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究

2018-10-20吴星

知识文库 2018年3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新课程教材

吴星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我们初中数学教学也提出了解放学生打破传统的教学思路。过去,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而形成的传统、滞后的教育学模式已不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下,不少数学中获得高分的学生,在升入高中后,不适应高中阶段的研究性学习方法,数学成绩出现了明显下降的现象,也说明了现在初中数学教学所存在的弊端。因此,运用新课程、新理念优化滞后的数学教学方法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在新课程指导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创设良好和谐的学习氛围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发扬民主,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数学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而且也是一个情感的交流过程。在教学活动中注意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善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要善于抓住积极因素,鼓励学生大胆设疑、探索,使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充满喜悦,学习的需要得以实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始终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给学生以充分自主的权力,创设一个良好和谐的学习氛围。

二、合理利用课堂结构,优化数学教学方式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要对教学目的、目标、重点、难点等教学内容熟悉,同时对时间的把控也应十分准确,切忌盲目性、随意性教学。整个教学活动,教师既要注重知识的系统传授,也要给学生以想、说、练的机会。优化教学方式,主要是以下几个传统教学“误区”:

1、重内容讲解,轻教材运用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有不少教师将教科书仅仅当成学生的习题集,致使学生不会阅读课本。教师的教学中,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学生听得懂、学得会,而应使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会学”。实际上,教科书通过正文和例题,并结合使用图表,加强了对教学内容、特点、要求的分析。会使用教材的学生,往往在认识上更深入一层,自己能逐步掌握分析推理的方法。同时,教科书还能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探索一题多解(证)、一题多变和一题多用。

2、重结果记忆,轻过程教学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应结合具体内容采用“问题情境一建立模型一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重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的展示。在原有的“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不少教师认为,学好数学就是要将概念、定理、公式记熟。诚然,由于初中数学知识相对较少,上述做法可能对暂时的考试成绩有用,但对以后的数学学习却留下了后遗症。

3、重机械的“题型分类”,轻知识系统的归纳

目前数学教学上的一大弊病就是进行题海战术,把培养学生的能力变成了机械的分类式思维技巧的教学与训练。其结果导致了考试死记类型、硬套解题方法,对变换形式的问题便束手无策。在新课程下,应教会学生知识系统的总结。实践证明,凡是成绩优秀的学生,总是能系统地说出学过的知识系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能进行纵向、横向的联系,从而灵活地处理问题。

4、重知识的传授,轻教学的灵活多变

长期以来,不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单一呆板的教学方法,只注重知识的灌输,不注意教学教法的改革。他们错误地认为教法的革新是华而不实、哗众取宠。其实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能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将枯燥而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讲述得情趣盎然浅而易懂,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不法,教无定法,凡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努力钻研,培养学生能力从而达到取得好成绩的方法,都应不断地研究和探索。

三、加强非智力因素的挖掘,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

在学习—亡,不小学生除了本身的智力因素以外,另一主要障碍就是非智力因素上的,诸如学得不好不感兴趣,遇到难题,不能迎难而上,缺乏克困难的勇气,结果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在教学中应重视对非智力因素的挖掘,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

1、运且1青感手段强化自效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自我表现是人们普遍具有的心理倾向,自我表现愿望的满足,有助于自我效能的增强。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给予鼓励和表扬。一般地讲,恰当地表扬鼓励能强化自我效能感。这不仅对表扬和鼓励的人如此,对其他的人也有相同的作用。随着自我效能感的增强,学生的自我表现愿望得以满足。学生学习兴趣也会愈加浓厚。

2、激活每篇教材,培养学生的求知欲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材料,课本是最主要的教材,但学生提问、作业、试卷、资料也是活生生的教材。我们要根据教学目标的具体需要,设计出一种新的动态结构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因为好奇心能驱使学生对新事物产生敏感,容易发现别人不易发现的问题。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呢?笔者认为,数学本身就是人类创造的奇迹。但数学的魅力、数学的奇迹性要靠我们去挖掘、去发现,也就是说要很好地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使每一篇教材都能活起来。

3、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

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也表现在他们学习过程中,善于独立地思考问题,能够有效地应用原有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为此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地探索和创新。“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沒有伟大的成就。”同时,在倡导学生积极创设的过程中,要努力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学习毅力。在授课中应启发学生多提问,放手让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思考、分析,井进行自我判定。在学生的探索过程中,应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探索喜悦。

总之,教学是一项综合性的创造性活动,教学活动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导。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以全而培养学生的素质为目的。

(作者单位:鄱阳县高家岭中学)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新课程教材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教材精读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