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分析

2018-10-15徐致强

关键词:老年病全麻病患

徐致强

(黑龙江省塔河县人民医院,黑龙江 塔河 165200)

随着医疗技术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愈加严重,随之而来的是临床上老年病患的数量也随之不断增加。腹部手术在临床上对老年病患治疗措施中的出现率也是居高不下[1]。如胃癌、切除胆囊等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手术是去除病灶中最为简单直接且彻底的治疗措施[2]。并且,老年患者的身体素质差耐受性低,各个身体器官也都出现程度不一的退行性改变,而,据往年临床数据显示老年病患进行腹部手术后极易出现肺部的感染现象对其预后产生了极大地影响。本文宗旨为对比且分析不同麻醉措施对接受腹部手术的老年病患的术后肺部感染产生的影响,从而为以后的临床积累更多的经验以及参考数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统计并分析98例在2015年5月~2018年5月近三年时间里入住本院进行腹部手术的老年病患,并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9人。其中,A组为观察组,B组为对照组。对A组病患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的措施;对B组病患实施单纯的静脉注入全麻方式。两组在性别、年龄、临床科室、历次疾病以及治疗、本次患病原因以及临床表现、心率、文化程度等临床数据的差异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选取的标准:①确诊接受腹部手术。②本院伦理委员会已经批准。③经过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

1.2 措施

对A组病患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的措施;对B组病患实施单纯的静脉注入全麻方式。对A、B两组病患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自主呼吸的恢复、拔管时间以及病患术后苏醒的快慢等数据进行对照比较。

1.3 统计学分析

借助SPPS 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P<0.05则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肺部感染的发生率:A组术后有1人出现肺部感染,而B组术后有7人出现肺部感染,两组数据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B两组病患恢复自主呼吸的时长、拔管时间以及术后苏醒用时等因素的数据对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病患术后恢复自主呼吸用时、拔管时间及苏醒用时

3 讨 论

随着医疗技术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愈加严重,随之而来的是临床上老年病患的数量也随之不断增加。腹部手术在临床上对老年病患治疗措施中的出现率也是居高不下。如胃癌、切除胆囊等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手术是去除病灶中最为简单直接且彻底的治疗措施。并且,老年患者的身体素质差耐受性低,各个身体器官也都出现程度不一的退行性改变,而,据往年临床数据显示老年病患进行腹部手术后极易出现肺部的感染现象对其预后产生了极大地影响。这就要求了临床大夫用药方式以及操作手法等各个方面都尽力做到平稳且合理,以实现减轻病患麻醉以及手术所带来的负担。硬膜外阻滞复合的全麻方式可以更好的减轻手术麻醉给老年患者肺部带来的负担,进而有效的降低了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因此应在临床的手术等治疗措施中进行推广普及。

可见,在平常的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生命产生威胁的因素无处不在,我们作为医学领域的一员有责任有义务给予病患积极的全面的治疗,从而达到降低患者死亡风险,缩短其治疗时间,促进其早日康复的美好愿望。

猜你喜欢

老年病全麻病患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视频宣教对全麻患者麻醉术前焦虑及配合程度的影响研究
非小细胞肺癌老年病人PICC围置管期的综合护理干预应用效果
内科老年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探讨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Joseph F. Engelberger
早期护理干预预防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