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国唯宝:数百年传承的卫浴集团

2018-10-15饶霞飞

投资与合作 2018年9期
关键词:瓷砖陶瓷家族

饶霞飞

1748年创始于德国的唯宝(Villeroy&Boch;)是当今世界现存最古老的陶瓷企业。

这家由12个人组成的、由陶瓷手工作坊起家的陶瓷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业务领域涵盖卫浴、日用瓷器等范围的国际企业,依靠其产品的精湛工艺和卓越设计获奖无数,有“欧洲陶瓷瑰宝”之称。

根据年报,唯宝2016年全球销售收入达8.2亿欧元,其中近5.8亿欧元来自德国以外的全球市场;其在世界范围内共设有14个生产基地,除了德国、法国本土的5个基地以外,其余都设在欧洲以外,包括北美和亚洲;而在公司全球员工7700余人中,超过5000人为德国本土以外员工。

从手工作坊发展到如今拥有“皇家御制”称谓的卫浴集团,唯宝的品牌故事延展开来,几乎就是卫浴产品的演变史。

在历史长河中,唯宝留下了无数让人津津乐道的佳作。精美瓷砖装饰在德国俾斯麦皇宫、俄国沙皇宫殿、科隆大教堂、圣安德鲁大教堂和泰坦尼克号头等舱中,奢华的餐具是罗马教皇、奥地利、德国、法国、卢森堡、英国皇室和社会名流召开盛宴的必备品。唯宝一直受到各国皇家与收藏者的喜爱,全球许多知名洒店都采用唯宝各种风格的洁具,如皇冠、希尔顿、凯悦、洲际、丽兹卡尔顿、威斯汀等,乃至著名的悉尼歌剧院、皇家加勒比游轮。

始于1748年的陶瓷企业

17世纪中国瓷器开始大量涌入欧洲。这些华美的瓷器被上流社会视若珍宝,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甚至将宫廷中的银器大量换成瓷器,以彰雅好。上流社会旺盛的市场需求促使民间苦苦寻找瓷器制作的方法。

1748年的欧洲,在德法边界一个叫作洛林(Lorraine)的小村庄里,铁匠弗朗索瓦·宝赫(Fran?ois Boch)放弃了制作炸弹的事业,投身于陶瓷制作。1766年,奥地利女王泰瑞莎的夫婿正式授权宝赫在近卢森堡处建立一间工厂,获得由女王所颁赠的“皇家陶瓷制造商”的称号,宝赫家族自此在卢森堡享有盛名。

一开始宝赫就将工厂定位成一个以生产高品质、价格合理的产品为首要目标的陶器工厂。1788年后,在卢森堡塞伯方腾地区所生产的陶器,其品质及美感随即成为优雅的代名词,也形成了“Boch风格”。其后家族第三代Jean-Fran?ois在德国境内萨尔河畔的麦特拉赫设立了工厂,利用水力推动转轮制陶,成就了工业化生产。在宝赫家族发展的同时,另一陶瓷制造商唯勒瓦家族也正逐渐兴起。创办人尼古拉斯·唯勒瓦(Nicolas Villeroy)于萨尔河畔的瓦勒芳根(Waller fangen)建设了陶瓷厂。

1836年,Jean-Fran?ois决定与竞争对手兼业务合作伙伴唯勒瓦家族合并,一同抵抗英国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竞争,兼具两个家族姓氏的品牌唯宝(Villeroy & Boch)就此诞生。

新公司包含了麦特拉赫区及瓦勒芳根区的工厂,还有塞伯方腾区工厂50%的股权。另外50%的股权掌握在Jean-Fran?ois的姐姐MarieDutreux的手上。尼古拉斯·唯勒瓦拿到麦特拉赫区圣·本笃教堂的部分股权,以作私人之用。总股数120股之中,宝赫家族48股,占40%;唯勒瓦家族72股,占60%。当时宝赫家族的资产并没有全部合并到新公司。

为了将市场变化、排斥冲突、整合及新的事业群体完整地纳入唯宝的公司组织中,合伙同意书修改了好几次。1842年唯勒瓦家族的OctavieVilleroy和寶赫家族的EugenBoch联姻,由此更为稳固地奠定了两个家族横跨3世纪,在陶瓷、卫浴等风尚生活中的领军地位。

