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份爱心温暖一个冬季

2018-10-18262200山东诸城繁华初中刘泽生

作文中学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院落袋子花生

262200 山东诸城繁华初中 刘泽生

随着期末考试的结束,紧张的学习生活告一段落,寒假如期而至。今天的气温在零下12℃左右,天气虽然寒冷,但依然没有阻挡住我们做公益的热情。

几日前,“小东北”(我的班主任)利用两大微信群组织了一次“诸城行知阳光公益”活动。活动内容是看望、帮助几户贫困家庭。人到齐后,14辆车组成车队,浩浩荡荡地向山区“进军”。驶过崎岖的山路和几公里水泥路,我们终于来到了目的地——大桃山村。

一到村口,一排排整齐的低矮的红瓦泥土房屋映入眼帘,路边的矮墙下,三五位几近耄耋之年的老人背倚着墙在晒太阳,脸上洋溢着微笑。在阳光的照射下,这一切显得格外祥和。我们沿着石头铺成的小路,走向要慰问者的家。

一走进这间院落,我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除了墙角处堆放着的一些玉米秸、院落中央的一口抽水井,院落里什么设施都没有。屋主人面带微笑,出门迎接我们,他的嘴唇上有几道裂痕,朴实的脸庞上布满了皱纹。他头戴一顶过时的棕灰色棉帽,棉袄已经褪色,棉裤棉鞋布满灰尘。他告诉我们,他有一个孙女一个孙子,孩子的母亲因病卧床不起,孩子的父亲虽能走动,但眼睛几近失明,几乎丧失了劳动能力。听了这些,我感到非常难过,想到那两个孩子生活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不禁对他们的境遇深表同情。

我们将准备好的过年用品和学习用品等慰问品搬到屋中,满墙的奖状引起了我的注意。恶劣的生活环境并没有摧毁他们的斗志,我不禁对这姐弟俩心生敬佩。进屋后,“小东北”握紧老人的手嘘寒问暖,安慰老人。较大的那个女孩儿坚决不要“小东北”给的红包,最后“小东北”说:“孩子,你收下,这是这些爱心人士的心意和期望,希望你继续努力,奋发图强,照顾好爸爸妈妈还有弟弟。我们还会来的,有什么困难及时告诉我们。”姐弟俩不停地擦拭滑落的泪水。“小东北”说:“孩子不哭,要坚强,你们现在拥有一个更大更温暖的家了,我们都是你们的家人。”

这时,孩子的父亲摸索着从屋中拿出一袋子烤花生,让我们每人捧一捧。“小东北”起先不肯,他逼“小东北”,“小东北”用手使劲儿在袋子里抓了一大把,拿到袋子口又松开手,花生又落回了袋子里。“小东北”还对我们说:“来,大家都来抓一把。”孩子的父亲脸上露出真诚的笑容。

该走了,老人不听劝阻,非要送送我们,一直把我们送到村里的街道上。如果不是老师的推辞和大家的劝说,也许这位老父亲要送我们到村口。上车后,我扭头一看,这位和蔼的老人还在目送我们,尽管他看不见我们,却还在对着我们的车挥手,车窗外的他越变越小,渐渐消失在我的视线中。

这次公益活动结束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在这么困难的生活环境下,两个和我年龄差不多的孩子却能保持优异的成绩,他们奋发图强的精神值得我学习。

这个冬天,因为一份爱心,严寒逐渐消退,温暖了起来。

简 评

玉米秸、抽水井,棕灰棉帽、卧床的病人,满墙的奖状,一袋花生,这些具体的记叙描写,如在眼前,感人肺腑。班主任入情入理宽慰的话、宽慰主人的抓花生的细节,令人肃然起敬,感其体贴。作者具备优秀的观察力和表达力。几点建议供参考:开头入题可迅速些,无关紧要的枝蔓大可删去,可适当倒叙,增加波澜;班主任“小东北”的称呼,或是因平日师生关系融洽,但文中出现近十次,既不简洁,也不庄重,更不尊敬。

(郭培旺老师)

猜你喜欢

院落袋子花生
八一作品
“粮袋子”充裕 粮价大幅上行缺乏支撑
院落春秋
院落春秋
多少堆花生
到底埋在哪棵树下
花生去哪儿了
取米
院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