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AFTA对广西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2018-09-26陈文田樱

商业经济 2018年7期
关键词:农产品贸易广西

陈文 田樱

[摘 要] 对比CAFTA建立前广西农产品贸易状况,自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成立后,中国和东盟国家的绝大多数产品实行零关税政策,这使得广西的农产品贸易得到了飞速发展。然而,由于广西农产品贸易出口结构不合理,产品附加值低,缺少龙头企业等不利影响的存在,使得广西农产品贸易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政府必须调整农产品对东盟的生产结构,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依据优势发展与东盟的农业合作,同时借助“一带一路”新的发展机遇,进一步发展东盟市场。

[关键词] 广西;农产品贸易;CAFTA

[中图分类号] F323.7;F75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8)07-0103-0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全名China-ASEANFree TradeArea)于2010年成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贸易区,也是世界上发展中国家之间最大的贸易区。广西地理位置独特优越,靠着贸易区广西农产品贸易得到了飞速发展,为广西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然而这其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阻碍着广西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在CAFTA背景下,如何解决广西农产品贸易面临的困难,提高广西农产品贸易的竞争力,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一、CAFTA建立前广西农产品贸易状况分析

(一)从历史总量分析

根据表1可以得出,在CAFTA建立之前,虽然广西和东盟的农产品贸易反复出现贸易逆差和贸易顺差,但广西和东盟的农产品贸易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增长的,双方的贸易总量在十年间扩大了十倍。

(二)从广西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结构分析

广西对东盟出口的主要农产品贸易有鱼、甲壳动物、食用蔬菜、食用水果、果实果仁和软体动物制品等,而广西向东盟进口的主要农产品有食用水果和坚果、果实果仁、药用植物以及动、植物油等。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广西和东盟的农产品贸易存在着相似性和互补性,相似的产品是食用水果、果实果仁以及药用植物;互补的产品主要是动、植物油和水果。

(三)从广西与东盟农产品贸易方式分析

由于受到中国一直施行的对外开放优惠政策、交通环境的持续改善以及广西和东盟位置相近等因素的影响,边境小额贸易方式从来都是广西和东盟农产品贸易的重要方式之一。1999-2000年广西边境小额贸易额不增反减,到了2005年,随着“早期收获计划”的实施,贸易额开始小幅增长。从2005年开始,随着“早期收获计划”的持续发力以及《货物贸易协议》等各方面政策的实施,广西边境小额贸易额开始大幅度增长。到2009年,广西边境小额贸易总量已经超过30亿美元,是1999年的十二倍。同时,一般贸易在广西和东盟的农产品贸易中占有比重超过一半,是广西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主要方式。

二、CAFTA对广西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一)有利于提高广西与东盟农产品的贸易规模

自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东盟各国和广西农产品的贸易额持续增长,到2015年广西和东盟农产品贸易额已经达到25.68亿美元,从2009年CAFTA还未建立到2015年,广西与东盟农产品贸易额增长了约十五亿美元,年均增长近24%。双方贸易规模的增长得益于自贸区的发展。随着“早期收获计划”的持续发力以及《货物贸易协议》等各方面政策的实施,双方绝大多数农产品实现零关税,并且简化通关程序,使通关环节更加简单、便利。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实施,一方面,能够较大程度降低广西农产品出口的成本,从而扩大广西农产品的出口规模;另一方面,低廉的关税和便利的通关环节意味着更高的利润,能够吸引东盟农产品大量进入广西市场,增大广西农产品进口的规模。

(二)广西农产品比较优势受到削弱

分析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在某种产品上是否具有比较优势主要使用的是RCA指数,该指数能够定量地描述出一国产品(产业)相对出口的表现,其公式为:

RCA=(Xi/Xt)÷(Wi/Wt)

其中,Xi表示一国或一个地区的某商品的出口值;Xt表示这个地区或国家的出口总值;Wi表示在世界上这种商品的出口值,Wt表示世界商品出口总值。

从表2可以看出:在2009年,廣西农产品在生猪、大米、豆类作物等农产品RCA都远大于1,对东盟具有较大优势,但自CAFTA成立以后,广西优势农产品受到严重冲击,生猪、玉米和豆类作物的RCA指数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特别是豆类作物的RCA指数下滑到1以下,对东盟已不具有比较优势。

