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新探索

2018-10-21冯晋辉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8年39期
关键词:新探索高中历史新课标

冯晋辉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高中历史老师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探索教学的新方法,明晰新要求下的教学目标,编创组织教学内容,探索研究教学策略,积极进行课堂互动,教会学生有效学习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历史 课堂教学 新探索 新课标

在新课标要求下,高中历史教学有了更高的目标追求。高中历史教师应转变观念、锐意改革,突破自我、大胆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方法,激发高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高效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新课标要求下的有效教学的目标要求。

一、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以往的应试教育教学模式中,在残酷的高考竞争压力下,大多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方式,一味地采用迎合高考的教学方法,未能注重自身对历史教学趣味性的探索,采用填鸭式的硬性灌输这一老旧的教学方式方法,无法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使得历史课堂犹如一潭死水失去活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匮乏难以跟随老师的教学节奏深入开展的历史学习,学生不能从真正意义上自己主导课堂,无法达到自主学习状态,这对于高中历史老师教学质量的提高极为不利。

二、适应新课标探索高中历史新教学

高中历史新课标的课堂教学,主要依赖于历史教师不断且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索。课堂教学是老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阵地,高中历史教学须建立适应新课标要求的多样化的、创新性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

1.追求新的课堂教学目标

以前的课堂教学是教师倾囊传授,学生被动接受,填鸭子式的掌握历史知识,老师注重的是如何更多地教授历史知识,追求的是高考中以获取高分为最终目标的教学。

而新课标所要求的教学目标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的三维度教学目标,这一三维度的教学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相互交融的相互渗透的连续过程与有机整体。新课标下课堂教学目标是创新,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与乐于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最终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即新课标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要实现其教学功能的转变,教学的方式方法及评价,都要有创造性与新意,有利于全面培养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与综合素质。

2.探究课堂教学新模式

新课标要求的教学新模式是:主动、探究及合作,提出的是教与学方式的改变,倡导的是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最终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上来。新课标要求下的教学活动,师生双方同为主体,师生双方都各自发挥主体性作用。教师起到的是教学活动的组织引导实施与参与者的主导性的主体作用,是通过启发诱导促成学生主动性的自主学习;学生的主体作用表现在学习活动中具备自主性,是自我提高的探索建设与参与者,养成主动学习、独立思考与自我提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热情

高中学生的学习任务比较重,死记硬背一些历史课本中的重难点,无形中给高中学生增加了心理压力,加重了学习负担,而压力的逐渐累积会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所以学生的主动学习非常重要,要让学生自主的学习,就要激发高中学生对于历史课的喜爱。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可实行分组式教学,为每个小组分配特定的任务,使学生自主学习然后再轮流讲解,而教师负责补充纠正,调动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生对自己所掌握知识的记忆深度,有效的提升高中历史教学的质量。

4.高中历史教师要贯彻主辅结合的教学方式

新课标要求必须打破老旧的教学方式,打造高效的历史课堂教学,需要主辅结合的教学方式。这一教学方式就是高中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将教学内容的重点同相关的历史故事有机结合。首先对学生讲述有趣的历史典故,在这一讲解过程中学生是兴趣盎然聚精会神的,在学生的兴趣与精神高度集中后再讲述历史教学中的重难点。这样的教学方式更加利于学生对重难点内容的理解掌握,更加利于学生高效地掌握历史知识,是打造高效率的高质量的历史课堂教学的必然途径。

例如:人教版高一历史第四单元第12课《八国联军侵华》,教师若一味讲述繁杂的各种条约的内容会让学生记忆混乱甚至丧失记忆的积极性,这时教师要讲述八国联军对我人民的残暴及对我们古文物伤害的具体事例,还可以加述签订赔款割地条约时的小故事,这样的主副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课堂注意力,又对各种条约签订有一定的了解,达到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高效性的要求。

5.高中历史教学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也是适应新课标要求的一种良好的教学方式。在周末假日或是集体活动日高中历史教师组织学生多到名胜古迹及博物馆等进行参观,通过这样形式的社会实践不仅能放松学生高度紧张的心理,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中国历史产生出浓厚的兴趣,这样就能使高中学生学习历史的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6.重视悬疑情境教学,力争做到活学历史

历史教师在新课标下的教学中,要重视创设悬疑情境教学情境,讲授课时要适时设疑引导,使学生更有效的学习。例如:人教版高一历史第四单元第13课《辛亥革命》,我们的历史老师可先让学生学习理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概念,然后引导、设疑情境,使学生通过自己分析,认识到辛亥革命的领导者(资产阶级);主要任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爆发的原因(民族资本的发展与力量的不断发展壮大、帝国主义不断瓜分中国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清政府的变法新政不仅没能摆脱困境反而严重激化社会矛盾使得反抗斗争此起彼伏)。通过悬疑情境教学,可避免历史学习上的生搬硬套有效主动的学习历史。

结语

新课标要求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老师要结合高中学生的特点,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意识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历史学习热情,提高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丽霞.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中史料教学的有效性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5(36):78.

[2]李靜.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析[J/OL].学周刊,2016(32).

[3]梁翠祥.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7(02):113-114.

猜你喜欢

新探索高中历史新课标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微媒体时代高职思想政治教学模式的新探索
聚类分析方法的高职高等数学分层教学的新探索
“国培计划”河南省幼儿园师资培训模式新探索
全民健身视阈下体育产业发展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