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研究

2018-10-20王国成

知识文库 2018年3期
关键词:辅导管理工作心理健康

王国成

一直以来,大学生管理工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增强其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实施改革与创新,对大学生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对大学生管理工作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大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策略,希望能为高校管理者提供一些意见,改变管理现状,增强管理实效。

大学生管理,即通过对学生在校活动的组织、协调与控制,完成大学生培养目标,实现大学生综合发展。现阶段,大学生管理工作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管理模式陈旧、忽视心理辅导、管理队伍建设不足等,对大学生全面发展产生一定阻碍。新时期,大学生思想观念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特征,因此大学生管理工作应及时创新,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1.大学生管理工作简介

高校的大学生管理工作就是指学生工作。主要包括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核,思想政治方面的理论教育,未来职业发展的规划指导,学生心理发展的疏导以及日常的行政事务。本文所叙述的大学生的管理工作,包括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就业指导服务及勤工助学同学的安排工作。另外,还对学生的思想感情进行疏导,设立心理问题救助机构,解决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通过建立校园环境维护机制,让学生自觉地遵守学校的秩序,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的校园环境。

大学生管理工作具有以下特点:

1.1教育性

大学生工作的特点具有教育性,因为学校的一切事务都是为了开展学生教育工作而安排的,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为国家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1.2开放性

大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相对比较自由,在完成学校安排的各项学习任务之外,学生可以自主地安排自己的业余时间。大学学习生涯已经初步迈入到社会实践领域,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逐步适应学校之外的社会生活;

1.3持续性

大学生的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贯穿了学生从入学到初步步入社会的整个过程,通过科学合理的安排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1.4实践性

大学生的管理工作需要将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学生可以在社会实践中更加深入的体会所学知识,通过实践掌握检验真理的手段。同时,实践也可以为学生积攒经验,为步入社会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

2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现状

2.1管理模式落后

在大学生管理工作中,许多高校仍然沿用以往落后的管理理念,重事务管理,轻素质发展,将大学生完全视作被管理者,一味地要求学生服从管理,采用“灌输”“训导”的方式实施管理,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产生约束。另外,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产生忽略,没有体现管理工作的差异性与针对性,导致管理效果欠佳。

2.2忽视心理辅导

现如今,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再加上社会环境复杂,大学生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导致大学生普遍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但就目前來讲,许多高校将大学生管理工作重点放在对学生的行为规范与道德教育上,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一定的忽视。同时,大学生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较差,一旦产生心理问题,就会对其正常生活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3管理队伍建设不足

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主要由辅导员来负责,通常一个辅导员要管理数百名学生,再加上高校大学生数量不断上升,为大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压力,导致管理实效较差。另外,许多辅导员为本科毕业生,对心理学与管理学专业认知不够深入,在管理工作中,缺乏实践经验,管理水平不高,导致学生管理工作流于表面形式,缺乏可操作性。

3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策略

3.1创新大学生管理理念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应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弱势学生群体,尤其是贫困生,在学习与生活中,给予全面照顾,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使其尽快适应校园环境,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3.2关注大学生的心理辅导

一方面,建立学生心理咨询处。对大学生心理问题展开全面分析,并根据其心理健康特点建立学生心理咨询处,配备专门的心理指导教师。对前来进行心理咨询的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测试,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制定心理干预方案,为大学生提供针对性心理辅导,缓解其心理压力。

另一方面,举办心理健康讲座。高校在大学生管理工作中,应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向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心理问题,并掌握自我疏导的方法。

3.3强化大学生管理队伍建设

第一,加强对辅导员等管理人员的职业培训,包括岗前培训、业务培训等,提升其管理水平,强化业务能力。

第二,鼓励管理人员开展思想政治课题研究,通过不断进修提升管理队伍整体素质,提高管理队伍在学生管理、心理辅导及就业指导等方面的管理水平,保证学生管理实效。

3.4为大学生提供发展平台

加强与社会机构的合作,充分运用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平台,为今后踏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活动,通过具体的实践,提升自身人际交往能力与应对能力,提升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除此之外,还应鼓励大学生举办社团文化活动,通过大学生的自我管理与自我参与,规范自身行为,对其他学生产生积极影响,进而形成健康积极的校园风气。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靠一个学位是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的,因此,必须创新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作为大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在管理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更新管理理念,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加强就业指导,创设良好的校园风气,建立学生管理服务体系,进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阜新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辅导管理工作心理健康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城市路灯精细化管理工作探讨
登鹳雀楼
十二星座家长怎样辅导作业
“自然态”科技创新辅导之无心插柳
生涯规划团体辅导课程开展研究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