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如何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2018-10-20谭庆浩

知识文库 2018年3期
关键词:职业指导职业大学生

谭庆浩

目前我国在高校职业指导方面仍处于发展相对滞后的阶段,与发达国家职业指导机制相比,在经费投入、制度准入、指导队伍职业化等方面仍存在很大差距。本文主要针对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开展方面的问题,分析国内外大学职业指导工作发展情况,同時对比我国现阶段大部分高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关于进一步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开展的若干意见。

1我国高校职业指导概述

根据劳部发[1994]434号颁布的职业指导办法中相关规定,职业指导工作包括对在校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提供咨询和服务。事实上职业指导的意义非常广泛,但就我国高校而言,高校职业指导工作者的主要工作是通过向大学生传递就业信息,分析当前就业形势等来帮助他们了解社会当前的人才需求情况以及政府对大学生就业的相关帮扶政策和法律法规。此外引导学生努力寻找自己的职业兴趣及个人特点,以此尽可能实现自我人-职匹配。

2 国外职业指导工作概况

2.1 职业指导理论发展

美国是最早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研究的国家。早在1894年,美国加州工艺学校就推行过职业指导,而一直到1908年,帕森斯在他的《职业选择》一书中首次提到了“职业指导”这一概念。他的“职业-人匹配理论”,还有霍兰德的“人格类型-职业类型匹配理论”,至今均已经形成系统性的理论。

2.2 社会高度重视职业指导工作

1913年美国国家职业指导协会成立并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制定“生涯指导资格证书制度”,并成立国家生涯指导员制证委员会,他们规定若想从事职业指导工作,从业者必须经过相关考试后持证上岗。据统计,美国表现最优秀的股市专业以及高科技技术企业拥有者有87%接受过创业教育。英国则是通过就业信息网络建设来疏通人们的求职通道。即就业信息处理部门发布全国企业的招聘信息以及处理求职者的信息。在德国,德国教育部职业教育研究所根据相关研究结果,设计了一个网络平台,专门为学生提供职业指导与企业实习机会。在日本,各个高校建立的就业信息网站能与其他相关网站链接。学生可以直接通过学校就业网站进行投递简历进行求职。此外日本全国主要城市设立“学生职业指导中心”全程跟踪毕业生就业情况,对毕业后一定时间内未能就业的,中心会对他们组织职业培训和实习。

3我国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现状

3.1 我国职业指导工作起步晚,不受重视

2012年11月22日首届中国职业指导师年会在烟台进行。这意味着我国高校职业指导工作队伍逐渐开始向专业化发展。然而目前,我国就业指导专职人员与毕业生配比约为1:700,远远低于美国的1:200的配比。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学校而言,“职业指导”的定义就只是一门必修课,大家很少从社会意义及学生发展方面严肃看待以及重视职业指导的必要性。

3.2 经费投入不足,师资力量有限

美国高校要求必须拿出学费的5%投入就业指导工作中。我国的要求则是高校拿出不少于学费的1%进行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经费投入的不足,直接影响师资质量。根据《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从事职业指导方面的教师向学生传授的知识涉及的学科包括: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等。但是,目前高校内从事职业指导工作的主要为就业中心行政人员、学院副书记、各学院辅导员。他们中很多专业背景不对口,并且学历水平相对偏低。这些老师平时忙于事务工作,难以保证有充分的时间进行相关研究;其次,专业培训机会少,使得指导缺乏专业性。

3.3 学校内部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从1999年开始,我国开始进行职业资格考试试点,从业者需根据国家要求考取职业指导师等级证书方可进行相关咨询工作。但由于目前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激增,生师比仍严重不匹配。从而导致准入制度难以按照规定执行。而由于学校内没有关于职业指导师的相关激励政策,导致他们在工作中难以找到认同感,因此容易挫败职业指导师的工作热情。

4 关于推动我国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开展意见

4.1 政府重视奠基础

政府需通过健全、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职业指导各项工作的有法可依。通过立法承认职业指导的法律地位,同时通过法律保障职业指导经费的投入并对其使用情况进行监管,让高校职业指导工作更加制度化,专业化。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首次在公开场合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由此中国社会开始掀起了一股创新创业的浪潮。而创业教育其实只是职业指导教育中的一个子集,若政府能重视职业指导工作,则能自上而下传递相关信息,加强人们接受职业指导教育及帮助的意识。

4.2 社会重视促发展

社会重视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第一,可以加强高校与企业的联系,有能力以及需求的企业积极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增强大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第二,通过校企合作,高校聘任有对口专业背景的专家担任高校职业指导工作顾问,为大学生提供专业的求职服务咨询。第三,用人单位与高校形成多方位的信息共享渠道,避免出现过多由于用人单位与大学毕业生求职者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职位浪费。据统计,由于用人单位与求职者之间的信息不畅,导致“人不知其位,位不得其人”的就业机会丧失152.6万个。第四,社会各界人士可通过众筹、捐款等方式增加对高校内职业指导工作的经费投入。

4.3 学校重视是关键

目前我国高校职业指导队伍工作人员质量良莠不齐。学校必须增强师资力量储备。第一,加强现有职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一方面,高校需制定科学系统的培训计划,为现有工作人员提供更多有利于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综合培训。另一方面,高校可提高职业指导工作准入门槛,尽快实现职业指导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同时制定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职业指导师考核以及激励制度。第二,加强校企合作培训。高校职业指导工作人员以顾问或者学者身份挂职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亲自参加企事业单位的人才招聘活动,加强工作人员的实践能力。第三,具备师资设备能力的高校可开设职业指导专业化课程,并对学生学习做出要求。据了解,目前我国已经开始培养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仅有6所大学,分别是: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等。由此可见,我国在专业理论研究方面仍处于相对落后阶段。

4.4 个人重视育人才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越来越成为一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个帮助学生发现矛盾点而不是给出现成或者标准答案的人。职业指导工作者一方面要坚持学习,努力学习成为学生职业指导的合格引路人。另一方面我们还要不断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为高校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标杆榜样。职业指导工作者需要重视自身从事的工作,及时关注社会的变化,政府的导向。利用工作之余深入研究职业指导工作理论,加强自身专业素养,不断进步。

(作者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猜你喜欢

职业指导职业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教育部:中职学校应至少配备1名职业指导教师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如何提升职业指导的效果和效率
试论如何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我爱的职业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