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

2018-10-21张泉兰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8年39期
关键词:策略方法计算能力小学数学

张泉兰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计算能力。一个小学生应能正确地、迅速地进行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计算,达到这个要求,才能为升入中学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那么小学计算教学有哪些策略呢?作者有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小学数学 计算能力 策略方法

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计算教学是数学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数学学习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计算教学应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出发,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观察思考、探索交流的互动学习场所,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感悟数学,形成计算能力。

一、激发兴趣是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天性告诉我们,将计算教学与生动活泼的数学情境有机结合起来,计算教学才能体现其旺盛的生命力。因此,我们要善于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愿于做、乐于做。

1.联系生活实践,激发计算兴趣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服务于生活”。学生的生活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其间不乏许多的数学问题,教师要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去挖掘、去利用,使之成为我们计算教学的有效载体,成为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乐土。如教学《买电器》(北师大四册第53页)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这样一个商场购物情境:洗衣机500元、电冰箱960元、电视机800元、电风扇200元,如果让你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选购以上两件不同的商品,你会选择购买哪两种?怎么列式计算?算一算,应付多少元?由于购物是学生喜欢的生活现象,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又是主角,因此学生热情高涨,自然而然地把精力都集中到计算教学之中。

2.讲究训练形式,激发计算兴趣

围绕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在强调计算的同时,讲究训练形式的多样化。如训练题型多样化:口算题、竖式计算题、判断题、改错题、文字题、自编计算题等等;练习形式多样化:小游戏、数学竞赛、开火车、夺红旗、找朋友、摘苹果等等;呈现方式多样化:用卡片、小黑板、幻灯机、投影机等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二、掌握算理是关键

要使学生会算,首先必须使学生明确怎样算,也就是加强法则及算理的理解。《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计算教学时,应该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因此,计算教学应把重点放在算理的理解上,根据算理,掌握法则,再以法则指导计算。学生掌握计算法则关键在于理解。即要学生懂得怎样算,更要学生懂得为什么要这样算。如教学《住新房》(北师大六册第26页)时,要使学生理解:①通过挂图使学生明白:要求这栋楼能住多少户?就是求12个14连加的和是多少?可以列乘法算式计算比较简便,计算14×12时,可以先求出两个14是多少,再求出10个14是多少,然后把两个积加起来。从而让学生知道,计算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要分两步乘,第三步是两个积相加,同时让学生用小棒动手摆一摆,这样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通过例题教学,使计算的每一步都成为有意义的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②计算过程中还要强调数位对齐的原则。“用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就是求2个14得28,所以又要和乘数2对齐写在个位上。“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就是求10个14得140(也可以看成14个10),所以4要写在十位上;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数位对齐的原理。这样,通过反复训练就能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法则,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发展思维是核心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要教学生学会,并促进会学就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小学计算教学,同样要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核心,重视并加强训练。

1.加强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思维从动作开始,切断了活动和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发展。”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计算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特点,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手脑并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如教学《拨萝卜》(北师大二册28页)时,36+23=囗,先让学生拿出小捧动手操作,学生用3捆6根表示“36”,用2捆3根表示“23”,計算时,他们都很容易理解先把整捆数相加:3+2=5(捆)即5个10,再把单根数相加:6+3=9(根)即9个1,然后把两个数合起来得5捆9根,也就是59。通过直观操作,突出了计算规律的教学,让学生体会“相同数位相加”的过程,从而理解“数位要对齐”的道理。这样,学生边动手、边思考、边计算、用操作帮助思维,用思维指挥计算,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2.重视算式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提倡和鼓励算法多样化可以克服过去那种“过于注重计算技能,计算方法单一呆板”的弊端。如教学《发新书》(北师大二册52页);18+19,可以引导学生这样算:10+10=20,9+8=17,20+17=37;也可以这样算:19+10=29,29+8=37;还可以这样算:20+18=38,38-1=37;这样算也行:19+20=39,39-2=37;这样算也正确:20+20=40,40-1-2=37。又如教学小数简便运算2.5×16,引导学生可以这样算:2.5×4×4=40;也可以这样算:2.5×8×2=40;还可以这样算:5×(0.5×16)=40;这样算也正确:2.5×2×8=40。通过提倡和鼓励算法多样化,使不同的人在解决计算过程中学到了不同的数学。算法多样化激起了学生对算法的思考、归类,对问题解决策略进行提炼,对不同意见和模棱两可的方法进行辨析,达到了对算法的深层次感悟,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

猜你喜欢

策略方法计算能力小学数学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厘清算理,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
中学生化学计算能力的进阶式培养策略
指导学生英语预习摭谈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