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几点新思考

2018-10-20张文明

知识文库 2018年3期
关键词:小报容器作业

张文明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引起并维持儿童注意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就会自觉去参加学习,从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样,如果学生对所须完成的作业感兴趣,那么作业完成不仅起到巩固知识、训练技能的作用,更能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因此,结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及教学内容创造性地对数学作业进行改革已势在必行;然而如何在有效落实“四基”“四能”的同时,让“学、说、玩、用”有机结合、相互渗透,显然需要新的思考。

一、常规作业“创新做”,提升学习的反思能力

面对教师统一布置的作业,学优生常觉得作业简单重复、机械操作,毫无新意可言,完全是浪费时间;后进生则觉得课余时间被作业挤满,根本没有自己支配时间的权利。基于以上现状,在对学生问卷调查后发现中高年级的学生,对于自己应该做什么样的练习、做多少练习,心中还是有一定的分寸的,所以把布置作业的权利下放给学生。例如在学习了“圆的周长”后,学生们是这样给自己留作业的:

学生甲:我的计算速度慢,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要求自己做的第一个作业就是熟记“3.14×1、3.14×2、3.14×3、3.14×4、3.14×5、3.14×6、3.14×7、3.14×8、3.14×9。

学生乙:课上小组合作探究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之间关系时,我们这一组没能配合好,算出来的结果相差很大,回家后我给自己布置的作业就是重新探索圆的周长与它直径之间的关系,看是否真的和老师讲的一样。

学生丙:今天课上的内容我觉得我已经基本掌握了,为了检查自己是否真的掌握,我找了几道难题试了试。

从学生的作业情况可以看出,这样的自留作业涉及面广、针对性强,从课内到课外,从自我巩固到自我提高,从自我复习到查漏补缺,让人意想不到,惊喜万分。既充分相信尊重每位学生,又关注了学生间的差异。又如面对阶段性的学业质量调研,不要一味地关注试卷上的分数,而是先和学生一起分析试卷得失以及原因, 梳理知识缺漏,并提出个人下阶段的努力方向。他们在对所学知识主动梳理的同时寻找知识的源头,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加深理解。

这样的作业设计,一方面弥补常规作业形式单一的缺陷,另一方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实践作业“用心做”,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

该作业主要是结合现有苏教版教材“动手做”这一内容设计的。例如四年级在学习了“旋转”后,建议孩子“制作风车”。目的是将所学书本知识转化为现实存在,并用数学知识来解释生活现象。又如在学生学习完“折线统计图”后,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种植大蒜》,从选择蒜头到设计种植方式,再到观察测量、制作统计图表、分析数据,回顾实验过程,反思开展的活动,既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过程,又积累经验,并学会预测。

此类作业一般采用学生已掌握的一些数学方法,如统计、测量、制图等进行研究,获得有关数据,采用多种形式对事物的发生、发展情况进行观察,并用照片记录,写观察日记,数学小报等形式加以展示,体现数学学习的实用性。

三、主题作业“细致做”,培养学习的合作能力

学生在学习了某个单元或某个知识点后,教师可引导学生主动梳理知识体系,运用“思维导图”或“流程图”等主动建构认知结构,通过数学小报、数学小论文等形式让学生思维可视化。

例如学生在学完“长方体、正方体”后,教师可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将个人所学知识通过“数学小报”的形式加以展示。 又如学生在学习完圆柱、圆锥后,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小报的形式归纳整理,在重现知识体系中,巩固知识点;在与他人交流中,查缺补漏,同时发展语言。

该类作业的设计,通过让学生梳理、整理单元内容,既起到复习巩固知识的作用,又培养了高年级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既能让学生学会合作交流,又能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方法,终身受益。

四、拓展作业“有趣做”,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因而教授孩子一些数学的方法,然后引导学生用这些好的方法去生活中加以实践。例如二年級在《认图形》后可设计“拼七巧板”的作业,旨在进一步感知图形的特点,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积累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意识。又如在学完“升和毫升”以后,改变以往给学生布置大量的单位换算题目的一贯做法,而是鼓励学生回家到生活中去搜集各种标有容量的生活用品,并提出自己的感想或发现,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由于是自己去搜集、自己去发现,学生们兴趣盎然,作业成果也非常丰富。例如:

我的调查:一瓶花生油净含量5升;一瓶啤酒净含量470毫升;一袋鲜奶净含量220毫升;一瓶矿泉水净含量500毫升;一大盒果汁净含量1升。

我的发现:1、这些物品上都标有“净含量“这个词,我通过询问妈妈了解到,“净含量”就是容器能容纳物体的体积,不包括外面的包装体积。2、我发现凡是盛液体的容器上面都标有容器的容积是多少。3、我发现平时一些比较小的容器,如奶瓶、饮料瓶、酒瓶等都是用“毫升”做单位的,而一些比较大的容器如油桶、纯净水桶等,都是用“升”做单位的。

该类作业主要是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孩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一方面体现了数学“学以致用”的原则,另一方面也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无论是常规作业,还是创新作业,我们都应把握学生认知起点,依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本着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原则精心设计;在实效性、适量性的基础上追求多样性、趣味性;努力做到分享交流,多元评价。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朝阳桥小学)

猜你喜欢

小报容器作业
Should I Go on a Diet?
快来写作业
难以置信的事情
走进数学
液体对容器底及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作业
取米
脑筋急转弯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