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周原始瓷产地研究综述

2018-10-20罗智允

知识文库 2018年3期
关键词:窑址延续性陶器

罗智允

一、商周原始瓷及其出土范围

原始瓷的最早出现可以追溯到青铜时代,在龙山文化晚期遗物中发现过原始瓷片标本,发现的青瓷片已具有商周原始瓷的性质,学者们一般把商代作为它的源头。

原始瓷属于瓷器生产的早期和低级阶段,器物特点是器表挂釉、吸水率甚低等。商时期出土的原始瓷主要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等地区的墓葬和遗址中。在周时期的原始瓷较商范围扩大很多。

二、商周原始瓷产地的研究分歧

自原始瓷发现以来,对于产地的分歧分为了两个的派别。一则是认为中国的原始瓷起源于南方,然后传播到北方;二则是认为各地的原始瓷起源于自己所在地,之后再传播到珠江流域。

笔者通过研究对于两种学说的观点进行了如下的整理:

北瓷南源说:1、南方出土原始瓷的数量明显远多于北方。2、北方出土原始瓷的形制相较于南方单一。3、商周时期商周王朝的势力很大,不排除南方向商周王朝进贡的可能。4、北方没有发现大型的制造原始瓷的窑址,说明北方制作原始瓷的温度不够,而南方的龙窑可以达到。5、河南洛阳、山西侯马等地的原始瓷原料与本地的原料有差异,却与吴越青瓷的原料接近,说明可能是从南方传入的。

本地生产说:1、北方出土原始瓷的数量实际出土的数量也不算少。2、北方就河南地区出土的原始瓷有着自己的延续性。3、北方出土的原始瓷有残次品,应该不是从南方运送而来使用。4、北方在当时已经具备很好的原料来制造原始瓷。

印纹硬陶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一种陶器,与一般的陶器有所差别,其胎土的质地以及烧成温度等指数已经明显地远离陶器种群,而与瓷器接近。通过研究印纹陶或许对于产地的研究有帮助。“北瓷南源”说主要认为北方没有在商周时期虽然有原始瓷的发现,但是和南方的类似,并且在北方也并没有发现烧制原始瓷的窑炉,认为其工艺水平不够,故认为北方没有生产过原始瓷。相比于南方的话,北方就没有一个关于原始瓷的体系,所以向来支持“北瓷南源”说法的人较多。

然而北方地区出土原始瓷数量多,分布地域广,器形较为统一,与当地陶器、青铜礼器近似,胎质、釉色等也已有进步趋势。并且北方原始瓷主要出土于高等级的建筑遗址与墓葬中,当与其珍贵性有关。南方出土原始瓷的数量的确远远大于北方,有学者将吴城和我国北方商代早期原始瓷样品作对比分析,发现吴城的原始瓷的质量甚差,这些事实也有利于我国北方商代早期也产原始瓷的观点。

三、商周原始瓷产地的分析

1、化学元素比较

笔者主要就《南方各窑址原始瓷产地特征的EDXRF分析》《中原商代印纹陶、原始瓷烧造地区的探讨》这两篇文章中搜集分析的南北方原始瓷的化学元素含量数据作了一下对比。

笔者发现南北方在制造原始瓷的胎上的化学元素大体类似,说明制造的瓷土或瓷石性质大致相同。降低陶瓷熔点的助熔剂主要是碱性物质,发现这类物质北方的含量较于南方高,说明北方所使用制造原始瓷的温度不如南方高,北方的工艺水平比南方还是有差距。

2、原始瓷出土概况比较

由上图表可以看出,在数量上,南方出土的数量多于北方;在形制上,南方地区的种类要比北方多,北方出土的商代原始瓷只有三种器形;在纹饰上,南方地区的纹饰也更复杂。原始瓷的数量和质量在周代又有进步。而且出土的周代原始瓷只有极少数是素面器物,其余则都有装饰纹样,器物类型也多种多样,可以看出原始瓷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发展。

3、延续性比较

西周后期之后,北方基本极少有原始瓷的出土,若是有大型窑址存在,不会这么轻易就消亡,但是相反来看南方的原始瓷就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早在商周时期,都是河南作为这两个王朝的都城,可能会有南方的一些小的部落或者国家给它进贡,原始瓷在当时作为稀有的宝物,适合作为进贡的礼品。另外一方面,在原始瓷出现更早的时期,人们会用硬纹硬陶作为生活和生产的工具,在纹饰、构造和烧造温度上面都有极大的相似程度,也有很多专家学者也认为硬纹硬陶是原始瓷的“前身”。所以通过研究印纹硬陶来侧面验证原始瓷的产地研究也是一个好的方法。

四、总结

综上所述,笔者比较同意“北瓷南源”这一说法,很明显南方的原始瓷有延续性,并且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具有承前启后的渊源关系,但是北方的原始瓷一是出土比不上南方出土的数量多,二是消失得很快。但是笔者对“本地生产说”仍有两个问题,其一是北方至今没有发现制造原始瓷的窑址,若发现,是否能够推翻“南瓷北源”说;其二北方的出土少会不会是因为等级制度太过严格,不允许生产太多的原因,导致后来掌握技术的人越来越少。

从1929年的发现直到现在已经持续了八十多年的研究,相信随着科技发展,产地的问题能够解决。总之,对原始瓷發生、发展的过程及其文化的有机构成不断探索,能够完善中国陶瓷史上的这片缺环。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猜你喜欢

窑址延续性陶器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陶器文物保护与修复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寻梦“海丝”:多元参与助推漳州市古窑址保护策略探析
老佛爷的茶碗
辽宁辽阳冮官屯窑址完成考古发掘
磁灶窑及其外销执壶的器型特征
北京南苑汉代窑址发掘简报
中国古代陶器:火与土的图腾
不完美的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