在Alfred Villeroy和JeanFran?ois之子EugenBoch掌管的唯宝时代,企业投入工业化的生产进程,朝多元化经营以及国际市场发展。Eugen发展出新的产品概念,以远古时期的花纹为蓝本,用最低成本来量产地砖。不久,兼具两者特性的“Mettlacher Platten”(麦特拉赫花纹地砖)声名大噪。自1896年起,唯宝正式开始生产举世闻名的马赛克。为科隆大教堂设计的马赛克地砖还原了教堂的神圣与庄严,精美绝伦的设计和高超的制造工艺为公司赢得无数国际大奖。在Meyer的百科全书中,有关1899年的部分指出:“最好的瓷砖在麦特拉赫区。”

值得一提的是,唯宝产品的美感与家族成员的艺术天份和发明天份息息相关。Jean-F r a n?oisBoch就是个设计师、工程师及自然科学家,他发明了高温计、煤炭焙烧陶器、Boch之轮等工艺方法来促进产业发展,其后代艺术家更是层出不穷。梵·高在世时,唯宝家族成员是其艺术守护神,感念之下,他为家族成员Eugène作肖像画,此后该画由家族无偿捐赠给法国奥赛博物馆。

1895年,为满足人们对卫生环境的要求,唯宝正式开始涉足卫浴陶瓷领域,从此成为唯宝的第三个支柱。现在,在德国麦特拉赫陶瓷博物馆中仍陈列着唯宝在19世纪生产的盛水容器,其使用者无不来自帝王之家。

当家族第五代Roger和Luitwin继承产业时,公司扩展到8000名员工、9间工厂,产品包括餐具、家用器具、花瓶、花盆、壁砖、地砖、马赛克砖、建筑用素材以及水晶杯等。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后,Luitwin用40年重振家业,其子Luitwin Gisbert Von Boch接管唯宝后的一段时光,唯宝称得上是欧洲最大的陶瓷制造商,产品行销全世界,但其后其他欧洲国家也加入竞争。

要保持领先,公司必须变革。

在公司的变革策略中,有两项在当时被视为颠覆唯宝过往成功而受到质疑的决策。一是自1982年起,唯宝正式将分散的工厂整合成瓷砖、卫生洁具和瓷器三大部门。

二是对于家族事业形态是否足以面对未来挑战的问题,年度股东大会做出明确决定,将执行阶层由原本的一人总经理变成六人的执行董事会,而行政董事会统筹控制管理事宜。如今,不只是过去董事会家族成员,还包括家族以外具有其他产业管理经验的人才都能入主公司的管理阶层。

这项新决策的主要目的是将公司从家族合股公司转变为公共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5月,唯宝正式变成公共股份有限公司,并于1990年正式在法兰克福挂牌上市。3年后,Luitwin辞去执行董事主席之位后,退居幕后担任监督委员一职。

传承的四大支柱

唯宝发展的数百年,也是欧洲战争频现的时光。在家族第七代传人、德国唯宝日用餐具部负责人及董事会成员尼古拉斯·吕克·唯勒瓦(Nicolas Luc Villeroy)看来,让公司支撑到今天的是四大支柱:传统、多元化、国际化以及创新。

第一支柱是唯宝始终强调“传统即现代”。这个传统不仅体现在公司总部依然驻守在圣·本笃修道院中,还有一个绝无仅有的瓷器博物馆,先祖从世界各地收来的珍贵瓷器以及数百年间公司的设计和珍藏悉数可见。其中,既有专为历代罗马教皇和英国查尔斯王子夫妇新婚定制的餐具,有泰坦尼克号上镶嵌的瓷砖,也有各个时代的代表作。设计师们在博物馆里寻找现代和历史的交汇点。几乎与公司同龄的经典卢森堡花纹(AltLuxemburgdecor)如今依然被设计师作为设计元素在演化应用。

唯宝至今仍然是罗马教皇的陶瓷供应商。唯宝经由教皇的肯定,在一定程度上为现今室内设计风格的解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第二支柱是多元化。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唯宝经历了数次业务上的扩张。

