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束化护理改善重症医学科肠内营养治疗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2018-10-21金晨曦

健康周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重症医学科肠内营养集束化护理

【摘 要】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改善重症医学科肠内营养治疗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2017年6月-2018年4月收治的肠内营养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30,开展常规护理)和实验组(n=30,开展集束化护理),比较2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均高于对照组,其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医学科肠内营养治疗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可有效改善营养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采纳和全面推广。

【关键词】重症医学科;集束化护理;肠内营养

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多为身体机能极差、病情危重的患者,且此类患者往往需要肠内营养支持治理好,以使肠黏膜功能得到有效保证,降低应激性反应发生率,恢复肠蠕动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属于临床常用治疗方法。在对重症医学科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的过程中辅助集束化护理,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生存质量和预后[1]。本文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肠内营养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2017年6月-2018年4月收治的肠内营养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30)和实验组(n=30)。对照组男、女患者比例为14:16,患者年龄分布23-54岁,平均(37.3±5.8)岁;实验组男、女患者比例为13:17,患者年龄分布24-55岁,平均(38.2±5.7)岁。统计处理两组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给予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导管保持畅通无阻,对营养液进行合理配置等。实验组开展集束化护理:①组建集束化护理专业小组:选取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成立集束化护理小组,组长由护士长担任;②制定和完善集束化护理措施:将组内成员组织到一起对集束化护理理念进行学习,对患者病情予以全面了解,综合临床经验和检查结果对肠内营养治疗过程中常见的、潜在的护理问题进行分析,制定个性化的護理方案;③开展集束化护理:①对各种导管进行固定,定期予以检查,发现脱落、堵塞等情况时及时明确病因并采取解决对策。②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治理好前需要严格遵照医嘱对营养液进行配置,并对空肠管、鼻胃管确认后再输注,将营养液输注速度调整为20-40ml/h,最大速度控制在80-100ml/h。输注营养液时对胃内容物进行回抽,若营养液残余量>200ml,可暂停喂养;营养液输注时需要抬高床头30-45°,保持30min侧卧位,以促进营养液消化和排空,避免胃内容物发生反流,降低误吸等发生率。结束肠内营养后尽可能不要进行扣背、翻身等动作;③做好口腔护理,定时予以清洁,3-5min/次,2-4次/d;营造温湿度适宜的病房环境,定时通风换气,强化消毒,对探视人员数量、时间进行限定;向意识清醒者讲述肠内营养支持的重要意义,护患之间保持良好沟通,实施心理疏导和抚慰。

1.3观察指标

护理后观察2组总蛋白、血红蛋白、白蛋白变化,并对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记录。

1.4 统计学评析

采用SPSS22.0统计分析有关数据,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各以( )、(%)加以表示,比较行t检验、x2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2组并发症发生率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对比2组临床指标的差异

实验组总蛋白、血红蛋白、白蛋白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2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3 讨论

重症医学科患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预后差,需要进行肠内营养治疗,以保障患者病情康复和生命健康[2]。集束化护理通过归纳、总结分散的护理方法,促使其形成统一、系统性的护理措施,为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营养良好的条件和基础,确保患者持续享受到完善性的护理干预和服务[3-4]。

研究发现[5],重症医学科患者接受集束化护理后,不仅有效改善了患者病情,还进一步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发生危险。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总蛋白、血红蛋白、白蛋白均高于对照组,其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足以证明,重症医学科肠内营养治疗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可有效改善营养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采纳和全面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彦.应用集束化护理改善重症医学科肠内营养治疗患者护理效果[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22):3410-3411.

[2] 徐妍.集束化护理对重症医学科肠内营养治疗患者的影响[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4(26):162+164.

[3] 赵瑞娟.对接受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重症医学科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5(10):151-152.

[4] 刘芳,陈丽丽,王宣±丽,汪敏.集束化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管理中的应用及评价[J].泸州医学院学报,2016,39(03):276-279.

[5] 卢惠萍,尹志勤,潘利飞.集束化护理预防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足的效果观察[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17,47(01):74-76.

通讯作者:金晨曦,女,江西赣州,本科,护师,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猜你喜欢

重症医学科肠内营养集束化护理
集束化护理减少静脉留置针患儿并发症的作用
系统化管理对ICU失禁患者罹患失禁性皮炎的影响
集束化护理在卒中相关性肺炎预防中的应用
机械通气患者床边胃镜下置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的护理
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消化道肿瘤术后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联合治疗效果分析
血浆置换在ICU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经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循证护理在严重烧伤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