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今天如何关心“粮食和蔬菜”

2018-09-26庞清辉

财经国家周刊 2018年19期
关键词:猪肉大豆蔬菜

庞清辉

下半年物价运行仍将整体平稳,通胀压力并不明显。

9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3%。自7月份CPI同比上涨2.1%,CPI涨幅连续两个月高于2%,继续处于“2时代”。

近期,房租上涨、寿光水灾、非洲猪瘟、夏粮减产等舆论热点集中指向普通人的钱包和生活,市场对通胀的担忧也随之加深。

华创专题报告认为,一方面随着入夏以来气象灾害频发,带动食品价格出现了一定的上行压力;另一方面,随着全国范围内房租上涨、油价高企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居住、交通及通讯等非食品价格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绳国庆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从同比看,CPI上涨2.3%,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1~8月平均,CPI上涨2.0%,与1~7月平均涨幅相同,表现出稳定态势。”

自2014年至今,我国CPI始终在3%以下窄幅震荡,通胀压力并不明显。“目前来看,物价虽有抬头之势,但从需求因素、货币环境等因素来看,物价大幅上涨的可能性并不大。”天风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宋雪涛说,“从技术性因素看,未来两三个季度来自PPI和CPI的通胀压力都比较有限,基建发力也难以直接引发所谓‘滞胀。”

内生性通胀年内无忧

近期,蔬菜、禽蛋肉等生活消费品出现了一定涨幅,有些品种涨势过猛。

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系统”监测数据显示,8月24日,菜篮子指数为105.17,而6月24日菜篮子指数为95.80。进入7月以来,菜篮子指数的涨幅已超过9%。这个时间区间,个别蔬菜涨幅攀升至两位数,比如,西红柿涨幅40.1%,茄子涨幅在33.1%。

入夏以来,受全国普遍高温及台风导致的暴雨洪涝灾害频发影响,蔬菜价格出现了快速上涨,尤其是进入8月以来,台风多次登陆华东沿海并影响华中地区,“蔬菜之乡”山东寿光也遭遇了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超过20%的蔬菜种植面积受灾。

华创专题报告认为,冬季蔬菜价格仍有可能出现超季节性上涨,不可掉以轻心。中期来看,蔬菜进入生产淡季和消费旺季,寿光灾情或将影响冬季蔬菜供应,蔬菜价格易上难下。

食品方面,除了蔬菜,值得关注的还有猪肉和粮食。一直以来,猪肉价格的涨跌对CPI影响较大。自5月触底后,猪肉价格已经连续两个月环比上涨,且涨幅不断扩大,同比降幅也明显收窄,表现出“淡季不淡”的特征。同时,目前猪肉价格同比已连续18个月负增长,接近2005年有统计以来最长的持续下降周期(19个月)。

因此有观点认为,8月以来的非洲猪瘟疫情使猪肉供给减少,且中美经贸摩擦推动大豆等饲料原料价格上涨,预计后期猪肉价格上涨动力充足,未来猪价或将进入较长的上涨周期。

但农业农村部生猪市场预警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增勇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短期内疫情主要影响为地区间供给不平衡,对总体回升趋势影响不大,猪价仍将维持季节性走势,但上升空间很小。”

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18年1~7月,规模以上生猪屠宰企业屠宰量14115.96万头,同比增15.3%,其中,7月份屠宰量1951.34万头,环比减0.3%,同比增8.0%。“总体供给仍然较充裕,扑杀量比较小,对国内生猪供给影响甚微。”朱增勇说。

粮食方面,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灾害性天气影响,2018年全国夏粮播种面积下降0.6%,总产量下降2.2%。截至8月15日,主产区小麦累计收购量4105.9万吨,较去年同期的6139万吨明显下跌。

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今年夏粮减产主因在于收储制度调整和天气因素;国际粮价由于受极端天气影响,产量预期下降,价格近期反弹,“这两个因素可能会影响国内粮食价格走势。不过,夏粮占我国全年粮食产量的比重仅23%,并且粮食库存较高,且国内粗粮产量占消费量比重接近90%,国际粮价的传导比较微弱。”

非食品方面,人们关注最多的是房租价格上涨的可持续性。

华创专题报告认为,从对CPI的影响来看,虽然前期房租出现了快速上涨,但CPI居住分项的漲幅却较为平稳,这与房租快速上涨只存在于少数热点城市、覆盖面较为有限有关。随着更多的二、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去库存结束,房价涨幅收窄,房屋租金可能也将面临向房价的回归,CPI居住分项的上涨压力不容忽视。

