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技术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效果分析

2018-10-11唐颖黄大鹏陈克华

系统医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椎弓乙组甲组

唐颖,黄大鹏,陈克华

北京燕化医院康复科,北京 102500

临床中,胸腰段脊柱骨折为骨科临床常见疾病,因损伤程度、类型等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这是骨科研究的难点和热点[1]。目前,随着影像学以及生物力学快速的发展,再加上骨科内固定器械以及手术策略的改进,使患者治疗有了很大的突破[2]。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是新型的一种治疗方案,治疗患者效果较好[3]。为了探讨和分析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的效果,此次抽取2013年5月—2017年7月在该医院治疗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100例)当作分析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抽取在该医院治疗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100例)当做分析对象,遵入院顺序分甲、乙组,每组50例。其中甲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患者年龄在31~72 岁之间,平均为(51.25±3.65)岁;骨折类型:L1(21 例)、L3(1 例)、L2(7 例)、T11(17 例)、T12(4 例);骨折原因:交通事故(26例)、挤压伤(7例)、高空坠落(17例)。乙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患者年龄在32~71 岁之间,平均为(51.30±3.70)岁;骨折类型:L1(20例)、L3(2 例)、L2(6 例)、T11(17 例)、T1(5 例);骨折原因:交通事故(27 例)、挤压伤(8 例)、高空坠落(15例)。所选100例患均经该院理论委员会论证、批准,患者家属同意参与此次研究,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研究甲组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气管插管全麻,俯卧位,伤椎上下邻椎段的定位通过C臂机进行,选择克氏针对伤椎上下邻椎段椎弓根中心点做体表投影定位,在标记外侧2 cm地方做4个1~1.5 cm纵向切口,直至深筋膜,椎弓根外缘穿刺在C臂机引导下进行,置入穿刺针,确保针尖进入到骨质2 cm而没有进入内侧皮质,更改为侧卧位,穿刺针针尖进入到椎体后缘,针芯拔出,引入导丝,穿刺针撤出,严导丝扩张钉道,沿导丝置入椎弓根螺钉,经C臂机对螺钉固定良好进行确认,之后安装固定棒,通过撑开器撑开椎体,复位椎体,在确认得到满意的复位后拧紧螺帽,逐层关闭切口。研究乙组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俯卧位,气管插管全麻,通过克氏钉在体表对患者的伤椎进行标记、定位,于伤椎的正中心进行手术入路,把皮肤、筋膜逐层切开,剥离伤椎旁肌,椎弓根螺钉置入,复位伤椎,留置引流管,之后逐层关闭切口。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影像学指标(椎体前缘高、椎体矢状面指数、脊柱后凸角度)。

1.4 统计方法

以SPSS 16.0统计学软件分析此次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 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总结临床相关指标

如表1,甲组的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都小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乙组的手术时间大于甲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总结影像学指标

如表2,甲组的椎体前缘高、椎体矢状面指数、脊柱后凸角度都小于乙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总结影像学指标(±s)

表2 总结影像学指标(±s)

组别 椎体前缘高(%)椎体矢状面指数(%)脊柱后凸角度(°)甲组(n=50)乙组(n=50)t值P值94.32±9.84 95.91±11.02 0.761 0.448 90.71±15.32 91.78±14.38 0.360 0.720 4.23±1.02 4.51±1.09 1.326 0.188

3 讨论

临床中,胸腰段脊柱骨折是最常见的一种脊柱骨折,是高能量外力的作用致脊柱骨折,甚至会损伤到患者的脊髓或者马尾神经[4-5]。因胸腰椎段属于脊椎活动重要的一个部位,骨折未得到有效、及时的治疗,可导致脊柱生理弯曲消失,影响脊柱活动功能,甚至发生截瘫[6-8]。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是目前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主要的治疗手段,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也就是传统手术,可有效恢复患者椎体高度,脊柱后凸畸形矫正,但手术切口比较大、术中出血多,对机体造成严重创伤,患者术后恢复较慢[9]。而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是微创手术的一种,通过椎弓根螺钉固定骨折椎体,恢复伤椎高度,手术切口较小、出血少、创伤小,通过C臂机进行定位、引导,穿刺针以及导丝来建立手术通道,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骨折,可有效降低术中出血量,减轻操作对机体产生的损伤,明显改善预后[10]。

表1 总结临床相关指标(±s)

表1 总结临床相关指标(±s)

组别 切口长度(mm) 手术时间(min)甲组(n=50)乙组(n=50)t值 P值62.53±2.08 119.31±4.57 79.692 0.000 57.36±20.57 53.61±19.74 0.930 0.355术后引流量(mL) 术中出血量(mL) 住院天数(d)14.11±3.66 168.35±38.55 28.165 0.000 94.71±20.56 287.31±41.74 29.270 0.000 9.41±1.62 15.48±2.38 14.908 0.000

张雪冬等人[11]研究结果显示,微创手术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分别为(453.36±10.28)mL、(142.59±7.12)mL,明显低于开放组的(58.84±4.38)mL、(105.84±6.28)mL。该研究结果表明,微创手术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明显低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组,且微创手术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也明显短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组患者,与张雪冬等人的研究结果相近,这也提示微创手术可明显改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中,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在影像学指标的改善上同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近似,但微创手术的创伤小、术后引流量少、术中出血量少、住院天数短。

猜你喜欢

椎弓乙组甲组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的治疗方式及效果评估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及短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
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联合活血祛瘀汤治疗胸腰椎骨折13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