更先进的教学技能,提高自身的教学实践能力。此外,要学会取长补短,利用高校内的国际合作项目,借鉴并学习国外先进的研究成果,第二,将教职工培训内容现代化。这就需要高校从传统的教学理念上转变过来,摒弃过去的“填鸭式”、“灌溉式”教育,转而重视教职工的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重视教职工的思想政治素养能力的全面提高。与此同时,有针对性地扩大学科培训范围,将综合学科与科研型学科结合起来,对教职工展开培训活动。第三,将教职工培训方式科学化。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让高校可以将国家教育网站、科学研究网站等大型教育网站集齐起来,以便教师可以在任何时间段、任何空间,利用网络获知更多的学习资料[3]。这样一来,教职工便能够从被动的局面转变到主动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与研究专家交流教育经验,并且还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内了解到最新的科研动态,进而将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内化为自身的成果。第四,合理地投入培訓基金。培训资金的投放力度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到教职工培训活动的开展进程,因此高校不应仅仅只是拘泥于与企业的合作,而是应当通过大力发展第二产业的方式来筹建资金,如此才能促进教职工培训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教职工是高校教育事业的核心,其可以间接影响到我国未来的发展水平。因此,在二十一世纪的当代社会,高校只有从自身因素出发,大力提高教职工队伍建设力度,提高学校的科研能力与教学质量等,如此才能确保学校处于不败之地,才能培养出一批有为之士、有志青年,全面服务于我国的新时期建设计划,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与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王定华.用奋进之笔谱写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新篇章[J].教育科学研究,2018(2):5-9.

[2]孙宏根.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精神推进装备事业迈上新台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3):6-6.

[3]何娟娟.新时期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改革设想[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1(1):31-33.

猜你喜欢

教职工新时期改革
南县:举办跳绳比赛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新时期高校教职工先进文化建设长效机制探析
创新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路径研究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