输入性通胀值得关注

人民币贬值压力和中美经贸摩擦背景下的输入性通胀压力同样值得关注。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中美经贸摩擦有升级风险,关税上调可能导致部分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也会对国内物价带来抬升作用。

汇率方面,宋雪涛认为由此带来的输入性通胀压力有限。假设下半年人民币兑美元平均汇率从上半年的6.37贬值到6.9,对应年底汇率破7,则油价对CPI的拉动约为0.026%,几乎可以忽略。因此,预计CPI交通和通信分项单月3%已经接近中期内高点,全年累计增速难以有效突破2%(1~7月为1.5%)。

在输入性通胀压力方面,石油和大豆这两种大宗商品牵一发而动全身。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8月份非食品价格上涨2.5%,影响CPI上涨约1.98个百分点。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上涨19.8%和22.0%。

连平认为,如果未来伊核问题进一步发酵,可能会引起国际油价较大波动。宋雪涛则偏乐观估计,假设下半年布伦特原油中枢为75美元/桶,则对CPI已无拉动效应。随着国际油价略有回落,输入性通胀压力将有所缓解。

大豆是国内最主要的油料作物,大豆压榨而成的豆油是我国居民第一大食用油。2017年,我国消费豆油1635万吨,约占我国消费食用油的49%。华创专题报告认为,随着中美经贸摩擦的进一步扩大,中方对从美国进口的大豆加征25%关税,这将导致全球大豆贸易结构的剧烈变动,从而带来价格的上涨;而豆粕作为猪饲料重要组成部分,也将推高猪价底部,加大猪肉价格的上涨压力。

最近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进口大豆801万吨,1~7月份累计进口大豆5288万吨,较去年同期的5489万吨减少201万吨,减幅为3.7%。而农业农村部大豆全产业链首席分析师殷瑞锋预计,随着国际国内形势变化, 2018年全年(1~12月)进口量有可能减少1000万吨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食用油价格同比延续0.6%的小幅回落趋势,显示中美经贸摩擦中大豆进口量下降仍未影响到终端消费价格。

远期通胀的担忧所在

猪肉、蔬菜和粮食价格存在上涨压力,能源、房租价格可能向下传导,再加上汇率或将继续弱势,这些因素加重了市场对未来通胀的预期,但短期看来通胀尚不足虑。

连平表示,下半年物价运行仍将整体平稳,通胀压力并不明显。

“下半年我国物价保持平稳具备坚实的基础,仍将会在温和区间运行。”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司长岳修虎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从宏观层面看,我国经济有望延续稳中向好的态势,金融环境总体稳定,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加快,新动能不断增强,这些因素决定了总供需将保持基本平衡,物价保持平稳运行有坚实基础。从商品层面看,我国工农业生产稳定,粮食稳产丰产,生猪产能处在高位,大豆等油料作物种植面积有所扩大,工业消费品产能充裕,市场竞争程度高,服务业价格涨势趋于平稳。从调控能力看,粮食、食用植物油等重要的民生商品以及能源、金属等基础原材料的储备调节制度不断完善,完全有能力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

虽无近虑,但有远忧。宋雪涛认为,通胀的中期压力或在2019年一季度前后初显,2020年年初触及高位。“一方面,食品CPI中枢从2019年年初逐渐上移,至2020年年初达到峰值约5%;另一方面,本轮库存周期下行期到2019年年中可能见底并重现复苏迹象。”

宋雪涛说,长期来看,通胀仍然是一种货币现象,也是远忧所在。其中,地方存量债务货币化是引发远期通胀的最大担忧,“与其说基建引发滞胀预期,不如说是引发了对重回大规模刺激以及对地方政府、国企乃至融资平台新一轮加杠杆的担忧。”

不过,相应的行动已在进行。比如,最近民法物权法编首提“居住权”,加速发展租赁市场;民法典分编草案删除计生内容,全面放开计划生育或已行在路上。此外,外资的市场准入门槛逐步降低,改善融资环境进入重要议程等,都意味着实体经济活力将进一步激活。

特别是,9月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度释放减税降费积极信号。会议确定落实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的配套措施,為广大人民群众减负;决定完善政策确保创投基金税负总体不增,增强带动就业能力、科技创新力和产业发展活力;抓紧研究适当降低社保费率,确保总体上不增加企业负担,以激发市场活力,引导社会预期向好。

猜你喜欢

猪肉大豆蔬菜
蔬菜
关于进口猪肉的认识误区
论猪肉
中国大豆供需平衡表
中国大豆供需平衡表
大豆农场
给小嘴安个开关
怎样识别注水猪肉
蔬菜也“疯狂”
蔬菜的哀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