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核桃生产现状与发展思路

2018-10-16傅本重邹路路朱洁倩杨新河王立华李国元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18期
关键词:总产量单产核桃

傅本重,邹路路,朱洁倩,魏 蜜,杨新河,王立华,,李国元

(1.湖北工程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湖北孝感432000;2.特色果蔬质量安全控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孝感432000;3.湖北省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孝感432000)

核桃(Juglans regia)属于胡桃科核桃属,素有木本油料之王之称,位居世界四大干果之首,原产于波斯,其栽培历史超过7 000年,是人类最悠久的树生食物来源之一。核桃富含天然抗氧化剂和脂肪酸,对大脑健康发育,尤其是对预防和降低癌症和心脏病风险有显著作用。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高,对核桃的需求量增大,刺激了全球核桃种植面积增加。

近年来,从国家到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都出台了相关的核桃产业发展战略和规划,我国核桃种植面积和产量迅猛增长。“十二五”期间,国家林业局重点发展油茶、核桃、板栗、枣、柿子和仁用杏6个战略性干果产业。2014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联合印发了《全国优势特色经济林发展布局规划(2013—2020年)》,在全国优先规划和重点扶持以核桃、油茶、板栗等为主体的优势特色经济林产业。201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突出加快以核桃、油茶为主体的木本油料产业发展,以大力增加健康优质食用植物油供给,切实维护国家粮油安全。可见核桃在我国当前林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在国家行动计划之下,核桃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繁荣,尤其核桃主要种植地区将面临极好的发展机遇。在核桃行业受到如此重视和关注,各地都争相发展的同时,经过10多年的快速发展,更应该面对现实的问题,考虑今后发展的出路。本文对我国核桃种植、产量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关思路,以期为核桃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我国 1961—2013 年核桃产量数据来源于 FAO[1]。2010—2016年世界核桃产量与进出口数据来源于美国农业部外贸服务处[2]。中国核桃之乡名单和国家级核桃示范基地名单来源于2016年国家林业局中国林业网[3]。中国核桃之乡的种植面积和产量数据,全部来源于省(直辖市、自治区)当地林业主管部门和政府部门最新网站公开信息。世界人口数据来源于美国统计局和欧盟统计局[4-5]。我国人口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6]。

1.2 数据分析

数据用Microsoft Office 365 2015版Excel处理和做图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国核桃生产现状

2.1.1 中国1961—1984年核桃生产情况 FAO统计了我国1961—2013年的核桃生产情况,其中1961—1984年只有总产量数据,无收获面积数据。1961年我国核桃总产量4万t,随后逐年增加,到1984年达12.82万t(图1),此阶段平均年产量7.21万t。按照1984年的产量和人口计算(年末全国人口为103 604万人),可供人均年消费0.12 kg。

2.1.2 中国1985—2013年核桃产量趋势分析 我国1985年核桃总产量12.19万t,到2013年达170万 t(图2),增加了12.9倍。此阶段平均年产量49.60万t,即使按照2013年我国人口计算(年末大陆136 072万人)[6],可供人均年消费核桃0.36 kg,是1984年消费水平的3倍。2013年人均年消费量达到了1.25 kg。1985年我国核桃收获面积55 000 hm2,单产2 216.7 kg/hm2,到 2013 年,收获面积达 425 000 hm2,是1985 年的7.7 倍,单产4 000 kg/hm2(图3),是1985 年的1.8倍。可见,此阶段产量的增加主要贡献是收获面积的增加。

2.1.3 近年来世界主要核桃生产国产量和进出口情况 世界主要核桃生产国和地区有中国、美国、欧盟、乌克兰、智利、土耳其和印度等,其中中国和美国是核桃的生产大国(图4)。2010年,中国的核桃产量超过了美国,两国的核桃总产量占全球的75.43%,中国占42.18%,美国占33.25%。到2015年,我国核桃总产量是美国的 1.91倍,占世界产量的51.49%,美国的比例下降到26.86%,两国占世界总产量78.35%。2015年中国的产量是2010的1.72倍,美国的产量是2010年的1.14倍。可见我国核桃产量增速迅猛。

