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响水路改造方案设计探讨

2018-09-25苏丽凤

中华建设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设计理念市政道路

苏丽凤

【摘 要】响水路位于阳朔县城西北面,东接321国道,西接十里画廊骥马入口处,是十里画廊景区、遇龙河景区、宋城景区、以及沿十里画廊一带景区的主要交通要道,是阳朔县主要景区的入口门户。本文在此探讨响水路作为旅游通道,该如何综合考虑各种需求,如何综合平衡各种矛盾,最后提出建议方案。

【关键词】市政道路;旅游通道;道路方案设计;设计理念

【Abstract】Xiangshui Road is located in the northwest of Yangshuo County, connecting to National Highway 321 in the east and connecting to the entrance of Shili Gallery in the west. It is a major traffic artery of the Shili Gallery Scenic Area, Yulong River Scenic Area, Songcheng Scenic Area, and the Scenic Area along the Shili Gallery. Entrance portal of the county's main scenic spot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Xiangshui Road as a tourist channel, how to comprehensively consider various needs, how to comprehensively balance various conflict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proposals.

【Key words】Municipal roads;Tourist routes;Road design;Design concept

1. 设计背景

(1)响水路现状道路为水泥混凝土路面,一块板结构,机动车道宽度为5.5米,机非混行。起点至与龙岳路交叉口段,人行道单侧布置,与龙岳路交叉口至终点段,无人行道。现状道路宽度较窄,且机非混行,车辆通行速度较慢,安全隐患较大。

(2)随着十里画廊景区、遇龙河景区、尤其即将建成开放的宋城景区的发展,各类文化、旅游、商业、酒店等业态将逐步完善,届时,交通量将越来越大,现有的基础交通设施将无法满足交通需求。因此,阳朔县响水路改建工程的建设对缓解十里画廊景区、遇龙河景区、宋城景区等集群的旅游交通压力、改善慢行游览路线的整体环境、有效提升阳朔旅游品质有重要意义。

2. 设计定位

道路设计必须服务于道路的总体设计定位,因此,作者对响水路的交通服务功能进行了解析研究,认为响水路服务于2股交通流服务,第一股旅游交通,指通过响水路进入遇龙河景区的交通,第二股生活性交通,指响水路周边居民的交通出行。经过对两股交通流与响水路的相互关系的研究,设计定位确定为:以人为本,服务于民,力争打造一条集旅游交通、观光游览、休闲体验等具备完善旅游要素的游览线路,让游客能够饱揽沿途美景、享受完善的服務配套。

3. 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设计思路

3.1 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宋城景区开放后,车流量会大大增加,如何改善现状道路来应对车流量的增加;

(2)响水路道路空间狭窄,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采取什么措施以满足车流、人流的交通需求。

(3)道路沿线交叉口平面设计的改善问题。

3.2 设计思路。

(1)根据设计目标解决响水路的功能需求和交通问题;

(2)根路响水路沿线路侧空间宽窄变化的特点,适当引入慢行交通一体化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在空间宽裕的地方因势造景,采取分离设计;

(3)结合路段交通流量变化和道路空间的限制,采取变横断面设计的方法。

(4)采用渠化设计方法对道路沿线交叉口进行优化设计。

4. 设计方案

4.1 本次道路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4.1.1 设计方案应有利于疏散地区的交通,满足交通和使用功能。

4.1.2 节约投资。

(1)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合理布置道路线形、断面、交叉口形式,从而达到节约投资的目的。

(2)以文明施工、快速施工为前提,尽可能体现施工方便,为工程优质、快速完成奠定基础。

(3)采用成熟的经验及地方上常用的材料、设备,充分体现技术经济指标先进、工程造价合理等特点。

4.1.3 注重道路的总体布局与沿线地形、地物、周围环境的协调。

4.1.4 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充分考虑行人与非机动车的通行条件,完善行人过街、交通通行设施,提供方便残疾人的工程设施。

