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考作文复习策略

2018-10-15范燕珍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8年40期
关键词:同题写作技巧文体

范燕珍

50分的中考作文是“半壁江山”,而初三学生的作文大部分得30多分,情况令人担忧。其中原因一是作文布置随意化,匆匆安排个题目让学生写,没指导,缺乏整体性的关联,上次作文与下次作文的联系很少。长期进行这样无针对,无专题,无覆盖的三无训练 ,久而久之,学生对作文失去了应有的兴趣。原因二是毕业班的工作量大,大部分语文老师不但要担任两个班级还要担任班主任工作,老师疲于应付,导致缺乏精心设计作文教学设计,作文批改也是匆匆打分数了事,更不用说对作文进行修改升格,定稿评价和分享了。这样的中考作文复习模式,每周一次或两次,作文教学就成了高投入低产出的无效教学活动,使学生对作文课堂感到乏味。我在作文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思考,采用了以学生训练为主的不同形式的作文复习策略,明显地提高了复习效率,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一、坚持积累素材法

解决学生作文素材匮乏的一个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回归课本。在日常教学中,应多鼓励学生多模仿课文写作素材及写作技巧,整合教材中的内容,分门别类,形成文字,加以运用。如:

1.依托教材积累写作素材、写作技巧

人教版的教材所选的课文,内容丰富,题材多样,为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提供全面的作文素材。既有写作内容上的借鉴,又有写作技巧上的借鉴。为此,要对初中全六册语文进行盘点梳理,挑选出学生易于掌握的写人写事的文章。如写人的:抑扬法的<阿长与《山海经》>;选取典型的日常小事有详有略地刻画人物形象的《老王》;构思精巧,抓住人物形象特征“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在叙事中抒情的《背影》;从不同的方面多角度地揭示人物性格,同时运用顺序与插叙进行叙述的《杨修致死》……

2.依托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生活资源。但是学生往往未能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未能敏感地捕捉自己身边发生事情,更未能提升其成为写作的材料。这就必须要求老师去引导。老师可以以周记的形式记录这一周以来让你感动的深刻的人或者事,并制定计划表。

3.依托佳作丰富写作素材

(1)指导学生在自由阅读和搜集材料的过程中,把佳作选出来,每人每周选一篇,让学生分小组或在班上大组进行赏析交流。此法不但拓宽了学生的写作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还有助于学生揣摩学习写作的技法。

(2)开展优秀作品展

把平时作文中的优秀作品以打印的形式或者小作者自己编排插画、排版的形式展示给全年级的学生观看,这样既可以激发优秀生的作文激情,对中下层来说,欣赏这些图文并茂的佳作无疑是一道美味。

二、常练提纲训练法

此法目的是增加训练密度、节约训练时间。具体操作如下:

1.老师出题目,学生列提纲

例如教师拟出一些作文题目,要学生只拟提纲,不求成文。此法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选准角度立意思考,既培养了学生的快速思维,又在写作上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学生出题目,学生列提纲

学生弄清近五年的中考作文動向之后,自己出一些作文题目,或者收集一些优秀作文,进行提纲训练。

这样的提纲既可以让学生收集相关的作文素材,又可以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布局作文的情节和情感,一旦这样的素材能采用到作文中去,学生定能写出情节曲折,情感丰富的文章来。

三、注重同题多练法

很多毕业班的老师认为多写就能出彩,这是事实。如果做到同题重写,一题多练,就可以让学生扎实地掌握写作。正如梁启超一再强调:“做一次必将一种文体做通。下次再做另一种文。如此便做一篇得一篇的好处。”

1.同题重写。第一次写作不过关的,要进行二次甚至三次三次作文,学生作文不合格,不能听之任之,要针对学生现有作文水平进行个性化指导,直到写出符合该学生写作水平为止。只有做到同题重写,学生在修改过程中透露出的某个问题应该如何处理,在下次作文时,他就会注意这方面,作文水平自然就会逐渐的提高。

2.同题多练法在一段时间里,集中训练一个话题,从学生的审题、立意、表达的能力和技巧等多角度进行训练。

四、关注不同体裁训练法

此法意在训练学生选择合适的文体,并严格地按照所选文体的要求作文,避免将文章写成“四不象”。训练时确定某一话题,让学生用不同的文体写作。要求学生,写记叙文就要做到叙述具体、描写生动、感情真挚。同时鼓励学生选择训练不常见的文体,如寓言故事、童话,书信等,并揣摩这些文体的写法,使所写文章不但符合该文体的规范,而且独具特色,从而为考场创造更多的选择文体的余地。

猜你喜欢

同题写作技巧文体
多角度优化写作技巧教学的方法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技巧的策略分析
巧妙点拨写作技巧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
另类文体巧谋篇
小学语文写作技巧教学策略
论工会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同题”如何“异构”
同题异学(2)
同题异学(1)
考场作文的文体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