近年来,中国对核桃的消费平均每年增长11.25%,中国核桃总产量仍然不能满足国内对核桃的消费需求(图5)。2015年,我国是仅次于欧盟的第二大核桃进口国,纯进口6.5万t,占全世界进口量的13.97%。出口前3位的国家依次是美国37.5 万t、智利5.7 万t和乌克兰5.57 万t。2015 年我国出口核桃1.5万t,仅占全世界出口量的2.53%,占美国的4%,排第6位。

2.1.4 我国人均年消费核桃的水平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统计数据(较FAO的总产量要低),结合我国人口普查大陆人口数据,我国实际2015年的人均消费核桃为0.70 kg(图6)。各地区对核桃消费最高的为中国香港地区。在核桃主要产地,中国的消费也比美国和欧盟要高(图6)。可见我国核桃年人均消费水平并不低。在非核桃主要产区,主要的消费地区有韩国、加拿大和日本等。

2.1.5 我国核桃之乡生产现状分析 截至2004年年底,国家林业局分3批(第1批2000年3月3日,第2批2001年9月12日,第3批2004年12月22日)正式公布的“中国核桃之乡”共23个,分布于10个省份,其中云南最多,为6个,其次是山西4个,陕西3个,新疆、甘肃和河北各2个,河南、四川、重庆和山东各1个[3]。2008年3月以来,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中国核桃之乡”15个,其中陕西4个,山东3个,云南2个,河北2个,山西2个,河南和辽宁各1个,另外,还有1个中国薄皮核桃之乡河北临城,1个中国核桃第一州云南大理[3]。由于公开的信息情况,以及核桃生长周期等,仅对经过10多年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林业局公布的23个中国核桃之乡的种植面积、产量等进行分析(表1)。

在23个中国核桃之乡中,陕西洛南县种植面积最大,达20.67万hm2,新疆和田、云南凤庆县、云南昌宁县和云南大姚县种植面积皆超过10万hm2。而新疆和田总产量最高,达15万t,占全国总产量的近十分之一。新疆叶城县和云南凤庆县也都达到了10万t以上。按挂果面积计算,云南凤庆县的平均单产最高,为1 520 kg/hm2。仅有的几个报道挂果面积的地区,平均单产为934 kg/hm2。但有报道新疆叶城最高产达 7 022.4 kg/hm2[7]。

表1 我国23个“中国核桃之乡”基本情况分析

据FAO数据,我国2013年核桃收获面积425 000 hm2,产量170万 t,单产4 000 kg/hm2[1]。而按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我国核桃总产量78万t,那么单产为1 835.55 kg/hm2。近几年中国核桃之乡的种植面积为全国收获面积的2.84倍,总产量占全国的41.09%。

2.1.6 国家级核桃示范基地建设 截至2016年,国家林业局分2批公布了国家级核桃示范基地名单共53个,首批18个,第2批35个。从该基地建设项目来看,国家也正在稳步推进核桃产业规范与示范。近年来公布的全国核桃示范基地数量大于核桃之乡数量。从分布的省市来看,云南省依然是核桃种植和示范的主要基地(8个),而山东省发展迅速,出现了9个国家级示范基地。此外,发展较快的还有湖北省和安徽省,分别有6个和5个国家级示范基地。

2.1.7 中国核桃产业发展迅猛,战略地位已经显现 1984年前,我国核桃产量在10万t以下,平均年产量仅7万t左右。到2007年产量达63万t,2007—2011年间,增速最快,产量年均增加28.45%。目前,我国核桃总产量已经遥遥领先其他国家和地区,已经占全球的一半以上,我国的核桃完全能够满足现行条件下的国内消费需求。

2.2 中国核桃生产存在的问题

据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2009年我国核桃产量为97.93万t。据FAO数据,我国2013年单产4 000 kg/hm2;而按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我国核桃单产为1 835 kg/hm2。从中国经济林协会核桃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核桃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上的资料在看,我国核桃单产540 kg/hm2,平均单株产量仅为1.5 kg[3],说明实际生产核桃单产并不高。各种公布的数据统计方法可能不同。

