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影响

2018-10-11白玉萍何宁

系统医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个体化胎儿胰岛素

白玉萍,何宁

1.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妇产科,山东济宁 272500;2.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手术室,山东济宁 272500

妊娠期糖尿病属于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妊娠并发症,其是指在妊娠期间出现的不同程度的糖耐量异常,从而引起的一种高血糖。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会对母婴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的出现,将其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对提高母婴安全、改善妊娠结局具有积极作用。该次选取2016年4月—2017年5月106例患者研究基于以上背景,观察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该院妇产科收治的10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2],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3例)、研究组(53 例)。 对照组年龄 23~38 岁,平均年龄(30.5±6.5)岁,其中经产妇28例、初产妇25例,平均孕周(38.2±1.4)周,体均体质量(28.2±3.8)kg/m2,平均身高(163.5±4.5)cm;研究组年龄 24~39 岁,平均年龄(31.1±6.2)岁,其中经产妇26例、初产妇27例,平均孕周(38.8±1.2)周,体均体质量(28.0±3.6)kg/m2,平均身高(162.9±4.1)cm。将两组患者年龄、孕周、体质量、身高、产次等基线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次研究经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全程参与。诊断标准:所有孕妇在孕24~28周时,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后,空腹血糖超过5.1 mmol/L,餐后1 h血糖超过10 mmol/L,餐后2 h血糖超过8.5 mmol/L,满足其中一项则为妊娠期糖尿病[3]。所在参与研究的患者及其家属均了解该次研究方案,并与该院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只学施常规营养指导,即由专业的医护人员指导患者监测餐后血糖水平,同时根据血糖水平,在每次产检查,实施饮食指导,并根据患者血糖实际水平,选择相应的胰岛素进行血糖控制[4]。研究组实施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由营养医师对孕妇基本资料进行了解分析,记录好患者的年龄、孕周、产次、产前体重、孕前体质量、身高及孕期体重增长情况等,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了解其饮食结构,并对饮食结构进行分析,结合患者实际病情,为其制定合理的饮食结构,要求患者选择血糖生成较低的食物,遵循少食多餐的饮食习惯,尽量保持血糖平稳;即6餐/d,3餐主食,3餐为加餐,通过食物的交换教会患者选择合适的食物与摄入量[5]。指导患者对一天的饮食结构进行记录,同时指导患者在机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参加一些的运动活动[6]。指导患者自我血糖监测方法,1~3次/d;如患者血糖控制理解,可每周定时监测1~2次血糖值,在复诊时将其交由营养师查看。如患者血糖控制及体重控制均不理想,叮嘱患者每周复诊1次,血糖与体重控制理想的患者,可每2~3周复诊1次。鼓励与监督患者严重执行饮食控制、运动,不断的对患者饮食方案进行纠正,结合患者餐后血糖水平及三餐后血糖水平、体重情况等不断的为其调整饮食营养结构,保证胎儿营养需要的基础上将患者血糖水平控制在理想状态。如患者血糖水平控制不佳,可结合饮食指导方案与胰岛素治疗。

1.3 分析指标

分析两组胰岛素使用率、血糖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子痫前期、胎膜早破、羊水过多、羊水过少,产后出血、早产)、胎儿并发症发生率(巨大儿、FGR、胎儿窘迫、死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低血糖、肺炎、湿肺、呼吸窘迫综合征)。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比较胰岛素使用率

研究组应用胰岛素患者3例,胰岛素使用率5.7%(3/53);对照组应用胰岛素患者13例,胰岛素使用率24.5%(13/53),组间对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χ2=7.361,P<0.05)。

2.2 比较血糖水平

血糖水平对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s)

组别 空腹血糖(mmol/L)糖化血红蛋白(%)研究组(n=53)对照组(n=53)餐后2 h血糖(mmol/L)t值 P值5.0±0.6 6.1±0.5 10.253<0.05 7.2±1.1 8.1±1.5 3.522<0.05 5.70±0.50 5.89±0.48 2.000<0.05

2.3 比较产妇并发症发生率

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研究组低于对照组 (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n(%)]

2.4 比较胎儿并发症发生率

胎儿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5 比较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组新生儿出现低血糖1例、肺炎3例、湿肺1例,并发症发生率9.4%(5/53);对照组新生儿出现低血糖7例、肺炎5例、湿肺3例、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并发症发生率30.2%(16/53),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85,P<0.05)。

表3 两组胎儿并发症发生率[n(%)]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属于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主要引发此病症的原因为孕妇至妊娠中晚期,体内的胰岛素会减少,会促使胎盘分泌多种拮抗胰岛素样物质,致使拮抗胰岛素物质与胰岛素比例失调,降低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度,进而提升血糖水平[7]。此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感染几率较高,且易在产后出现大出血症状,同时在分娩时易出现产道损伤、肩难产等危险事件;对于新生儿及胎儿来讲,均会出现多种并发症。由此可知,母婴并发症与血糖控制满意程度有直接关系,故在治疗中应以控制血糖为关键。临床研究表明,对糖尿病孕妇实施规范化的营养支持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从而降低妊娠并发症,对改善妊娠结局具有积极作用。

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是针对糖尿病妊娠患者研发出来的一种治疗措施,具有较高治疗针对性,通过对患者营养食谱的调整,选择有效的用餐时间及食物,对治疗效果具有促进作用;针对患者体重、血糖水平进行有效控制,满足患者各项能量需求的同时促使胎儿正常生长,同时还可减少胰岛素使用率、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8]。此外,妊娠高血糖也会使胎儿出现高血糖状态,从而提高胎儿的胰岛素B细胞,增加其胰岛素分泌,促使脂肪与蛋白质的合成,使胎儿过度发育,从而增加巨大儿出生几率;即使此类新生儿体重正常,于儿童期也会出现代谢综合征及肥胖,同时还会增加母子代谢综合征疾病与糖尿病疾病的发生概率。故尽早发现,尽早实施相应的营养治疗及相应的药物治疗,降低巨大儿出生几率的同时避免母婴并发症发生[9]。该次研究显示:胰岛素使用率研究组5.7%、对照组24.5%(13/53),产妇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20.8%、对照组56.6%,胎儿并发症生率研究组13.2%、对照组 45.3%(P<0.05)。且该次研究中干预组空腹血糖(5.0±0.6)mmol/L、餐后 2 h 血糖(7.2±1.1)mmol/L、糖化血红蛋白(5.70±0.50)%与李绮霞等人[10]研究结果相近,即空腹血糖(5.04±1.01)mmol/L、餐后 2 h 血糖(7.23±1.15)mmol/L、糖化血红蛋白(5.71±0.50)%。

综上所述,将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对改善妊娠结局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可以减少胰岛素使用率,还可减少产妇并发症、胎儿并发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概率,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保障母婴生命安全。但由于此治疗方法在具体实施时仍存在较大的缺大,建议医院先进行健康宣教,以保证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能更好的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

猜你喜欢

个体化胎儿胰岛素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双主动弓1例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胎儿脐带绕颈,如何化险为夷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MRI在胎儿唇腭裂中的诊断价值
孕期适度锻炼能够促进胎儿的健康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食管癌手术个体化输血的可行性研究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