1748年,宝赫家族的手工作坊开始生产日用陶瓷。而此前,创始人弗朗索瓦·宝赫还是个铁匠,主要负责给当时的日耳曼神圣罗马帝国军队制造炸弹,因为炸弹制作过程中经常出现爆炸危险以及讨厌战争的影响,弗朗索瓦选择了制造陶瓷器——因为烧制过程他非常熟悉。

唯宝业务的第一次扩展是瓷砖领域,时间是1853年,在日用瓷器生产了100多年之后,那时德国已逐渐开始了城市化进程。1800~1860年,柏林人口就从15万增长到了45万,而到1900年,人口已达到了200万人。

当时的唯宝掌门人尤根宝赫在其中嗅到了巨大的商机,决定扩展业务。他利用自己艺术家的天分,结合德国当时盛行的古典主义美学潮流,创造出了仿古罗马马赛克瓷砖的图案纹理,命名为“梅特拉赫风”(Mettlacher Platten),并进行工业化批量生产。

这款瓷砖在市场上获得了空前的成功,被许多工程指定选用,尤其是教堂工程,这就包括了赫赫有名的科隆大教堂。由于供不应求,唯宝不得不在梅特拉赫专门又建造了一座工厂,专门负责生产瓷砖。而这款瓷砖在当时也假货盛行,这迫使唯宝在每块瓷砖的背面打上“唯宝·梅特拉赫”的底标来防伪,并在当时的贸易杂志上发出了防伪公告。

唯宝业务的第二次扩展是卫浴产品,也是现在唯宝业务的中流砥柱,在2016年唯宝的全球销售收入中,卫浴产品就贡献了近2/3。

唯宝卫浴业务的发展是在1900年左右,也是迎合了市场契机。随着当时德国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加,城市却没有相应的污水处理能力,导致下水道污水在城市到处蔓延,卫生状况被越来越多人关注。唯宝在当时就开始尝试生产洗手盆等产品。

1890年,德国汉堡爆发大规模霍乱,死亡超过8600人,震惊全国,而最终查明来自于水源污染。之后几年,德国从上到下开始改善污水和卫生环境,而卫生洁具产品就此迎来了大发展,并逐渐成为唯宝的主導业务。

扩展以外,唯宝业务也有收缩。近年来,唯宝的瓷砖部门受到全球竞争的影响,市场逐步缩减。2007年,唯宝将瓷砖部门从唯宝集团分离出来作为独立的公司,并与土耳其的一家陶瓷公司进行了合并,自此集团业务中不再包括瓷砖,而只聚焦于陶瓷餐具和卫浴领域。

可以看出,唯宝历史上所有关系到业务范围的重大决定,都是根据市场情况及社会趋势做出的,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唯宝所有业务都围绕着同一个基点——陶瓷。可以说,陶瓷是唯宝的核心竞争力,世界上很难再找到第二家公司像唯宝一样,对陶瓷材料如此钟情且擅长。

唯宝的第三支柱是国际化。唯勒瓦家族来自法国,宝赫来自德国。过去两个世纪法德之间爆发了3场战争,两个家族需要同时面对国难和家难,他们成为欧洲和平力量的倡导者。这种特殊的背景也让家族从一开始就不只是面对本国市场,而是面向欧洲,之后又将百年瓷器品牌带向世界各地。

从某种意义上讲,唯宝的国际化有运气的成分。早在“宝”“唯”家族合并之时,唯宝公司就已经具有了“国际”属性,多年来在欧洲市场的打拼,也让唯宝对欧洲市场状况了然于心,在欧洲的许多国家也不断设立工厂。随着近代冷战格局及阵营的形成,唯宝的产品也开始销售到北美及日本。为了让生产离目标市场更近,唯宝也分别于1951年和1959年在阿根廷和加拿大设立了工厂。而当世界进入现代和平时期后,西方的生活方式开始影响全球,唯宝产品作为西式生活的一部分,也自然而然地走进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

