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政教学中应用

2018-10-20赵雪

知识文库 2018年3期
关键词:心理学思政政治

赵雪

积极心理学对于高校思政教育而言,与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具有极其相似的教育思想,二者相辅相成,在高校思政教育内容中积极心理学,可以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促进高校大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从而更好更快的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当然,积极心理学无论从思想理念还是教育观念都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发展需求。所以,本文引入积极心理学指导高校思政教学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应用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政教学中的必要性

1、完善高校思政教學工作必要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创新势在必行,但这一过程是漫长的,且处于动态发展的过程。而积极心理学的助力可以促进该项改革教育工作的不断完善,促进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弥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缺陷,从而吸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精华,积极构建促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品质的积极有效方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完善需要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且对思想政治教学方法创新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思路,深入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内部,指导教学工作的开展。除此之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长期性,且其主要目的是促进高校大学生优秀思想品质的形成,这一目的的实现无疑要从大学生内心和思想上构建良好的刺激,让大学生构建坚实的思想基础,从而指导高校大学生的外在行为。

2、了解高校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必要性

积极心理学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测量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借助科学的数据反应高校大学生的现阶段心理问题,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明确教学方向,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建设,从而发挥高校思政教学以服务大学生为中心的目的,让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着实得到提高和建设。另外,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需要以积极心理学作为指导思想,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明确自身的工作方向和方式,教学手段以及创新内容。且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就业和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对高校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自我调节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当前高校思政教学不得不积极引入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且积极心理学存在着创新发展的空间,其活跃的因素对高校思政教学起到冲击作用,使得高校思政教学不断尝试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奠定了其持续创新的动力源泉。

总而言之,积极心理学的应用对高校思政教学具有发展的必然性,同时也是促进思政教学改革的有效手段。同时,积极心理学以其特有的积极因素,构建高校思政教学工作的积极的教学体系的形成,奠定了高校思政教学创新的基础。

二、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政教学中具体应用

1、增强师资教学水平

教师作为高校大学生的引导者,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学习以及教育,从而对高校大学生自身的思想品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达到自身的思想与能力高度的统一,达到思维意识与外在行为的统一。高校教师在具备良好的沟通学习能力的基础上,高校在聘任思想政治教师时,要注重对其积极的心理状态以及是否能够应用积极的思想教育学生等进行严格的考察。提高高校教师的积极品质,还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把握积极心理学的使用方法,从而将其更好的应用到思想政治教学课堂中。因此,积极心理学的思想在高校思政教学中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对增强师资教学水平而言,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高校可以应用积极心理学选聘教师,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考核等,全面的约束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教师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更好的实践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应用到高校思政教学中,让高校学生从心理上强大起来,能够面对挫折,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能够保持乐观的态度,豁达的胸怀,从而奠定成就高校大学生影响其一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师资教学基础。

2、提高大学生思想品质教育质量

积极心理学本身能够不断的消除人们的消极情绪,培养人乐观积极的态度。当然,也可以培养高校大学生优秀的人格和品质。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在遵循积极心理学的教学思想和思路的前提下,为大学生提供思想和行为模式,并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不断提高高校大学生的积极反应,从而不断推动高校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高校大学生潜在的积极人格特质,使得大学生能够应用积极的心理态度面对成长的问题,在积极的环境中培养自身的积极品质,并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总体来看,积极心理学的引入,对从事高校思政教学教师以及高校大学生的引导作用明显,积极引导效果明显,尤其是高校大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环境,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然,积极心理学间接促进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革新,成就了未来思政与积极心理学共同发展的共识基础。

三、结论

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应用不仅仅局限局提高教师的素质和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多的是从思想上引导整个社会正能量的发展,指导教学、个人、社会朝着积极的方向进步,不断消除或弱化消极行为的影响,以及消极行为的制约作用。积极心理学常常表现出日常生活的广泛应用,尤其对高校思政教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效果显著。所以说,高校思政教学工作需要长期的引入积极心理学方法、理论、思想,融入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保证高校思政教学工作的有效性。不仅如此,积极心理学还可以被应用到其他领域教学,促进思政教学以外其他学科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作者单位:大连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心理学思政政治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没有用”的心理学
办公室政治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跟踪导练(二)5
如何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