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京族“哈节”中花棍舞的美学特征

2018-10-13覃海马丹

青年时代 2018年23期
关键词:京族美学特征

覃海 马丹

摘 要:众所周知,“哈节”是京族人所有节日中最为重要的民族传统节日,同时它也是京族人每年一度的盛大活动,该活动以“敬圣神、求平安”为主要的活动内容。京族是一个通过“海”去书写历史的少数民族,故而京族的“哈节”是沉淀了厚重的民族传统特色,不仅如此“哈节”还是京族传统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而“哈节”当中的仪式也是非常丰富多彩的,这也是京族文化与其宗教思想高度综合的一种表现形式。

关键词:京族;“哈节”;花棍舞;美学特征

舞蹈是传统文化中的身体记忆,也是人类社会漫长岁月所演化过来的,就像花棍舞依附于京族“哈节”一样,不断发展。近年来,各专家学者不断地通过人类学、民族学以及宗教学等多个视角去了解京族文化。在本文当中是以“哈节”花棍舞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然后探索了京族“哈节”花棍舞的的动作特点以及美学特征,以求能为日后的京族“哈节”花棍舞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一、京族“哈节”概述

在京族人们的心里当中,“哈节”是一年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节日。在当地,“哈节”又被人们称作为“唱哈节”,就是唱歌的意思,这个节日也是京族世代流传下来的传统性歌节,在节日当天,人们会通宵达旦地进行庆祝。根据传说,“哈节”成立的原因是为了怀念海神公。海神公是当地人们心中的守护神,因为京族世世代代是以捕鱼为生,以此为生存,他们认为海神公能够保护他们的生命安全,所以当地人们非常尊敬他并且在每一年的节日都会去向海神公寻求保佑,希望当地人们健康无灾。

(一)活动过程

由于京族人数较少,他们一般分布在我国的广西省的三个小岛上面,而这三个小岛是处于我國海岸线中最为西南的部分,与越南仅仅隔了一条海。祭祖、乡饮、社交以及娱乐等内容是京族“哈节”的主要内容形式。节日活动通常是三天,在这期间将是通宵达旦,歌舞不息的,然后周围各处的族群众都会一起来共同欢乐。一般唱哈的主角有三个人,其中一个男歌手,专门抚琴伴奏。其余两个歌手都是女的。一个手持快板,另一个则拿一直竹梆,负责击节伴奏。活动中演唱的内容主要是当地流传的历史故事和爱情故事等等。随着时间的推移,京族“哈节”的文化被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并且成为了京族传统文化的标志之一。

(二)主要活动

在京族“哈节”的前夕,每家每户都需要打扫好自家的门亭,然后从里到外全都布置成新的。等到了“哈节”的那一天,整个京族的人们会把自己最漂亮的衣服穿出来,然后大家一其聚集在哈亭中,在一起进行迎海神、祭祖以及“唱哈”等活动,现场非常热闹欢快。每个村子的哈亭也是“哈节”活动的中心地点,这些哈亭都是选用上好的木材,具有独特的民族形式和民族含义,然后建筑形式也是非常的古朴、美观。

(三)传承价值

京族是我国民族当中唯一的海洋民族,然而在京族人们生活中的传统节日中,“哈节”是唯一一个人们庆祝的。整个京族将会举行隆重的过节仪式,我们可以通过京族“哈节”迎神、祭神、唱哈、乡饮、送神的全部过程去充分地了解“哈节”作为海洋文化的文化积淀。而且该民俗已经国务院批准列为了国家一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京族“哈节”花棍舞

花棍舞其实是一种带有祭祀性质的舞蹈,通常是在“哈节”期间进行表演,带有非常浓烈的宗教色彩,在“哈节”仪式中进行到送神的环节时,这时就会跳花棍舞来驱赶野鬼邪魔,该舞蹈一般由一个或者两个女性来进行表演。在表演花棍舞时,表演者一般都是穿着一身白色的长衫,每只手各持一根一尺长棍,两根棍子上都镌刻着符文。在花棍舞表演之前,往往会先唱歌,之后才开始真的表演——花棍舞。花棍舞涉及到的花样动作非常多,靠手上的动作来完成,这就充分展示了舞者的高超技巧。

