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乡市博物馆馆藏镇墓兽探究

2018-10-09周舟饶胜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13期

周舟 饶胜

摘 要:镇墓兽是中国古代丧葬制度和明器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的楚墓,经过数百年的發展,到了唐代达到高峰。新乡市博物馆馆藏三件唐代镇墓兽,造型独特又动感十足,有着望而生畏的形象。三件镇墓兽分别属于隋唐的不同时期,其造型反映出隋唐时期镇墓兽演变的规律。

关键词:新乡市博物馆;隋唐时期;镇墓兽

1 镇墓兽的源流

镇墓兽是在古代墓葬中常见的一种陪葬器,其主要功能就是威慑鬼怪,保护墓主人的灵魂免遭鬼怪骚扰。镇墓兽的源流应为《周礼》中记载的方相氏,方相氏是夏官司马的下属。“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难,以索室驱疫。大丧,先。及墓,入圹,以戈击四隅,驱方良。”[1]根据已有的考古资料,早在战国时期镇墓兽就已经出现,在湖南、湖北和豫南的许多楚墓中皆出土大量镇墓的神物。“湖北江陵雨台山的楚国墓地,发掘的558座墓葬,有156座出土镇墓神物,分别属于战国早、中、晚三个时期。”[2]楚墓中镇墓兽众多,这与楚人崇尚巫术鬼神有关。《楚辞·招魂》中说:“魂兮归来,君无下此幽都些!土伯九约,其角觺觺些。敦脄血拇,逐人駓駓些。三目虎首,其身若牛些。”[3]这句辞文充分说明楚人在死后的世界观。土伯作为阴间幽都的统治者,长相恐怖,虎头牛身,三只眼睛,头上长着尖尖的利角,伸出其血淋淋的手,追逐着亡人的灵魂。面对恐怖的身后世界,楚人急需一种心理安慰,需要一种神物保护自己死后的灵魂,镇墓兽就应运而生了。随着时代发展,楚墓镇墓兽也有所演变,“头面部由兽形逐渐变为人形;无舌变为长舌;无颈直身变为曲颈曲身;无肢变为四肢俱全”[4]。

令人奇怪的是,秦汉时期,尤其是西汉时期,墓葬中镇墓兽较少,直到东汉中晚期才在墓葬中发现镇墓兽。北宋时期的《太平御览》中的记载为人们解答了汉代墓葬中没有镇墓兽的疑惑,“《周礼》方相氏入虚驱魍像。魍像好食亡者肝脑,人家不能常令方相立于墓侧以禁御之,而魍像畏虎与柏”[5]。汉代人“事死如事生”的观念根深蒂固,更突出死后享乐升仙的思想,对自己的亡魂的安全也更为重视,除了延续一些先秦时期镇墓的方式以外,还发展出一些新的方式。依《太平御览》记载,汉人习惯以虎兽与柏树作为镇墓功能的镇物。在东汉墓葬中的墓门处,出土较多陶制的独角镇墓兽,反映镇墓兽具有防范陵寝免遭被盗和破环的功能,以及汉代人害怕墓葬遭受外力侵扰的心理。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融合时期,丧葬制度和明器制度在这一时期也有很大变化。丧葬习俗在两汉的基础上,融汇了边陲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汉代以来流行的庖厨明器和家畜家禽模型明器虽然在东汉继续沿用,但已趋于衰落,并且这些明器往往形体不大,制作也比较粗劣简陌。而以牛车为中心,包括男女侍俑、武士俑、镇墓兽在内为俑群自西晋中晚期起成为具有典型意义的随葬器物[6]。到了南北朝时期,俑群构成逐渐形成较为严密、较为规范的组合和制度。镇墓兽往往成对出现,均为兽体,一人面,一兽面,多作蹲踞状。其兽面镇墓兽的面部开始由虎面向狮面演化,头生短曲独角或头顶后部伸出一冲天戟;人面者,头顶有直立独角,面容和善。

隋唐时期,国家社会经济高度发达,也带动社会文化的繁荣。伴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厚葬之风盛行,也建立了更严密的丧葬制度和明器制度,镇墓兽也大量出现。随葬品在墓中的分布有了一定规律,用于震慑鬼魅和守护亡魂的镇墓兽、武士俑或天王俑放置墓室前部,迎门列布,镇墓兽在最前面,其后是代表墓主人出行的仪仗俑和反映墓主人生活的陶俑、建筑模型和生活用品。唐代随葬镇墓神兽成为相当普遍的现象,它在整个俑群中的地位也更为突出,与镇墓武士俑和天王俑一起上升为随葬俑群中的主体部分。

2 新乡市博物馆馆藏镇墓兽述略

新乡市博物馆馆藏大量珍贵文物,其中有三件镇墓兽,造型独特并具有代表性,虽有一定程度的残缺,但依然没有消弱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笔者根据这三件文物,再依据相关文献,对三件镇墓兽作进一步研究。