然而,运气之外,在国际品牌影响力的打造上,唯宝确实有自己的一套方式,就是“高端定制”与“设计合作”。

很难说是唯宝本身的品质给了企业高端定制的机会,还是高端定制助长了唯宝的口碑,也许两者本身就是相辅相成的,总之,唯宝的历史上一直不缺少名人和知名项目的光环。

从1766年开始,唯宝就被奥地利女王授名为“皇家陶瓷制造商”,之后服务过历代欧洲皇室,如德皇威廉一世、巴伐利亚国王路易二世等。而之后,无论是泰坦尼克号头等舱里的瓷砖、洁具及餐具,还是科隆大教堂内的马赛克地砖,都出自唯宝的定制生产。而在近代,无论是欧洲教皇、戴安娜王妃,还是我国前领导人邓小平,也都接受过唯宝专门定制生产的瓷器。

在设计合作方面,唯宝家族一直以来都与同时代的艺术家和设计师交好,甚至于很多家族成员本身就是出色的艺术家。如著名画家梵·高生前唯一一张肖像画,画的就是宝赫家族的传人——尤根·宝赫(Eugen Boch)。而尤根·宝赫本人,也是同时代出色的画家,有许多画作传世。

艺术的力量对唯宝产品影响极大,在唯宝的陶瓷博物馆中,可以看到不同时期的艺术思潮在唯宝历史产品中的呈现,而这些产品设计风格除了来源于企业本身以外,很大一部分都出自不同设计师的手笔。随着国际化程度的加深,唯宝交往的艺术家与设计师的范围也扩大到了亚洲。

除品牌建设以外,国际化也要抓住市场机遇。这里作为典型案例,不得不提到中国。唯宝于2005年才进入中国市场,一直稳步发展,但近两年增长极为迅猛。2016年,唯宝在整个亚太区的销售收入为1.016亿欧元,增长率为7.9%,其中最主要的增长来自中国,销售剧增了35.2%,远远超过了平均水平,收入达到了3750万欧元,占了整个亚太区销售收入的1/3以上。其中,卫浴产品在中国的增长率为32.2%,而日用陶瓷餐具的增长率甚至达到了惊人的82.9%。

唯宝的第四支柱为创新。

几百年来,唯宝针对陶瓷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创新工作,在陶瓷原料、颜色、形状及量产加工等各个方面都发展出了丰富的技术和经验。而近年来,最值得关注的是唯宝发展出的“钛瓷”材料,已被应用到了多款产品之中,材料中融合进了氧化钛,能够让材料在保持原先同等强度的情况下,做到更为纤薄。

而创新现在已变成了唯宝全公司的事情。唯宝产品始终传承的高品质,使其在竞争激烈的国际环境中脱颖而出,而这些成就的取得正是源自于唯宝几代创始人不遗余力地尝试各类创新。

通过制度设置,唯宝建立起了全员创新机制。公司设立了“创新管理部”,鼓励公司员工贡献他们的智慧,成为“共想者”(co-thinker)。由于持股,每位“共想者”也都会将创新视作他们责任的一部分,而通过创新思考的贡献,“共想者”也有希望参与到企业管理中。而从1998年唯宝建立这套制度开始,公司收到的来自员工的创新点子每年都在不断增加,而许多员工代表性的原创作品,也被展出在了梅特拉赫的陶瓷博物馆里。用这样的方式,唯宝无论在利益、权力还是荣誉方面,都对员工创新予以了很好的激励。

“欧洲革新之先驱”——这是德国前总理赫尔穆特·科尔(Helmut Kohl)在德国唯宝260周年庆典上对品牌的赞誉。

团结与信任的家族管理

家族企业能走到今天,除了经营有方,治家方法也颇为重要。唯宝由两个姓氏融合而成,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姻亲关系。

联合和联姻在某种程度上是保持唯宝家族产业竞争力的方式。

Villeroy本身是一个法国家族,同样生产日用瓷器,在当时欧洲的许多市场上,与Boch家族生产的瓷器形成了直接竞争,两家的竞争持续了多年,一直难分胜负,直到当时更有竞争力的英国瓷器出现,才促使两个竞争对手走到了一起,进行联手。

1836年,“唯”“宝”两家正式合并成一家公司,“唯”和“宝”分别占公司总资产的60%和40%,Viileroy家族的姓氏就此被置于了公司名称之前。此后,两个家族通过不断的通婚和联姻,终于形成了一个大家族联盟,在市场的地位也愈发稳固。

