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汉平原农户土地转入规模影响因素分析

2018-10-12王晓敏易阳阳周丽惠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17期
关键词:规模经营

王晓敏 易阳阳 周丽惠

摘要:基于江汉平原荆州市265户农户调研数据,分析了目前农村农户的土地、资产、收入、家庭特征等特点,并运用Tobit模型对农户的土地转入规模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对土地转入规模有显著正影响的有户主受教育程度、农业年收入、是否拥有农机、是否签订协议,对土地转入规模有显著负影响的有户主年龄、户主就业性质、原有土地面积。

关键词:土地转入规模;规模经营;个体特征;家庭特征;社会经济特征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8)17-0130-0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8.17.03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bstract: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from 265 farmer households in Jingzhou city of Jianghan Plain, the farmland, assets, income, and family characteristics of current farmer households were analyzed. The Tobit model was used to empirically analyze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farmer households' land transfer scal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ducation, agricultural annual income, whether or not having agricultural machinery and signing agreement of householder had significantly positive effects on land transfer scale, and the age, the nature of employment, and the original land area of householder had significantly negative effects on land transfer scale.

Key words: land transfer scale;scale management;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family characteristics;socio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解决土地细碎化、零散化,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途径。中国农村土地流转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兴起,发展到现在已有20多年,截至 2015年底,全国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流转面积已经达到0.295亿hm2,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33.3%[1]。目前中国的土地流转面积总体呈平稳上升的趋势,并呈现出流转形式以转包、出租为主的多元化发展、流转主体呈多元化趋势、土地流转工作趋于规范化等特点[2-4]。国内学者对土地流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户土地转入转出意愿、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5-8]。目前许多文献已研究了不同组织方式、不同兼业程度等不同限定条件下的有关于土地流转的影响因素,但均为大范围样本的转入转出意愿及行为决策分析,而关于农地转入规模大小的影响因素分析目前涉及的较少。

粮食主产区土地流转状况决定全国农地规模化经营进程,同时影响全国农地流转政策[9]。2016年,湖北省粮食总产量为255亿kg,居全国第十一位,其中荆州地区粮食总产量18.575亿kg,占全省的7.28%,居于该省城市前列。因此本研究选取湖北荆州这一江汉平原的典型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荆州市265 户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将影响农户土地转入规模的相关因素分为家庭因素、个人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以及制度影响因素,着重考察其对农户土地转入规模大小的影响。

1 数据来源

本研究所用数据来源于2017年对荆州市的农户调查。调研对象为监利、公安、江陵、洪湖4个县,包括3个国有农场、9个乡镇、34个村。除调查问卷外,还对相关负责人进行了详细的访谈。最后回收有效问卷265份,被调查农户地域分布见表1。调研的农户中约有58.49%的农户种植面积在2 hm2以上,经营规模最大的一位农户种植面积为20 hm2。

2 样本区土地流转现状

2.1 农户土地流转意愿

在所调查的265户农户中,约有59.25%的农户只愿意转入土地,主要原因是希望通过转入土地来提高收入。约有16.60%的农户只愿意转出土地,农户想转出土地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有3个方面:①留在农村的多数为老人,年纪较大,劳动能力下降,有的还需要照顾孙辈,无暇继续种植。②土地收益较低,打算进城打工或从事非农行业。③村集体统一协商转出。约有1.13%的农户既愿意转入又愿意转出,此类农户是想将交通不便或不連片的少量土地转让出去,同时希望继续转入自己连片土地周围的零散土地、扩大种植规模。约有23.02%的农户既不愿意转入又不愿意转出土地,对自己目前所拥有的土地很满意。

2.2 土地流转方式

所调查农户土地流转方式见表2。由表2可知,土地出租是主要的流转方式,占所有流转方式的72.86%。但大部分农户在出租土地时并没有签订合同,仅采用口头协议,权责不明确,易产生纠纷。土地免费转让的占20.48%,这类农户大部分是因为进城务工或从事非农行业而将自己的土地免费流转给亲朋好友。在所调查农户中以土地作为股份入股合作社的仅有1人,说明以此种形式流转的农户数量较少,可能因为合作社在实际生产中发挥的作用并不大。

2.3 土地流转信息的获取途径

农户土地流转信息的获取途径见表3。由表3可知,在所调查农户中,有58.87%的农户是自己主动与有流转土地意愿的农户联系,33.58%的农户是通过他人介绍来获取土地流转信息,而通过村委会、政府获取土地流转信息的农户仅占7.55%。这说明两个问题:①村委会和政府关于土地流转的引导和宣传工作还没有深入人心,以后应进一步发挥村委会和政府在土地流转中的宣传作用。②当地缺乏土地流转中介,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相关部门应当重视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建设,在法律和行政方面积极引导和规范市场行为,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10]。