三彩镇墓独角兽,出土墓葬不详,残高64厘米(图1)。镇墓兽昂首挺胸,前腿直立,后腿蹲坐,呈蹲踞状。兽身下有台座,台座镂空,有数个规则圆孔。人面,鼓目圆瞪,张口露牙,两耳对称似猪耳,双耳大而厚,头上有一独角,粗壮高耸,现已断。肩部生有双翅,分瓣型蹄足,前腿粗壮,前后腿距离较近。周身装饰精细,头部、面部露胎,首部以下以褐色釉为主,并施以点状绿釉和浅黄釉,前腿中下部呈浅黄釉,整体自然流釉、浑厚温润、色彩靓丽。根据梁广峰《中原地区隋唐镇墓兽和镇墓佣研究》对隋唐镇墓兽的形式分析,这件镇墓兽应为甲类AaⅢ式(唐三彩,独角粗壮高耸,鼓目圆瞪,象耳向两边对称展开,肩生锯齿状羽翅,兽背直立,蹄足,前腿粗壮,足下踩梯形镂空台座,周身以绿釉彩为主,间杂黄褐釉彩),大致时间是710—760年,即盛唐至中唐时期[7]。唐朝国力雄厚,伴随着厚葬之风,这一时期的镇墓兽多体态高大,造型精美,釉彩鲜艳,这件镇墓兽也符合当时的盛唐气象。

青釉陶独角镇墓兽,出土墓葬不详,成对出现,一件为兽面兽体镇墓兽(图2),一件为人面兽体镇墓兽(图3)。兽面兽体镇墓兽,通高36厘米,通宽12厘米,厚14.2厘米。镇墓兽昂首挺胸,前腿直立,后腿蹲坐,呈蹲踞状,兽身下有薄托板。兽面,巨目隆鼻,鼻孔外露,大嘴无齿,耳朵较小,贴于兽首两侧,螺旋形小粗角长于头顶,头部略微上扬。脖颈与肩一体,身体两侧有翼,刻饰羽毛,蹄足,通体青釉,周身装饰简单。人面兽体镇墓兽,通高36厘米,残宽12厘米,厚14厘米,右翼残断,前肢残缺,除头部以外,造型与兽面兽体镇墓兽相似。头部人面,面部上扬,头顶有一三角形小独角,大耳呈模糊状外展,眉骨突出,面颊突起,面目凶狠,鼻孔外翻。再根据梁广峰《中原地区隋唐镇墓兽和镇墓佣研究》对隋唐镇墓兽的形式分析,这对镇墓兽中的人面兽体镇墓兽应为甲类AaI式(兽头顶部有小粗角,头部略上扬,兽耳贴合兽头两侧或大耳呈模糊状外展,脖颈粗壮或无脖颈,个别背部有模糊样角状鬃,周身装饰简略,有的肩部饰梭形小翼)[8]。这对镇墓兽中的兽面兽体镇墓兽应为乙类AaI式(兽头顶部有小粗角或弯曲独角,兽耳娇小,贴在兽头两侧,兽头向上扬起,脖颈粗壮或无脖颈,周身装饰简略,有的肩部饰梭形小翼)[9]。这对镇墓兽的大致时间应为581—674年,即隋朝至唐朝初年。这一时期的镇墓兽多沿习南北朝风格,体态较小,釉色单调,面部表情较为呆板。

新乡市博物馆馆藏的三件镇墓兽,分别属于隋唐时期不同的阶段,每件镇墓兽都体现着所属时代的特点。隋代国祚较短,镇墓兽造型基本延续北朝的风格。唐代以后,随着国力的强盛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己身后之事更加重视,厚葬之风盛行。因此,隋唐时期镇墓兽的演变规律大致就是由简至繁、由小至大。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体形和体态方面,体形由小到大,体长尺寸30~70厘米,体态由娇小至矫健;镇墓兽足下底座方面,由方形的薄板至镂空的高厚底座;镇墓兽的装饰方面,色彩由单一釉色至多彩釉色,造型由简单至复杂;镇墓兽造型方面,头顶的独角由短小至长,面部表情由呆板至丰富,耳朵由小到大。三件镇墓兽造型的变化清晰地反映出隋唐时期镇墓兽造型的变化和发展的规律,具有重要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周公旦.周礼[M].崔记维,校点.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2][3]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古代镇墓神物[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4]屈原.楚辞[M].涂小马,校点.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5]李昉.太平御览:第8卷[M].孙雍长,熊毓兰,校点.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

[6]徐吉军.中国丧葬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7][8][9]梁广峰.中原地区隋唐镇墓兽和镇墓俑研究——兼谈鲜卑对镇墓兽的影响[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