(三)广西农产品的中高端市场受到威胁

广西出口到东盟的农产品中低附加值的生鲜和冷藏占了过半比重,而具有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出口的比重不到全部农产品出口的五分之一。反观东盟对广西的出口,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占了将近过半比重,与广西正好相反。从这可以推断出:广西农产品大部分出口的都是初级附加值低的产品,高附加值的深加工农产品的比重较低,而大部分的利润都在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中,导致广西农产品只能占据中低端市场,无法获得更高的利润,而且广西农产品自身的深加工市场也被东盟抢占。这些都严重威胁到广西农产品的中高端市场,不利于广西农产品贸易的长期发展。

三、CAFTA背景下促进广西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调整农产品对东盟的生产结构,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应通过引进现代生产要素,增加广西农产品的竞争力。蔬菜是广西出口到东盟的比较大宗的农产品之一,但是由于广西农业缺少现代化生产要素,保鲜技术不过关,无法在长时间的运输过程中保鲜蔬菜,导致广西出口到东盟的都是一些低价值的干货,高价值的新鲜蔬菜较少。并且向东盟出口的蔬菜自身质量欠佳,无法占据东盟国家的市场,价格和利润普遍低于其他国家的同类产品。因此,广西要大力引进现代生产要素,建设现代化农业产业,运用现代化生产技术,不断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二)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积极应对贸易壁垒

近年来,广西农产品贸易在东盟市场遭遇了许多贸易壁垒。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是破除贸易壁垒的根本途径。广西政府要积极主动对CAFTA各项政策法规进行分析研究,充分了解各项规则,积极应对贸易壁垒;同时,政府要积极推行ISO14000国际标准,严格管控广西农产品农药化肥使用量以及严防病虫害,对各级农产品和食品进行认证,使产品的质量向国际标准接轨。尽快建立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完善农产品出口检测,严格控制农产品质量,从而提高农产品在东盟的竞争力。

(三)依据优势发展与东盟的农业合作

广西农业与东盟国家有很强的互补性,广西具有一定的农业技术优势,而东盟国家农业发展条件较好。广西在农作物防病虫害、免耕栽培以及农业生态能源等方面拥有着比东盟国家更先进的技术。而不少东盟国家,特别是新东盟国家,虽然拥有比广西更好的地理气候条件,但是没有更好的农产品品种和农业发展技术,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地理优势。所以在CAFTA的背景下,双方可以进行更加开放深入的合作。广西可以提供优势农业技术,东盟可以开放市场,允许广西企业进入建厂投资,双方进行优势互补,促进双方的发展。

(四)借助“一带一路”新的发展机遇,进一步发展东盟市场

“一带一路”由亚投行主力投资,资金雄厚,同时,国家政策大力扶持,周边国家纷纷响应。这些都为“一带一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CAFTA和“一带一路”很多区域重合,广西与东盟海陆相连,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是有机衔接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门户,双方都能享受到“一带一路”带来的优惠和便利。这些年来,广西与东盟的交流合作不断加强深化,投资贸易促进效果日益显著。同时,广西拥有巨大的港口和物流潜力以及钦州保税港区等平台。这些方面都为广西借助“一带一路”发展东盟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广西可以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加强与东盟的交流与合作,着力建设海陆中枢,建设跨境产业链,促进贸易物流,创造配送中心元素,密切的文化交流等。

[参考文献]

[1]赵江红.中国——东盟自由貿易区的建设对广西农产品贸易的影响[J].中国经贸导刊,2010(6):42.

[2]贺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贸易结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23):10-11.

[3]朱映运.广西与东盟农产品贸易问题与对策研究[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2(1):6-10.

[4]冯阳.中国与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情况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3,40(3):214-216.

[5]姚余雪,杨静.现阶段广西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策略分析[J].农业展望,2013(8):67-70.

[6]阮夏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优惠关税对我国贸易影响分析[D].上海:上海海关学院,2016.

[责任编辑:史朴]

猜你喜欢

农产品贸易广西
和我一起去广西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三)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二)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一)
2018广西版画邀请展作品选登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中巴农产品贸易格局变化及其产业内贸易增长的实证分析
中韩FTA实施的效应研究
中国对俄农产品贸易分析及对策
碳关税对世界经济和农产品贸易的影响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