2.4 农户转入土地规模

由表4可见,大部分农户转入土地面积在2.67 hm2以下,所占比例为83.40%,且转入土地面积主要分布在[0,1.33)、[1.33,2.67)区间内。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农户转入土地面积少的主要原因为农户本身拥有一定的土地,而且即便是种粮大户,也都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经营,很难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通过进一步分析表4可以得知,年龄越大,农户转入土地规模越小;受教育程度越高、农业年收入水平越高、拥有农机,签订土地流转协议的农户转入土地规模越大。转入土地规模为4.00 hm2以上的农户平均年龄要比转入土地规模在1.33 hm2以下的农户小7岁左右。在转入土地规模为1.33 hm2以下的农户中仅有45%的农户拥有农机,而在转入土地规模为4.00 hm2以上的农户中拥有农机的比例上升到了75%。在转入土地规模为1.33 hm2以下的农户中仅有13%的农户签订协议,而在转入土地规模为4.00 hm2以上的农户中签订协议的比例上升到了54%。

3 土地转入规模模型设定与变量描述

3.1 变量选择及描述性统计

以农户转入土地规模为因变量,以家庭务农劳动力占比、户主年龄、户主健康状况、户主受教育程度、户主是否受过农业技术培训、户主就业性质、农业年收入、原有土地面积、家庭经济情况、是否拥有农机、是否签订土地流转协议为自变量。其中务农劳动力占比为家庭务农劳动力人数与总人口数之比。家庭经济情况指农户上一年度即2016年的盈余,在该变量设置中,采用了分级变量:亏损取值为1,收支平衡取值为2,盈余取值为3。在农业年收入变量的处理上,将该连续性变量转化为分级变量:<4万元,4万~8万元,8万~12万元,12万~16万元,≥16万元。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见表5。农户转入土地面积的平均值为2.08 hm2,标准差为2.63,这说明各农户转入土地的规模大小不一、相差较大。家庭务农劳动力占比均值为0.5,说明大部分家庭中有一半的人为务农劳动力;户主平均年龄为53.26岁,说明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年龄普遍偏高,这也反映出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的现象。无疾病的农户占92%,有疾病的农户占8%,这说明农户身体健康状况普遍良好,这将有利于农户从事农业生产。户主受教育程度均值为0.18,这说明所调查农户文化水平大部分在高中以下,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不利于农户接受新观念。仅有38%的农户参加过技术培训,这可能是因为农户参加农业技术培训的热情不高或农技站技术推广没有落实到位。仅有17%的农户为纯农户,有83%的农户或多或少从事非农行业。农业年收入均值为1.95,这说明农户年收入普通在4万~8万元。农户原有土地面积均值为1.01 hm2,若农户原有土地规模较大,那他需要转入的土地面积可能就越小。家庭经济情况均值为2.64,说明农户家庭收支情况良好,大部分农户都能达到盈余。有50%的农户拥有农机,拥有农机代表农户倾向于机械化生产,因而会转入土地进行大规模生产。仅有20%的农户在进行土地流转时签订了合同,大部分农户在土地流转时只进行口头上的约定,土地流转的规范性有待加强。

3.2 模型构建

本研究设定农户转入土地规模的影响因素包括家庭因素、个人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以及制度因素,采用Tob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设土地转入规模为因变量Y,影响农户转入土地规模的因素分别为自变量X1、X2…Xn,具体实证模型为:

3.3 回归分析

分别以家庭务农劳动力占比、户主年龄、户主健康状况、户主受教育程度、户主是否受过农业技术培训、户主就业性质、农业年收入、原有土地面积、家庭经济情况、是否拥有农机、是否签订土地流转协议变量中的一个为因变量,其他变量为自变量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方差膨胀因子VIF的最大值为1.50,小于10,说明模型的多重共线性在较合理的范围内。运用Stata13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Tobit回归,结果见表6。

3.3.1 家庭务农劳动力占比 家庭务农劳动力占比变量对农户转入土地规模有负面影响,说明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家庭务农劳动力占比越高,农户转入土地的规模越小,这与预期假设不符。原因可能是一个家庭中虽然务农劳动力占比较大,但大部分都是兼业人员并不会全身心投入到农业生产,相比于这种情况,若一个家庭中虽然务农劳动力占比较低,但劳动力均为纯农民,那这个家庭就会转入更多的土地。

3.3.2 户主年龄 户主年龄变量在1%的水平上显著,系数为-1.10,说明户主年龄对农户转入土地规模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年龄越大的农户转入的土地规模越小。一是因为年龄大的农户会因为身體状况的限制难以扩大种植面积;二是因为在农村许多老人要帮子女照顾小孩,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业生产;三是因为年龄大的农户思想保守,更愿意固守现状,不愿意做过多的改变。

3.3.3 户主健康状况 户主健康状况变量对农户转入土地规模有正面影响,系数为0.35,但并不显著。原因可能是户主虽然身体不健康,但他并不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和收入来源,不影响家庭转入土地的规模。

3.3.4 户主受教育程度 户主受教育程度变量在10%的水平上显著,系数为14.36。这说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户主受教育程度越高,转入土地规模越大。原因是受教育程度越高,就越愿意并有能力学习新技术和新概念,对机械化规模化经营有更大的需求,也就会转入更多的土地。