4.2 平面设计。

(1)本项目为旧路改造,路线设计在原有的路线设计基础上进行优化,既满足道路设计要求,又充分利用原有道路。最大程度地减少资源浪费,节约改扩建的投资成本。

(2)响水路现状地形较复杂,从起点至与龙岳路交叉口段,左侧在机动车道边和居民区之间有一条排洪水渠,局部有池塘,且距离机动车道较近,右侧与居民区之间存在1~6米的高差不等,且与居民区之间距离较小;从与龙岳路交叉口至终点段,左侧主要为山体,林星散布着居民住宅,右侧主要为水田,池塘及河流。在平面设计过程中除要符合相关的国家规范外,还要遵守避免拆迁,尽量避免机动车道进入路侧水渠,避免挖山,避开河流等原则。

(3)本项目综合考虑现状的地形地物,改造后响水路道路中心线走向与原道路大体保持一致,而对于原有道路的一些平纵组合不当的路段,从行车安全的角度出发,进行优化。

4.3 纵断面设计。

本项目改造的纵断面设计相对比较复杂,综合考虑改建道路的现状标高、交叉口竖向标高、与周围环境的衔接、路面改造、地下管线的敷设等影响因素,本项目的纵断面设计大体上拟合现状道路标高,对局部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优化改造,不做大填大挖,尽量降低工程造价。

4.4 道路横断面设计。

4.4.1 选择合理的横断面能保障道路的最大通行能力。横断面的选择需综合考虑道路等级和红线宽度、交通量的分析和预测、交通组织、地下管线埋设的需要及沿街建筑高度的协调等因素。本项目属于道路改造项目,综合考虑周边用地局限及周边路网布置,本项目采用变断面的形式进行横断面设计,从与荆凤路的交叉口至与龙岳路的交叉口采用17.5米宽的横断面,从与龙岳路的交叉口到终点采用24米的横断面。

(1)24米横断面段采用慢行交通一体化设计,具体布置如下:

2.5m骑行道+2m人行道+15m机动车道+ 2m人行道+ 2.5m骑行道=24.0m

(2)17.5米横断面布置:

4.4.2 本次研究中对该段道路横断面布置考虑了两个方案,分别是:

(1)方案一(推荐方案):2.5m人行道+8m机动车道+ 1.0m挡土墙+5.0m骑行道+1.0m绿化带=17.5m。

(2)方案二:2.5m人行道+8m机动车道+ 1.0m挡土墙+5.0m架空骑行道=16.5m(见图1、图2)。

4.4.3 优缺点对比:

4.4.3.1 方案一优点:骑行道造价低且机非分隔,通行安全,缺点:骑行道高程和右侧小区一致,占用了原小区内部的道路,对原小区停车及車辆通行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小区居民干扰较大。

4.4.3.2 方案二优点:骑行道采用架桥的形式没有占用右侧小区的用地,桥下可以用来停车,能满足小区周边的停车需求,缺点:(1)架桥形式骑行道造价高;(2)由于现状道路距离两边居民区较近,且道路右侧与居民区之间存在1~5米不等的高差,架桥的话会对右侧部分房子的采光产生较大影响,产生的噪声影响也较大;(3)技术较复杂,施工难度较大。

本项目综合考虑造价及现状的限制,推荐采用方案一。

5.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量的增加,旧路改造成为改善道路状况越来越普遍的手段。要做好旧路改造方案设计,必须详细调查并深入分析旧路现实情况及改造后的道路定位,在满足规范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旧路利用,节省投资,为合理设计打下基础。重视细节设计,加强技术措施,做到功能性、人文性、景观性的统一,确保旧路改造的设计质量。

参考文献

[1] CJJ 37-2012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S].

[2] CJJ 193-2012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S].

[3] CJJ 194-2013 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S].

[4] 刘伯莹,姚祖康.公路设计工程师手册[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文章编号]1619-2737(2018)04-18-782

猜你喜欢

设计理念市政道路
自然和生态理念在扬中市郊区城南公园建设中的应用实践
现代餐饮空间设计的中国风表达
解析国外优秀平面设计师及设计方法
茶叶包装设计研究
报纸版面编辑中的设计理念
某市政道路照明设计
初探市政道路的维修和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