(一)“哈节”花棍舞的生态环境

因为处于不同的生态环境之中,所以京族所孕育出的独特社会文化也是独一无二的。“哈节”花棍舞也是这样孕育而生的,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也成就了一个傍海而居的民族,也深深影响了京族人们的人文生活。

(二)花棍舞基本体态

表演花棍舞时的身体形态是通过自身意识的形态为出发点进行表演的,其把生活当中最为普遍的生活元素从而转化成一种典型的基本体态,来突出花棍舞的艺术个性。京族是依靠渔业发展的民族,因此京族人们在捕鱼时必须保持上身直立才能维持身体的平衡,这种生活习性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渐变成了京族不可分割的民族属性。“哈节”时,由于京族独特的敬畏意识之下,“哈节”花棍舞对动作的眼球非常严格,表演者也怕因为动作的粗鲁,从而引起海神的不满。由于以上原因,所以京族“哈节”花棍舞表演时舞者必须会保持一种直立的动作体态,再去进行表演体态优美的花棍舞。

(三)花棍舞的典型动作

圆润的手部动作是“哈节”花棍舞当中最为优美的华彩乐章,其中“抡指”是花棍舞中最为核心并且最具有特色的动作了。最为核心是因为在整个花棍舞表演当中都离不开“抡指”,其特色是因为在我国所有民族当中,只有京族的舞蹈当中菜存在这种“抡指”的动作特点。其中“抡指”的动作要领就是,通过手掌以及手心的翻转顺序,然后按照小拇指、无名指、中指、食指、最后是大拇指的顺序依次翻腕,最后在依次伸出才算完成了“抡指”的动作。其次“哈节”花棍舞突出的动作就是手臂上的绕,对于上臂的绕要求手去发力然后带动小臂,整个绕的过程要非常的流畅、自然以及优美,从而将花棍舞的律动充分的展示出来。这跟京族人靠海而生的生活习性有着很大的关联,男人打渔回来之后,收获了很多鱼,这时人会帮着男人一起拉网,这个拉网的动作就是双手往里伸的,就类似与花棍舞中的“抡指”和绕的动作了。“哈节”中的花棍舞也正是京族人们心里愿望的一种外化显现,这也是京族人们长期以来的不朽愿望,在“哈节”舞蹈当中,通过自身的身体律动将京族所特有的文化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四)“哈节”花棍舞的主要旋律

“哈节”花棍舞在演绎时的动作美学主要是包含于身体韵律之中,其中,动律的特征是花棍舞的一大特色风格,舞者在表演花棍舞的时候是不停地跟着节奏在进行变化的,身体四肢从而形成一种优美的律动。而身体在表演的律动过程中内在的神又与气结合承韵。因而这种内韵外律就使得花棍舞具有独特的风采和神韵,这不仅能体现花棍舞的美学特征,更能够体现整个京族的个性以及京族舞蹈的特性。花棍舞的动作主要突出膝部上下韧性的微颤,由于京族经常在沙滩上进行劳动,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从而也形成了京族人脚后跟先落地的特点。这种微颤的韧性,即完美的配合了上身的动作,也不失花棍舞的庄重,而且其还兼顾了花棍舞的韵律感以及美感,这也是京族人们虔诚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哈节”的花棍舞当中,大多数的动作路线都是按照圆的运动轨迹去进行演绎的。这种圆轨迹的动律,虽然跟其他民族有很相似的共性因素,但是京族这种独特的舞蹈特性是更具有自身的民族特性。说到这种独特的动作韵律,那就和京族人的生活习性是密不可分的,在广阔的大海上,潮起潮落首先进入人们眼中的那就是海天相交的海岸线了。据说在天地还未分之前,还是一片混沌之气,最后才分两仪,两仪就划分为阴阳,然后才分为了天地。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国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一直受到了“天圆地方”这种观念思想的束缚。老子先生也说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方面也说明着人是源自于自然的,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正因如此,从另方面也说明人与自然是有着紧密联系的,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之下,京族人将“人海和谐”的观念通过“哈节”花棍舞的演绎从而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了。