美国加州是核桃的主产区,产量占全美的95%以上,2015年单产4 800 kg/hm2,单株产量26.7 kg,而在1990年单产3 150 kg/hm2,单株产量28 kg[2]。云南大理州的核桃种植面积和产量位居全国市级首位,现在被命名为“中国核桃第一州”,2015 年单产 713.27 kg/hm2[8],仅为美国 1990 年水平的14.84%。从整体看,目前我国的核桃单产水平要低于美国1990年水平。鉴于我国的核桃挂果树龄一般较小,而盛果期或丰产期一般需要20~30年,因此核桃产量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 中国核桃生产发展建议

2009年首次中央林业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发展核桃产业的目标,规划到2020年核桃种植面积达到507万hm2,产量达580万t。多省制定了明确的核桃产业发展规划,截至2014年,仅云南省核桃种植面积就已达273万hm2。即使按照核桃专业委员会的数据,目前540 kg/hm2的水平,到2020年,仅云南省的核桃全部挂果产量就可达147.6万t,与目前全国总产量相当。但按目前单产水平,全国的总产量难以达到580万t的目标,需要单产成倍增长才可实现。

3.1 中国核桃发展要从种植面积发展转向产量和品质提升并重

在宏观政策和市场双重刺激下,我国核桃种植面积已经发生了飞跃。建议还没有开始种植核桃的地区,不要盲目跟风引种,尤其是从苗期开始,可能赶不上好形势,也缺乏竞争力。目前关键是对现有核桃林进行抚育,提高现有产量和品质,优先占有市场,打下良好口碑,为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3.2 加大对核桃相关产业的引导

对市场的开发与引导,要开发多样化的核桃消费产品和观念。在核桃产量大大超出目前市场消费行为和习惯的情况下,要有储备和转化的能力。目前国家大力倡导的木本粮油是很好的方向。相关企业要做好这方面的准备,建立健全从核桃园到产品到市场和消费者手中的完整生产和服务体系,才能真正引领和壮大核桃产业并造福人民。如云南省组建了由11家企业、院校及科研单位共同参与的核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将对核桃产业科技攻关、信息交流与共享有很好的引领作用。

3.3 其他问题与思考

全国大力推广种植核桃的重大意义,有为农民增收的经济考虑,尤其是为山区脱贫提供途径,此外还有重要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意义。但是,大面积的单一树种或者品种的种植,可能对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要引起关注。人工经济林的病虫害大面积暴发,尤其对人们追求的干果产量的影响不容忽视。

造成目前核桃单产低下的原因,有树龄、品种、土壤肥力、病虫害、干旱等。其中有些关键因素是可以通过提供科技含量,提高管理水平来解决的。核桃的生长和丰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长期的投入,一旦核桃园进入能够自我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将长远造福于子孙后代。尤其要强调种植区域的布局,就是要找到合适的地理气候条件如水肥温度光照等自然条件,这样会大大减少后续的投入和生产困难。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建园初期尤其要彻底降低病虫害的基数,为果园长期健康提供保障。

因此,如何让人工核桃林进入一个良性的自然循环,又为人类带来丰富的果实,值得深入研究。一旦进入良性的自我调节和循环,就会在人力投入最低的情况下,为人类带来最丰厚的回报。在一段时期内,市场行情不佳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让一部分核桃林仅仅发挥生态的功能,不一定追求产量,当做一种经济林资源储备。另外,在布局建园和营园早期,要为林间管理、采收、交通运输、灌溉和机械化作业等预留空间。

猜你喜欢

总产量单产核桃
小核桃变身“致富果”
2021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02万吨 比2020年增产72.3万吨
农大农企联手创山西小麦最高单产新纪录
油菜“不务正业”,单产3.4吨
单产948.48千克!“金种子”迸发大能量
我国玉米单产纪录第七次被刷新
11月化肥总产量继续下降
我国70年来粮食总产量增长4.8倍
可赏可食可入药的核桃
黄龙核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