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简单电路》教学改进

2018-10-16尤怡

广西教育·A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教学改进小学科学

尤怡

【摘要】《简单电路》一课是小学阶段电学课程的起始課程,有大量的实验和学生自主探究环节,且学生初次接触电学知识,如何合理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实验活动是本课教学设计的重点。教师将教学由指导每一个学习小组完成电路的连接,改进为让连接电路连接得快、连接得好的小组派代表展示方法,再让每一个学习小组完成连接,从而节省课堂时间,增加用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新知的环节。

【关键词】小学科学 《简单电路》 教学改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7A-0107-02

《简单电路》一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的内容,是小学阶段电学课程的起始课程。这节课有大量的实验和学生自主探究环节,且学生初次接触电学知识,如何合理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实验活动是本课教学设计的重点。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对该课的教学环节进行了反复的思考和调整,力求用学生最能接受的方法展开教学。比如笔者在本课的第一个实验环节,让学生了解如何构成一个连通的简单电路,实验组织如下。

教师:(出示课件)一个简单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组成的,我们一起来观察这些材料。(在实物展台上出示电池)电池是电路的电源,为整个电路提供电力,一般是圆柱形,一端凸出来,我们用正号标记它,这是电池的正极,另一端凹进去,用负号标记,这个是电池的负极。

教师:(实物展台出示两根导线,其中一根露出内芯)我们再来看一看导线,导线的外表有一层橡胶,中间是金属芯,它靠中间的金属传送电池的电力。

教师:灯泡是一种用电器(课件展示灯泡的横截面),灯泡里面有灯丝,灯丝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灯泡底端和螺纹的金属上,我们连接灯泡的时候,一定要连接在灯泡的这两个金属部位上。

教师:现在老师给你们这三样东西,你们能试着把灯泡点亮吗?

学生:能。

教师:好,小组内的同学一起合作,试着把灯泡点亮。请组长拿出1号信封,从里面拿出实验器材,开始实验。

(学生全部点亮灯泡后停止实验)

教师:停止实验,组长把实验器材收好放在桌上的盒子里。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这样连接,灯泡就能亮起来?

学生:因为有电从灯泡通过了。

教师归纳方法(在黑板上用电池和灯泡模型画出连接方法):小灯泡的上下两个触点应分别用导线接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上,形成电流的回路小灯泡才会发亮。(出示课件)电流从电池的正极出发,经过用电器,再回到电池的负极,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电流的回路。于是,灯泡就能被点亮了。我们在连接电路的时候一定要避免电源的正极和负极之间不经过用电器,直接用导线相连,这种情况叫做短路(出示课件中的短路情况)。短路虽然也能形成电流的回路,但是电路中的电流会很大,轻则会将电池烧坏,严重的会造成电池燃烧甚至爆炸。

绝大多数学生在上课前并没有接触过电路知识,所以他们在听教师讲解构成简单电路的三个部分——电源、导线、用电器的构成后,对于如何才能连接一个正确连通的简单电路并没有确切的概念,也不知道如何才能连接。所以很多小组对着满桌的器材显得手足无措。笔者一开始的设计是基于让学生充分自主探究的理念进行的,想让学生自己摸索探究出连接的方法,因为笔者觉得连接这样一个简单电路并不复杂。但是在具体教学中并不顺利,笔者不得不对每一小组都进行具体的指导,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导致没有充足的时间教授接下来的内容。

在第二次授课的时候,笔者对这一环节进行了改进,前面介绍构成简单电路的三个部分的教学过程不变,改变了学生小组合作的安排,课堂实录如下。

……

(有一两组学生点亮灯泡后就停止实验)

教师:停止实验。(找一组接亮灯泡的小组组长)请你到讲台上来,让同学们看看,你们是怎么连接的。其他组的组长把实验器材收好放在桌上的盒子里。(切换到实物展示台,让学生演示)

教师归纳方法(在黑板上用电池和灯泡模型画出连接方法):小灯泡的上下两个触点应分别用导线接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上,形成电流的通路,小灯泡才会发亮。

教师:请每组按照黑板上的连接方法再连接一次,把灯泡点亮。

(学生再次实验,全部点亮灯泡后停止实验)

教师:停止实验,组长把实验器材收好放在桌上的盒子里。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这样连接,灯泡就能亮起来?

学生:因为有电从灯泡通过了。

教师:对,(出示课件)电流从电池的正极出发,经过用电器,再回到电池的负极,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电流的回路。这样,灯泡就能被点亮了。但是我们在连接电路的时候要避免电源的正极和负极之间不经过用电器,直接用导线相连,这种情况叫做短路(出示课件中的短路情况)。短路虽然也能形成电流的回路,但是电路中的电流会很大,轻则会将电池烧坏,严重的会造成电池燃烧甚至爆炸,所以我们在连接电路的时候一定要避免短路。

第二次授课时,笔者没有等每个学习小组都完成实验,而是在一两个小组完成实验时就叫停实验,并请完成的小组上讲台演示他们的连接方法,同时统一讲解电路是如何工作的,这样让学生从同学和老师那里先习得相应的技能,再通过实验进行巩固和强化。这样一来,教师只需要个别指导一两个小组就可以完成这个环节的教学任务,在学生自主探究和教师传授之间取得了平衡。最重要的是节约了大量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保障了后面教学的时间。

时间节约下来之后,笔者就可以在课堂上增加作业训练环节,通过让学生判断电路图正确与否来巩固刚才学到的知识。这个环节让学生能够更加牢固地掌握简单电路的连接要点——电池的正负两极分别连通用电器的两个接线柱构成一个连通的回路,同时能将判断电路通断的能力从具体的实体电路拓展到抽象的电路图。

作业训练教学实录如下。

(实物展台出示记录纸上几种电池和灯泡的连接图)

教师:我们刚才已经知道了灯泡是怎么亮起来的,图中的电路能不能让灯泡亮起来?谁来说一说,1号图中的灯泡能亮吗?

(学生组内讨论)

教师:停止讨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请组长取出2号信封,将里面的作业纸发给大家。根据纸上的要求在“预测结果”一栏记录。开始作答。

(学生完成作业纸1)

教师:(请一名学生起来回答)你认为1号图中的灯泡能亮吗?

教师:预测的结果到底对不对呢?我们要通过实验来验证,请各组在组长的带领下按照作业纸上的电路图来连接电路,看看实验结果和你们预测的一样吗?把实验结果也记录在作业纸上。

(学生实验)

教师:(请一名学生回答)请你来汇报一下实验结果。有没有和他不一样的?(如果有,当场实验验证)

通过改进这节课,笔者对《简单电路》这一节课的教学环节和重难点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也认识到每次课后的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反复地思考和改进才能够让我们的教学得到优化,让我们对教材和课标有更准确的把握。

(责编 刘小瑗)

猜你喜欢

教学改进小学科学
小习题大命题
MOOC参与的安全实验课程教学改进研究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基于MOOC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探究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探微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