三、“哈节”花棍舞的美学特征

通过对于京族文化的剖析,可以发现京族“哈节”花棍舞是一种优雅的美学特征,是黑格尔“绝对理性的感性显现”,也是鲍姆嘉通“感性认识完善”。京族波澜壮观的北部海湾,还有那绿意盎然的三岛洲,这里是京族人们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居住地,京族艰苦的与生存做着抗争、也在聚散离合的环境中去求以生命以及生存。这与我们如今正探索的“哈节”花棍舞蹈一样,这种舞蹈就像是身体与灵魂的“合一”一样。著名美学家黑格尔就把舞蹈称为“不完备的艺术”,但是他却也在时时刻刻不自觉地去论证这个结论。“我们的灵魂以及身体并不是两种原来不一样的而后聯系在一起的,其是统一整体”,从京族人们“哈节”花棍舞的演绎中就可以发现这种主体性的统一又见实体性的统一性。京族是傍海而居的民族,是一个海洋民族,其与海洋是朝夕相伴的,在三岛上面沙滩柔软,风景优美,然后物产丰富,人们往往是满载而归。这种表现在“哈节”花棍舞当中,就是通过稳重的体态、圆润的手臂、轻盈的步伐,在整体演绎上表现出一种优美绝伦的美学特征。在京族人看来,大海是他们的生命之源,对于海神的信仰是他们日常生活当中的重要篇章。而对于“哈节”中的花棍舞,是“哈节”仪式中必不可缺的步骤,正是因为仪式当中的肃穆,以及表演过程中动作的优美细腻,就直接构成了花棍舞这种细腻优美的美学特征。在京族中,美丽的大海风光以及恬淡静雅的渔家灯火给予了京族人细腻的性格以及柔美的心理,正因为如此,“哈节”中的舞蹈直接受到了这个的影响,而花棍舞也是如此。“哈节”是一种世俗生活与宗教信仰相结合的一种仪式,其中优美的舞蹈是手段,也是京族人们世代的一种追求。

四、总结

京族“哈节”的舞蹈孕育着厚重的历史,更是折射出京族人们独特的魅力,正是因为京族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从而造就了京族“哈节”优美的花棍舞,也早就了花棍舞细腻精致的舞蹈动作,表现在其演绎体态,然后结合抡指、绕臂等技巧展现出来。京族“哈节”花棍舞正是孕育于这种独特的人文环境之中,才能够显现出千姿百态的美征,该舞以其独特的民族气息以及细腻优美的美学特征,充分地向世人展现出京族人们世世代代、生生不息、辛勤劳作的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陈孝余.浅述京族“哈节”仪式文化[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28(05):31-34.

[2]黄小明.论京族舞蹈的美学特征[J].舞蹈,2013(12):58-59.

[3]廖世雄,韦文忠,旭泉.谈京族哈节舞蹈[J].民族艺术,1987(02):152-159.

[4]马辰媛.京族哈节舞蹈的变迁[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6(05):93-97.

[5]杨涛.“京舞”翩然招展 舞动文化人间——广西京族舞蹈原生态元素提炼及文化研究[J]歌海,2009(03):126-127.

猜你喜欢

京族美学特征
广西京族舞蹈语言的审美意韵
京族丧葬音乐中的宗教文化研究
刍议京族医药文化保护与传承
论京族舞蹈的原生态美学特征
摄影艺术的美学特征与现代审美变迁浅论
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美学规划探析
京族医药调查报告
京族传统服饰文化及传承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