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仿真情境模拟教学法的儿科护理学实训研究与实践

2018-10-15

关键词:护理学儿科学习效果

付 荣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宝鸡 721300)

随着医疗卫生保健制度不断改革和创新,对护理人员的知识储备与专业技能熟练程度提出更高要求,而传统实训教学注重理论与知识的教学模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护理学的发展需要。因此更新现有儿科护理教学模式,提高护理专业学生临床实操能力成为护理专业教学工作者共同关注问题。仿真情景模拟教学模式是指利用现代高仿真技术,模拟真实人体进行仿真式教学,充分发挥医学实操性特点,真实模拟患者生命体征,并通过数据处理,分析生理性药物作用性变化,调整临床情况,从而提高学生临床模拟度,充分发挥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的临床结合优势,全面提高学生实训学习效果[1]。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6名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编号排列后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学生104名,对照组学生102名,在进行护理儿科护理学实训课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护理学基础,内外护理学等课程。两组学生年龄,基础课程知识学习成绩无统计学意义。

1.2 教学方法

两组学生教学教材,教学任务及目的均相同,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先进行理论课堂学习后进行临床见习。实验组以MicroSim医学教学模拟培训系统为平台,通过设置相应病例情况,模拟病人相应体征,在课堂理论教学后安排仿真情景模拟教学,通过主讲教师组织与安排学生依据教学目标和授课计划,设置患病儿童各项生理参数[2]。

实验以肺炎儿童护理为例,主要通过三个步骤进行课堂教授。①病例讨论,主讲教师依据肺炎儿童病例资料及肺炎相关知识进行引导性知识讲解,阐述病例背景情况[3]。②护理情景模拟,教师引导学生分别扮演护士,主治医生及患者家属角色,依据第一阶段讨论结论,根据患儿由肺炎转变为肺炎合并心衰的情况进行护理与治疗,独立完成护理相关工作并记录。③讨论总结,先组织学生观看护理教学影像,比较分析实训教学表现与护理教案视频所表现的优点与不足,并与学生经过讨论与评分,帮助学生回顾相应理论与实践知识。

1.3 教学效果评价

采用知识考试与自评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①知识考试:两组学生采用相同试卷,根据制定的标准答案进行评分,试卷分为主观题,客观题,病理分析题等部分,满分100分。②自评分析:制作儿科护理教学实训反馈调查表,内容包含知识与技能学习,临床决策与合作,专业技能发展等部分,指导学生根据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1.4 统计分析

使用SPSS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采用均数与标准差分布两个方面对学生考试成绩与学习效果进行评分并比较学习效果差异。

2 结 果

2.1 知识考试成绩比较

实验组学生考试成绩为(81.45±4.21)分,对照组成绩(78.65±3.25)分,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02,P<0.01)

2.2 两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分比较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教学效果评分比较 (分,±s)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教学效果评分比较 (分,±s)

实验组 对照组 T值 P值知识与技能学习 28.12±2.14 25.40±1.44 10.824 0.012临床决策与合作 28.15±3.12 24.46±1.25 22.148 <0.001专业技能发展 39.23±1.25 34.20±2.00 13.334 0.010

3 讨 论

仿真式模拟教学以现代技术手段为媒介,充分发挥现代数据处理方面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学生更好的将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本次研究结果现实,实施仿真情景模拟教学实验组学习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对照组[4],显示出仿真情景模拟教学在儿科护理教学中有一定优势,该教学方法值得推广。

高仿真情境模拟教学有利于护理专业学生知识的灵活掌握及综合能力的培养[5-6]。但在具体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不断深化高仿真情境模拟教学法的内涵和形式,通过实践与理论结合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护理学儿科学习效果
我国儿科急诊医学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护理学报》第六届编辑委员会成员名单
《护理学报》举办“护理科研与论文写作”高峰论坛的第二轮通知
《护理学报》举办“护理科研与论文写作”高峰论坛的第二轮通知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护理学杂志》稿约
SSE教学模式在普通本科-儿科专业后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莲心宝宝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