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忽然想起”:探究作者情感奥秘的突破口

2018-09-27刘永胜

关键词:荷塘月色文本解读朱自清

刘永胜

摘 要:《荷塘月色》是传统名篇。朱自清先生心里不宁静,所以走出家门去寻找宁静。在月下荷塘里,在江南旧事和诗文回忆中,作者两次求得了心灵的安宁。在月下荷塘里,作者摆脱了生活烦扰,寻得了生活层面的自由;在江南旧事和诗文回忆中,作者更进一层,找到了哲学层面的自由。

关键词:文本解读;《荷塘月色》;朱自清

《荷塘月色》是有口皆碑的美文。宁静优美、淡雅朦胧的景物背后,是朱自清先生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但阅读时不禁有两个疑问:一是作者排遣苦闷为什么首先想到的是荷塘,而不是清华园的其他景点?二是作者在被蝉声和蛙声拉回现实之后,为什么又宕开一笔,写起了江南旧事?经过反复阅读,笔者发现,文章的第1段和第7段开头部分都出现了“忽然想起”,后面紧跟自己的思想活动,这是无意为之还是着意为之?我们不妨跟随作者思想的脚步,从两个“忽然想起”入手。

一、第一个“忽然想起”:在现实中寻找生活层面的自由

朱自清先生开篇第一句就不同寻常:“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句话是不是文眼我们姑且不论,但它是一个缘起,让心里颇不宁静的作者去想方设法摆脱这种烦扰。这是作者行踪的起点,也是感情的起点。

于是,“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作者“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这荷塘,作者“日日走过”,对它应该是熟悉的;“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是推断,更有一丝不满,平日里那个熟悉的荷塘一直没能让作者感到满意。所以,作者趁着这渐渐升高的圆月,也趁着屋里屋外的世界都已安静,便悄悄地走出家门,向这荷塘踱去。

这里的“忽然想起”,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忽然想起”,是一个念头倏然而至,迅速又偶然;但作者并没有想起通往荷塘的小煤屑路,也没有想起荷塘周围的杨柳,而是即刻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想到那里去排遣心中的不宁静,可见,作者曾经留意这荷塘,只不过它的美丽一直没有达到作者的预期。今晚的月亮是好的,世界是安静的,荷塘也“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作者走向荷塘,也就成了必然。

这里,就已经出现了两个荷塘:平日的荷塘和今晚的荷塘。在作者看来,平日的荷塘是寂寞的、普通的,甚至阴森森的,不是排遣心情的好去处;“今晚却很好”,有淡淡的圆月笼罩,有寂静的世界衬托,可以让一颗不宁静的心找到片刻的宁静。

那么,作者为何“颇不宁静”?文章第三段说:“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原来,作者的不宁静来自于白日里的不自由:要想很多不愿去想的东西,要做很多不愿去做的事,要说很多不愿去说的话。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此时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从1922年开始,作者与父亲朱鸿钧产生矛盾,开始了多年的冷战,朱老先生一度不让他进老家的门;两个大女儿已多年不见,朱自清曾经对她们非常严厉,甚至打过她们,每想到她们就很后悔、很惭愧,曾经答应了暑假把她们接到北京;在江浙任教期间结交的挚友叶圣陶、夏丏尊此时正积极投身于民主主义运动,而“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了,作者为他们深深地感到担忧;甚至一度有人劝他加入国民党……种种生活的烦恼,困扰着作者,让他感到了生活的不自由。

可见这种不自由,是日常生活中的不自由:身为一个社会的人,在家庭里都要为柴米油盐酱醋茶奔走,在社会中都有身不由己的时候。但这种不自由,在独处时便可抛却,“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这时候的作者,身体是自由的,心灵也是自由的,“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在这里,作者沉醉于美景,如遇桃源。这桃源,这自由,可以在现实世界里找到,哪怕它是短暂的。

所以,作者此时的不自由,是人际交往中的不自由,属于生活层面;当作者离开人群只身独处时,便可抛下这种烦扰,尽享“自由”,在自然审美的愉悦中,做到了第一次的精神遨游。

二、第二个“忽然想起”:从回忆里寻找哲学层面的自由

优美的荷塘讓作者的心情变得优美,宁静的月色让作者的心情恢复宁静。正当作者全身心地沉浸在这荷塘月色中的时候,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充当了一个破坏者的角色,它们把耽于美景如痴如醉的作者一下子拉回到现实:“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热闹中的寂寞是最大的寂寞,人群中的孤独是最深的孤独。当物我合一的和谐境界被打破时,作者感到了一丝凄凉和落寞。此时,作者并没有去责怪那聒噪的蝉和蛙,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即便蝉和蛙是安静的,也会有别的东西闯进这一美景,打破这种和谐。梦,总是要醒的;人,总要回到现实。

此时的作者,又陷入了另一种不宁静和不自由。这种不宁静,不是生活的琐碎、人际关系的纷扰直接带来的,无法单单靠独处、靠走进自然去平息;这种不自由,是时间的流逝带来的必然,是更高层面的哲学意义上的不自由。朱自清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自然对很多事情有着自己的哲学思考和哲学理解。就像作者在《匆匆》里所写的: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那么,这种哲学意义上的人生困境,作者会怎样去排遣呢?

朱自清祖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连云港,成长于江苏扬州,从祖上到童年,一直是地地道道的江南人。江南水乡滋润了他的童年,自然承载着他人生美好的回忆。江南还有采莲的旧俗,作者又面对着一池荷塘,眼前美景已不能不让作者放飞思绪,“人穷则返本”,于是自然地,作者“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此时,作者的思绪早已飞到了千里之外,千年以前。年少时的自己,也经历过类似快乐的、热闹的场景。不管自己身份是一个采莲的人,还是一个看采莲的人,都是一个非常快乐的人,一个非常幸福的人。想到这里,此时的作者,眼神一定是兴奋的,嘴角一定是微笑的,心里一定是满足的。“这真是有趣的事”,“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作者在被蝉鸣和蛙声拉回现实之后,在这种幸福的满足里,在对古诗、往事的艺术审美中,实现了第二次精神遨游。

这种满足,其实是作者对《匆匆》、对自己,也是对我们作出了一个回答:时光不可倒流,但回忆可以再现美好。时光里行走的我们是不自由的,但美好的回忆可以带给我们思想的自由,哪怕它也是短暂的。

人人都有两个自我,一个是现实中的自我,一个是理想中的自我。现实中的自我往往是不自由的:当为生活琐事、人际关系所累时,便可只身独处,去现实的自然美景中寻找心灵片刻的安宁,从而获得心灵的自由;对时间的流逝我们无能为力,对岁月的增添我们无可奈何,但可以沉醉在美好的回忆中寻找精神刹那的满足,从而得到精神的自由。这也正符合朱自清的“刹那主义”人生观:“每一刹那的事有那一刹那底趣味。”“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有不调整的,总竭力求其调整,无论用积极的手段或消极的手段。”[1]

最终,作者伴随着两个“忽然想起”,进行了两次精神的遨游,实现了两次思想的飞跃。最后带着一身的轻松,轻轻地推开了现实的大门。

参考文献:

[1]朱自清.朱自清全集(第十一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125.

猜你喜欢

荷塘月色文本解读朱自清
荷塘月色
匆匆
清芬正气朱自清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老情书 朱自清致武钟谦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语境层面的文本解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