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2018-09-25侯鸿赵卯忠

中华建设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施工管理现状

侯鸿 赵卯忠

【摘 要】很多建筑物,就其各专业本身,如建筑的外形、使用功能、结构型式、安全合理性等,不论在设计,还是在施工方面的质量,都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和保证。

【关键词】施工管理;现状;建立管理机制

【Abstract】Many buildings, concerning their own professions, such as the appearance, function, structure, safety and rationality of buildings, are well controlled and guaranteed both in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quality.

【Key words】Construction Management;Current Situation;Establishing Management Mechanism

1. 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实施成本管理的重要手段,提高建筑企业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不可预见因素多、面宽量大和流动性较大的特点,它是建筑产品从施工准备至竣工验收、回访保修全过程的组织管理。

2.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关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概念,书上是这样描述的:自建筑工程项目开始到建筑工程项目完成,通过项曰策划和项目控制,以使项目的额费用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得以实现。在这个概念中有两个关键词“目标”和“实现”。首先是确定目标,目标是项目管理的大前提,没有明确目标的项目管理,一切行为都失去了目的性,什么都无从谈起。其次是实现目标的过程,实现日标是项目管理的唯一任务。简单的说,就是利用方法和手段,将一些基本资源加以整合和运作,达到预期目标的一系列组织、筹划、激励、沟通、检查、控制等社会活动的综合。

3.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

安全认识不到位,普遍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现象,没有做到“以人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缺乏法律观念和意识,逃避承担法律义务和责任;没有实施有效的安全教育,安全意识淡薄。很多生产经营单位只顾生产经营不顾安全的现象还很严重。有的企业新进职工不经培训就安排上岗,不懂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意识淡薄而引发的事故率不断上升。安全管理水平低下,安全管理手段落后;安全责任不明确,安全管理制度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对“三违”大多以罚代管,忽视设备和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忽视安全设施的建设。有些企业建立施工管理制度的目的不是用于管理而是应付检查,既不重视制度建设,也不重视制度的贯彻落实。尽管政府已经建立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但是人员、手段和机制尚未完全到位,监督管理还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对突发事故的预案和预案的实施明显不足,还需通过宏观和微观的施工管理提高社会安全意识,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生产自我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

4. 抓好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管理

4.1 严格质量管理。

认真做好工程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施工项现场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施工质量是施工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立足市场的根本,靠质量赢得信誉,靠质量赢得市场,靠质量增效益。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和领导体系,强化质量意识,落实质量责任,并强化技术质量统筹管理,及时对员工进行技术交底,强化员工的质量责任心,同时层层签订质量责任保证书,明确质量与责任的关系,使质量目标的实现落实到每一个人,并按规定建立奖罚制度,与各级工作人员的经济利益挂钩。

4.2 制定严格、科学的现场管理办法。

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必须制定科学有效的现场管理办法:所有进入工程现场的施工人员,必须统一着施工企业工作服和安全帽,并从专用施工通道出入现场,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严格按照施工作业时间进行施工,严禁超强度工作和蛮干。企业全体成员(包括企业领导层)必须服从现场的管理人员指挥和管理,遵守现场的警示标志、标语,以及隔离标志。严格控制现场的环境卫生,做到施工工序完成后料清场地清,每天的施工垃圾运至指定地点集中堆放,定期处理。必须保证现场管理人员对施工操作人员进行实际有效控制,不能流于形式。交叉作业必须有安全员与工程质量员忠于职守的监督管理,因为工序衔接部位也是质量和事故多发区域。

4.3 优化建筑施工企业的现场管理。

走现代企业之路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优化现场管理实际上是建筑施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走的现代企业必经之路。同时,它也是企业整体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和企业文化的体现。换言之,施工企业若想在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应得份额,就必须优化现场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场管理优化水平,代表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也是施工企业生产经营建设的综合表现。因此,施工企业应该内抓现场综合管理,外抓市场有效竞争,以市场促现场,用现场保市场,并在此基础之上,不断科学有效的优化企业自身的现场管理。

5.建立施工管理机制

5.1 加强对工程队和承包作业队的管理。

项目经理部将完成项目任务的工期、质量、安全、效益等指标责任连同责任项目的经营权、用人权、财权放给下属的工程队,使双方上下级关系转化为甲乙方的经济合同关系,各队将责任目标层层分解到承包作业队、班组和个人,从而使施工作业层不再是单纯的劳务型管理或是对某一分项目进行施工组织管理,而是以总目标为指标,按“分层管理、动态组合、微型承包”的原则,工程队结合自身实际,根据分担的施工项目,自行组织管理力量,组成承包作业队;并按工程网络计划要求,组织生产要素进场施工在施工中严格执行定额标准,核算项目投入产出,从而促使各项目管理围绕总体目标运行。按照这一要求,各队都把项目动态管理深化到各个项目上去,从而推动了高速施工。

5.2 推行项目承包,加强项目核算。

项目经理部通过对各项目费用进行总体控制,对各项投入产出实施宏观管理和有效服务,监督、核算项目的成果。这样,突出了工程项目的中心地位,有利于挖掘潜力、降低消耗、加快施工速度和提高经济效益。

5.3 强化管理机制运行。

质量是项目的生命。在施工中,注重深化全面质量管理,提高全员质量意识,以预防为主,对质量实行超前控制,在组织形式和职能上建立健全以项目经理为首的项目质量保证体系,并按照不同专业性质和管理职能,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明确每个部门层次和个人的质量责任。同时根据工程的不同部位以及施工条件和要求。分别采取不同措施、进行质量控制、监督、检查及验收,保证每一分项目和每个关键工序控制点的质量。

5.4 推行定额效益工资分配制度。

健全激励机制分配,是项目管理中的重点,项目经理部应全面推行定额效益工资分配制度。根据各队当月完成产值和形象进度,以原始资料、质量、安全、文明生产、协作等指标逐项进行考核评分,确定其当月应得定额效益工资总额。各队根据本月应得定额效益工资总额和当月完成定额工日数进行二次分配,在次分配过程中,各队以不突破当月工资总额为前提,确定各自的工日值,以产值、进度、質量、安全等为动态考核指标,计算作业队应得定额效益工资总额,再由作业队根据每一个人当月的具体工作情况进行三次分配到人,具有较大的激励作用。

6. 结语

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建筑施工企业认真分析自身的特点,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采取科学的方法提高施工管理水平。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专职管理人员,完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增加施工安全系数,工程开工前要想到安全,工程施工中要注意安全,工程竣工后要检查安全,只有这样,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才会有所提高,才会真正实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

参考文献

[1] 关美伴.当前建筑施工管理方法的分析[J].科技信息.2011(19)

[2] 冯洋,王欣,许宏达.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浅析[J].科技资讯.2011(10) .

[3] 王振新.谈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四川建材.2010(02).

[文章编号]1619-2737(2018)04-20-812

猜你喜欢

施工管理现状
试析深基坑支护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施工管理
220kV架空线路建设管理
浅谈公路养护工程的施工管理
高速公路路面施工管理探析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