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疗效探讨

2018-10-15石元龙

关键词:肺气肿血气血常规

石元龙

(重庆市高新区人民医院,重庆 400039)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疾病,近年来空气质量不断下降,导致患该类疾病的人群在不断增加,对患者生活学习造成严重影响[1];在中医上慢性非阻塞肺气肿属于肺胀的范畴,有资料显示[2],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治疗该疾病,取得显著疗效;为进一步了解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疗效,现对我院2017年1月~6月收治的15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7年1月~6月收治的15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75人,对照组75人;对照组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35例,年龄在46~80岁,平均年龄为(54.79±6.63);观察组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43例,年龄49~85岁,平均年龄为(59.86±5.36);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所有患者经过年龄、致病原因、病程方面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纯医药治疗,主要治疗药物有:平喘、吸氧、消炎、激素等药物。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药治疗,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辨证施治,主要中药药方成分有:百合15 g、金银花15 g、枇杷叶12 g、葶苈子12 g、桑白皮12 g、前胡12 g、陈皮12 g、款冬花12 g、制半夏12 g、炙紫菀12 g、瓜蒌20 g、川贝母6 g、杏仁10 g、桔梗8 g、黄连3 g;如患者是痰浊壅肺型则添加石菖蒲12 g、白术12 g、苍术12 g、茯苓12 g、白芥子10 g;如患者为痰热郁肺性则添加苏子10 g、炙麻黄5 g、生石膏30 g,金银花以及黄连的药量适当增加;如患者为费脾皆虚型添加附子10 g、桂枝10 g、干姜6 g、茯苓12 g、人参5 g、白术15 g、山茱萸15 g、黄芪20 g;采用中药熬制机器,每天早晚各服用1次,以12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1.3 评价指标

两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缓解、电解质、痰液细菌、血常规等检查咋在正常范围,血气分析以及X线检查有明显改善者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缓解,电解质、痰液细菌、血常规等检查有两项在正常范围,血气分析以及X线检查有改善者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缓解、电解质、痰液细菌、血常规、血气分析以及X线检查均无改善者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使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其中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x²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有1例患者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8.67%,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有8例患者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9.33%,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比观察组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 论

作为我国传统医药的中医医药,具有明显的传统文化。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在中医上属于咳喘、肺胀的范畴,由于患者久病咳喘后导致患者起居饮食失常,外邪感染从而引起肺气受损;在本次研究当中,采用的中药方有除湿化痰的作用的枇杷叶、桔梗、杏仁、紫菀、半夏等,有补肺固肾、宽胸降气的百合、川贝母、前胡等,有健脾胃的陈皮、黄芪、白术等,多种中药合用,根据患者病情增减药物,从而达到健脾除湿、化痰降浊、补益肺气、止咳平喘、活血化瘀等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有1例患者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8.67%,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有8例患者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9.33%,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比观察组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疗效显著。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效果比较显著,患者的肺功能经过治疗后有明显改善,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肺气肿血气血常规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补喂植物多酚对伊犁马1000m速步赛运动成绩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解读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血常规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什么原因导致的肺气肿你知道吗?
冬季治疗肺气肿的四大要点
什么是肺气肿
肺气肿如何食补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