唯宝有一个保持家族企业拥有数百年传承的历史经验,那就是子女需尽早参与到自家企业的运作之中,并培养起对家族的忠诚度和责任感。毕竟,子嗣必须足够了解企业,才有能力肩负起企业发展的责任。而在古代欧洲的手工业中,子承父业算是习俗惯例,也很少有观念让人去追求自由发展,责任感可谓与生俱来。

仅就唯宝的创始人弗朗索瓦·宝赫(Francois Boch)来看(那时唯宝还只有“宝”—Boch),他在创办陶瓷企业之初就带着他的3个儿子一起工作,那时他的两个大儿子仅13岁,而小儿子才11岁。在常年的工作中,小儿子最终成长为一个出色的经营者,在未来接手产业后逐渐带领宝赫家族打开市场,而两个大儿子也成了工程师与科学家,长大后买下了位于梅特拉赫镇上的修道院,改造成为工厂,将宝赫的手工作坊逐渐带入了工业化生产之中。而此后,每一代接手唯寶的家族成员也都励精图治,用生命对家族产业进行精心打理。

家族、忠诚、责任、联姻。从唯宝发展的历史中,可以寻找到许多欧洲封建旧制度与观念的残影,但正是这些看起来不那么现代的理念,带领着唯宝家族在漫长的历史中,渡过了一次又一次艰难时事的考验。

几百年来,欧洲发生了诸多动荡,从法国大革命、普法战争到两次世界大战,甚至于国家突然提高关税的贸易保护主义,几乎每一次对唯宝家族产业的打击都是毁灭性的。但绝境过后,总有唯宝家族的后人,能够站在一片废墟之上,重筑父辈们的基业和荣耀。

依靠家族成员领导企业的方式直到1985年才得到了改变。为了应对新的全球市场状况和风险,唯宝公司设立了6人的管理委员会来替代单一家族成员管理,并在其上设立了监察委员会对公司运作进行监督,而监委会的成员可以由非家族成员担任。

现在唯宝家族的组织架构是这样的:由管理委员会与公司负责管理,分别设立家族委员会、管理委员会、监事会,这些机构也代表了所有股东的利益。公司另设监事会,监事会的主要功能是与管理委员会沟通和提供资讯,同时起到监事的作用、提名的资格,当然也代表股东利益。唯宝的家族委员会有12名成员,他们分别代表不同的家庭分支,从而确保家族的团结。

但家族成员依旧掌握着唯宝的控制权,并承担着相应义务。1990年,唯宝在法兰克福上市,股权一半留在家族成员手中,而另一半用于管理层和员工激励,但后者不具有投票权,投票权依旧把持在家族成员手中。同时,家族内部规定,家族成员的股份不能出售给外人。而在一些公司事务的管理和商业活动中,家族依然需要派成员出席。

值得关注的是,在唯宝的管理层中,并不完全是家族成员。“只为企业选择最优秀的人”,就是唯宝家族的管理秘诀之一。

“只为企业选择最优秀的人”,这一态度也反映在家族成员在企业的任职数量上。在全球雇用的7500余名员工中,只有4名家族成员在监事会工作,4名成员在公司工作。日用餐具部工作的尼古拉斯来自唯勒瓦家族,另3位来自宝赫家族,其中有两人在美国从事研发工作,另一人负责卫浴及康体设备的营销工作。

唯宝依靠这样的制度,既保证了家族的利益,又实现了企业现代化的转型,让企业得到了今天的发展。现任的公司CEO Frank G?ring是职业经理人、非家族成员。这位CEO在唯宝工作10多年,历任市场总监、公司董事会(Board of Directors)成员,其能力和威望深得家族成员和企业员工的认可。时至今日,唯宝中的家族成员达数千人,其中持有公司股票的股东逾200人。

猜你喜欢

瓷砖陶瓷家族
趣图
买瓷砖
皿字家族
无死角瓷砖
走进植物家族
家族中的十大至尊宝
陶瓷艺术作品
厨房瓷砖选择安装有技巧
瓷砖识别
陶瓷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