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七氟醚麻醉在冠心病胃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应用效果

2018-10-15

关键词:七氟醚内镜胃癌

邢 欣

(南京市江宁医院麻醉科,江苏 南京 210000)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为临床治疗胃癌有效微创手术,可将病灶去除,对于合并冠心病胃癌患者,在治疗中需特别注意心功能保护[1]。本研究分析了七氟醚麻醉在冠心病胃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4月~2017年10月90例冠心病胃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男性成员28例,女性成员17例;ASAⅠ级20例,Ⅱ级25例。胃癌病灶直径:1.72~6.11 cm,平均(3.62±0.61)cm;癌灶位于:胃角部10例,胃窦部21例,贲门部14例。年龄52~76岁,平均(67.10±2.81)岁。对照组男性成员27例,女性成员18例;ASAⅠ级21例,Ⅱ级24例。胃癌病灶直径:1.72~6.13 cm,平均(3.61±0.65)cm;癌灶位于:胃角部10例,胃窦部20例,贲门部15例。年龄52~78岁,平均(67.21±2.12)岁。两组一般资料相似。

1.2 方法

对照组用常规维库溴铵和芬太尼麻醉,3 μg/kg芬太尼和0.1 mg/kg维库溴铵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持续性吸入七氟醚,到手术结束停止吸入。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冠心病胃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麻醉的效果;干预前后患者心功能情况;显效:无疼痛,安静且合作,生命体征稳定;有效:轻度疼痛,基本可合作,生命体征基本稳定;无效:术中明显疼痛,出现不良反应。冠心病胃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麻醉的效果=显效率+有效率[2]。

1.4 统计学方法

SPSS 18.0统计,检验方法是:计数资料x2检验,而计量数据t检验,差异显著用P<0.05表示。

2 结 果

2.1 两组冠心病胃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麻醉的效果相比较

观察组冠心病胃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麻醉的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 两组冠心病胃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麻醉的效果相比较[n(%)]

2.2 干预前后心功能情况相比较

干预前两组心功能情况并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功能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2。

表2 干预前后心功能情况相比较(±s)

表2 干预前后心功能情况相比较(±s)

组别 例数 时期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mm)左室收缩末期内径(mm)左室射血分数(%)观察组 45 麻醉前 45.13±1.13 61.01±3.28 36.53±0.35术中 36.34±1.13 49.15±2.13 52.61±0.21对照组 45 麻醉前 45.24±1.02 60.14±3.24 36.91±0.36术中 43.21±1.12 59.21±2.11 47.18±0.21

3 讨 论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是临床治疗肿瘤的一种新型术式,其借助高频电治疗,将肿瘤病灶黏膜一次性彻底剥离,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但对于冠心病胃癌患者来说,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容易加重心肌损伤,甚至引起心梗。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中选择心肌保护麻醉药物七氟醚的使用,可有效保护心肌细胞和改善心功能[3-5]。

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七氟醚麻醉。结果显示,观察组冠心病胃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麻醉的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心功能情况并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功能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喉罩通气全麻在冠心病胃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麻醉中的效果确切,可更好提高效果和保护心功能。

猜你喜欢

七氟醚内镜胃癌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眼内镜的噱头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七氟醚麻醉对患儿发育期大脑的损伤及脑保护的研究进展
不同浓度七氟醚预处理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浆脂联素水平的影响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观察七氟醚或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七氟醚、异丙酚的价值研究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