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管理

2018-09-25刘东亮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护理管理探讨

刘东亮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表竭病人的护理管理方法,以及此种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心表患者8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给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给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管理,护理3个月以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在护理效果方面,观察组(97.62%)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给予护理管理,护理效果极其显著,同时此种护理方法在提高护理满意度方面也发挥出了积极的作用。并将其应用在更多的临床上。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护理管理;探讨

[中图分类号]R473.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05.161.02

慢性心力衰竭也就是临床上所说的原发性心肌病变。其是由于患者的心室长时间的受到了较重负荷的压力,导致患者心肌收缩能力减弱,从而维持不了患者的心排出量。此种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的病症,在临床上也被叫做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其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呼吸出现困难、咳嗽以及多痰等,严重的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本次研究中选取了8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对其中的42例患者给予了护理管理后,在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将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心衰患者8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44例,女40例,年龄63~81岁,平均年龄(72.5±4.7)岁,病程2~4年,平均病程(3.4±0.6)年。其中26例患者为合并冠心病,24例患者为扩张型心肌病,18例患者为合并高血压心脏病,10例患者为风湿性心脏瓣膜。随机分成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显示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护理管理。护理人员对本组患者进行护理管理。具体如下:

(1)心理管理。由于患者长时间接受治疗,因此也就容易出现一些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护理人员要积极地对患者进行一些心理方面的疏导。多与患者沟通,多了解患者的内心想法,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应给予积极的解答。告知患者良好的情绪对治疗的重要性,减轻或者消除患者内心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2)环境管理。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住院环境进行有效的管理。定期做好病房环境的通风和消毒工作。保持病房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在正常的范围内。对家属探视患者的时间进行严格的控制,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3)输液管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大都对输液的速度以及剂量比较敏感。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输液方面的管理,这样能够更好的防止由于输液速度过快导致病情的加重。除此之外,为了避免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不良影响,建议给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4)体位管理。由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容易出现气喘、水肿等现象,因此,护理人员应及时对患者的体位进行管理。护理人员嘱咐患者取半卧位,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原则。如果患者长时间保持半卧位,其臀部极易发生疼痛和褥疮。因此,护理人员要及时对患者的体位进行调整,可以使患者适当的保持侧卧位,定期对患者的臀部进行按摩以此来缓解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臀部感到的不适感;(5)用药管理。由于患者需要进行长期的药物治疗,因此,医护人员应监督患者合理用药。比如,尽量让患者在白天服用利尿剂,还要密切监测患者服用利尿剂后的症状;还有患者如果需要采用洋地黄治疗,则应该先以小剂量开始,并且要严密监测患者用药后的情况。如果发现患者出现头痛、食欲不振等不良现象,则应立即停药;(6)饮食管理。护理人员还应对患者的饮食情况进行管理,多鼓励患者食用一些富含纤维素、蛋白质以及维生素的食物,告知患者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以此来减轻患者心肌功能的负担。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各项检查正常为痊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缓解为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没有改善为无效。

1.4统计学分析

把所有患者的数据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护理结果方面,观察组(97.62%)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脑血管病症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速度的加快,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呈现出了直线上升的趋势。临床上此种疾病的死亡率比较高,严重的威胁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管理是一种新兴的护理模式,其主要是以患者為中心,从各个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管理,此种护理模式不仅对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还能在此基础上保证对患者的护理质量。近几年,随着医疗模式的大改革,临床护理模式也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常规的护理模式已经满足不了现代化服务的需求。随着护理管理模式的出现,其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现代化社会服务的需求。本次研究中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效果(97.62%)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秦玉霞等研究人员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综上所述,将护理管理应用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不但能够提高护理效果,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此种护理方法有着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本文编辑:吴宏艳

猜你喜欢

慢性心力衰竭护理管理探讨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心肾综合征护理探讨
真武汤加减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