3.3.5 户主是否受过农业技术培训 户主是否受过农业技术培训变量对农户转入土地规模有负面影响,系数为-1.43,但并不显著。影响户主是否受过农业技术培训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户主不愿意接受新的技术而不去参加培训,这种情况下,农户土地转入的规模应该也是相对较低的;也有可能是农户本身愿意参与技术培训而当地的农技站等部门没有做好开展技术培训的工作,这种情况下,农户土地转入规模应该较大。所以无法单纯用是否受过技术培训来判断其对土地转入规模的影响。

3.3.6 户主就业性质 户主就业性质变量在5%的水平上显著,系数为-12.99。这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纯农户转入的土地规模更大。原因是纯农户对农业收入的依赖很高,必然会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从事农业生产,因而会转入更多的土地。而其他兼业人员对农业收入没有那么高的依赖性,收入来源多元化,没有必要也没有精力转入更多的土地。

3.3.7 农业年收入 农业年收入变量在1%的水平上显著,对农户转入土地规模有正面影响,系数为10.50。原因是农业年收入越高,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就越高,因而会转入更多的土地。

3.3.8 原有土地面积 原有土地面积变量在5%的水平上显著,对农户转入土地规模有负面影响,系数为-0.70。原因是在以家庭为经营单位时,农户的金钱和时间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农户本身已经有了较大规模的土地,那他转入的土地面积就会较小。

3.3.9 家庭经济情况 家庭经济情况变量对农户转入土地规模有负面影响,系数为-3.83,但并不显著。在调查过程中了解到农户转入土地的主要原因是提高收入,若家庭经济状况本身良好、盈余较多,那农户便不会转入大量的土地。

3.3.10 是否拥有农机 是否拥有农机变量在10%的水平上显著,对农户转入土地规模有正面影响,系数为7.86。拥有农机有利于农户进行机械化经营,而机械化经营要有较大面积的土地做支撑。因此拥有农机的农户会转入更多的土地来进行规模经营,降低单位成本。

3.3.11 是否签订协议 是否签订协议变量在1%的水平上显著,对农户转入土地规模有正面影响,系数为29.42。书面协议具有法律效力,给农户带来安全感,因此农户会转入更多的土地。这也说明土地流转契约规范化有利于加速土地转入。

4 结论与建议

T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对土地转入规模有显著正影响的有户主受教育程度、农业年收入、是否拥有农机、是否签订协议,对土地转入规模有显著负影响的有户主年龄、户主就业性质、原有土地面积,除此之外,家庭务农劳动力占比、户主健康状况、户主是否受过农业技术培训、家庭经济情况对土地流入规模影响不显著,未通过检验。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以下建议。

1)提高农户受教育水平。通过农村书屋、线下学堂等形式来提升农户的知识水平,使农户認识到大规模生产的好处,参与土地流转。

2)鼓励青壮年从事农业生产[11]。目前农村的劳动力偏向于老龄化,这就使得农户在转入土地时受到身体、精力、知识等方面的限制。鼓励青壮年从事农业生产,一方面可以促进土地转入工作的进行,另一方面也可以解决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的问题,为现代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加速土地流转工作规范化。要积极引导农民签订规范的流转协议,对双方的责权利作出明确规定,给农户法律上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魏 敏.农户转入耕地规模及其种植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江苏、安徽两省的农户调查数据[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7.

[2] 何 欣,蒋 涛,郭良燕,等.中国农地流转市场的发展与农户流转农地行为研究——基于2013-2015年29省的农户调查数据[J].管理世界,2016(6):79-89.

[3] 李 昊,李世平,南 灵.中国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基于29篇文献的Meta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7(7):78-93.

[4] 陈 飞,翟伟娟.农户行为视角下农地流转诱因及其福利效应研究[J].经济研究,2015(10):163-177.

[5] 吴云青,罗 倩,密长林,等.农民农地转出意愿及影响因素的性别差异——基于天津市578份调查问卷的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26(6):69-74.

[6] 林善浪,张丽华.农村土地转入意愿和转出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福建农村的调查[J].财贸研究,2009(4):35-41.

[7] 易小燕,陈印军.农户转入耕地及其“非粮化”种植行为与规模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浙江、河北两省的农户调查数据[J].中国农村观察,2010(6):2-10.

[8] 詹和平,张林秀.家庭保障、劳动力结构与农户土地流转——基于江苏省142户农户的实证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 18(7):658-663.

[9] 王 亚,魏 玮,刘瑞峰,等.组织方式视角下农户土地流转决策行为分析——基于大样本农户调研[J].农业技术经济,2017(4):38-49.

[10] 何京蓉,李炯光,李 庆.农户转入土地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三峡库区427户农户的调查数据[J].经济问题,2011(8):77-81.

[11] 宋金田,祁春节.农户柑橘种植意愿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我国柑橘主产区152个农户的调查[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2(4):17-21.

猜你喜欢

规模经营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家庭农场发展模式探析
我国家庭农场认定标准问题研究
江西昌铜四县生态农林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推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对策建议
湄潭土地改革实验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状况研究
甘肃农业规模经营个案解析、梯度划分与对策研究
走合作化之路 引领农民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