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领导汇报工作的1%、50%、100%法则

2018-09-26姬硕

廉政瞭望 2018年9期
关键词:汇报工作文成时机

姬硕

给 领导汇报工作是大家经常会遇到的场景。很多人说:汇报要趁领导心情好的时候。

这句话乍一听挺有道理,但仔细想想,也有问题。一来,作为下属,我们不知道领导啥时候心情好、心情不好。二来,就算是领导心情好,如果听到的是坏消息,也不能保证不给下属颜色看。同样的道理, 一个好消息,如果在领导比较无聊,甚至心情有点down的时候告诉他,往往结果还挺不错。

所以,选领导心情好的时候汇报,听起来靠谱,做起来模糊。

还有人习惯把成绩攒到一块,一次性给领导汇报,给对方惊喜,让对方留下深刻印象。

其实这也不太对。好消息分开讲,分阶段、分批次地讲,效果应该更好些。

这有一定的科学道理。曾经有一个心理学实验,研究人员让参与者做选择:是选择一次性地中1000元的奖金?还是选择分10次,不定期地中100元的小奖?

大多数人选择了后者。1000元虽然不少,但是,高兴只有一次,中奖的兴奋,最多就延续那一两天;但如果分成10次,每次奖金虽然不多,但好心情却能维持好长一段时间。

当然,也要提醒大家注意,避免走到另一个极端,就是汇报太频繁——早请示、晚汇报,天天在领导面前扮演模范员工,也挺招人烦。最近在朋友圈里传的清代“垃圾奏章”,就是一个典型案例。雍正年间杭州织造孙文成,天天写奏折给皇上请安,雍正可能实在是被他搞烦了,所以只要看见孙文成的折子,他就条件反射,那些该认真回复的折子,他也是提笔就写,就三个字——朕很好。

那么,下属该如何选择汇报时机,又如何确定汇报频率呢?

大家不妨记住三个数字:1%,50%和100%。当一个项目刚开始,它进行到一半和它结束的时候,是我们跟领导汇报的最好时机。这三个时机,通常是领导最想听汇报的时候。

1%。比如,领导交代你写一篇讲话稿。当接到任务后,首先应该把文章的提纲想清楚、列出来,然后给领导汇报一下,让对方确认。

不要小看这1%。有一次,我被领导委以重任:给一个星期,写一篇调研报告。我激动万分,这是自己第一次独立完成一件大活,暗下决心憋个大招。我全力以赴,白天忙工作,晚上写材料。既要上网查资料,又要打电话多方请教,每天晚上熬到一两点。辛辛苦苦写了一个星期,满心欢喜拿给领导。领导看了半天,批了5个字:写偏了,重写。又质问我:列好提纲后,为什么不给他汇报?那时候,想死的心都有。

50%也很重要。比如,一项工作,任务量比较重,时间延续相对较长,可能需要一两个月才能齐活。当完成50%工作量的时候,应该主动去给领导汇报,让对方心里有底。否则,领导会有不安全感,尤其是对于控制欲比较强的人更是如此。

有個朋友在单位是中层领导,手下领着十几个年轻人。有的人领到活,答得很好:没问题,请领导放心,保证完成任务。然后一两个星期甚至一两个月,就再也没有任何消息了。这个朋友对我说,遇到这样的下属,自己心里很着急,不知道工作进展如何,只好自己打电话问。

下属中有个年轻人,他印象很好。每次任务交给他,他就很放心,因为大致知道事情是如何进展的。虽然他汇报的就那么三五句,甚至朋友一忙起来,压根也没听全面。但这种放心的感觉,一直留在心里。即使有时朋友会说:别太啰嗦!但实际上,自己还是喜欢下属分阶段来汇报。

100%。这一条,不用细说,大家都理解。当领导布置的任务完成了,肯定得给对方汇报。事情不论大小,只要是领导交办的事,都应该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

总之,汇报时机的选择,最好的判断维度,不是看领导的主观心情如何,而是视工作本身的进展和完成情况来判断,这叫对事不对人。这样,才能做到客观、理性,也是我们可以判断、把握的。

猜你喜欢

汇报工作文成时机
向领导汇报工作有哪些妙招?
背诗学写话
靳文成作品欣赏
两个人结婚的最好时机
畅想 把握每一次时机跨越成长
三千世界
汇报工作十忌
三千世界
师生互动4时机
多向基层“汇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