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房颤动的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影响分析

2018-10-13艾松茂

关键词:乐克胺碘酮心肌梗死

艾松茂

(新疆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新疆 阿克苏 843000)

心房颤动是急性心肌梗死发展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可增加患者心肌耗氧量,使患者心功能进一步恶化,升高患者心力衰竭发生率及病死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此次研究我院选取130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房颤动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探究胺碘酮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03月~2018年0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房颤动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倍他乐克组(对照组)和胺碘酮组(观察组),各65例。其中,对照组男34例,女31例,年龄49~83岁,平均年龄(68.41±4.12)岁;观察组男35例,女30例,年龄51~82岁,平均年龄(68.05±4.2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倍他乐克进行治疗:初始剂量为6.25 mg/次,2次/d,后逐渐将药物剂量增加至12.50 mg/次,2次/d并维持此剂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胺碘酮进行治疗:首次剂量为150 mg,加入20 mL生理盐水静脉注射,10 min内注射完毕,然后以0.5~1.0 mg/min的速度静脉滴注,若患者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可间隔30 min后追加75~150mg,最多追加2次,待患者病情好转后酌情减量。治疗期间给予患者胺碘酮600 mg/d口服治疗,患者病情好转后逐渐减量至200 mg/d并维持此剂量进行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24 h心房颤动转复率、心房颤动控制率及药物副作用发生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主要包括左室射血分数、心排血量、左室舒张末内径和左室收缩末内径。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心房颤动转复情况比较

使用胺碘酮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患者24 h心房颤动转复率及心房颤动控制率分别为86.15%和76.92%,均显著高于使用倍他乐克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70.77%和41.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比较

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心功能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均得到显著改善,使用胺碘酮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患者LVEF、CO、LVEDD及LVESD水平均显著优于使用倍他乐克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心房颤动转复情况比较 [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P>0.05;治疗后,P<0.05。

组别 时间 LVEF(%) CO(L/min) LVEDD(mm) LVESD(mm)对照组 治疗前 36.84±5.93 5.12±0.62 62.73±5.32 46.78±4.67 n=65 治疗后 43.48±8.53 5.52±0.67 55.37±5.02 41.45±5.41观察组 治疗前 36.94±5.24 5.10±0.60 62.65±5.34 46.83±4.62 n=65 治疗后 48.64±8.54 5.93±0.82 52.14±4.76 36.65±5.34

2.3 两组患者药物副作用发生率比较

使用胺碘酮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有3例患者出现低血压,2例患者发生心动过缓,2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药物副作用发生率为10.77%(7/65);使用倍他乐克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有2例患者发生低血压,4例患者出现心动过缓,5例患者发生窦性停博,3例患者出现房室传导阻滞,药物副作用发生率为21.54%(14/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房颤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见并发症,目前临床上对于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房颤动主要以抗心律失常药物为主,但临床上多数药物都有负性肌力作用,会增加患者心力衰竭发生率,安全性较低[2]。

胺碘酮为抗心律失常Ⅲ类药物,能够有效阻断钾离子通道,延长心肌复极,还能够阻断钙离子、钠离子通道,降低膜反应,有效抑制心室的提前收缩[3];此外胺碘酮还能够改善患者心肌供血能够,降低患者血压及心肌耗氧量,对心悸收缩力无影响,安全性较高,对心功能不全或心肌缺血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4]。此次研究结果显示,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房颤动的效果明显优于普罗帕酮,安全性明显高于倍他乐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以往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房颤动的效果良好,提高患者24 h心房颤动转复率及心房颤动控制率,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且药物副作用少,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及使用价值。

猜你喜欢

乐克胺碘酮心肌梗死
1型、2型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患者采用胺碘酮急诊抢救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冠心病心律不齐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观察
探讨小剂量胺碘酮与倍他乐克联合在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中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大剂量倍他乐克在老年主动脉夹层中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治疗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