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地下汽车库平战结合建筑设计

2018-09-25许珊珊

中华建设科技 2018年4期

许珊珊

【摘 要】近些年,随着我国人防工程建设在平战结合建设方针的指引下,人防工程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平时使用领域也不断拓宽。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在工程建设中坚持“平战结合”,而平战功能转换技术则是人防工程平战结合的重要保障。目前城市建设项目中,地下汽车车库结合人防工程设计比较普遍,那么建筑专业作为领头专业,在地下室平战结合设计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平战结合;防空地下室;防护单元;平战转换措施; 平战转换设计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civil air defense projects in China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policy of combined peace and warfare,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 air defense projects combined with urban construction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The scale of construction has continued to expand, and the field of daily use has continued to widen. One of the very important reasons is to adhere to the "combination of peace and war"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and the function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eacetime warfare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he combination of the civil war and the civil defense project. In the current urban construction projects, underground car garages are integrated with civil air defense engineering design. Therefore, the architectural profession is the leading professional and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combined design of the flat warfare in the basement.

【Key words】Combination of peacetime and warfare;Air defense basement;Protection unit;Peacetime conversion measures

1. 引言:

防空地下室戰主要是为防空袭服务,设计时必须满足战时的防护要求和使用要求;为充分发挥工程投资的价值与效益,平时应充分利用。由于战时和平时的功能要求不同,设计中往往会产生一些矛盾,为了缓解这一些矛盾,在设计时允许采取一些变通措施(即平战转换措施),使工程不仅能满足平时使用要求,而且在临战时通过采取一些临战封堵等方法来满足战时使用要求,使工程能有效地为平时、战时服务。现结合立德商务广场项目地下室平战结合设计进行分析,通过对工程防火分区和防护单元分区划分原则,平战转换措施(出入口平战转换设计、通风口及其他孔口平战转换设计),防护单元出入口数量要求以及疏散宽度要求进行探讨,学习地下人防工程平战结合建筑设计难点及要点。

2. 项目概况

实例分析的项目为立德商务广场项目,其为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项目位于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南临科新路,东靠绕城高速西辅道,规划用地面积 16669.20m2,总建筑面积72231.37m2,地上建筑面积57936.44m2,地下建筑面积13957.04m2,其中人防建筑面积为6000m2,人防总使用面积为5380 m2,人防总掩蔽面积为4350 m2,平时用途为小型汽车停车库;战时用途为常六级、核六级甲等二等人员掩蔽所及1个核6级、常6级人防移动电站。防化等级为丙级。

3. 防火分区和防护单元分区划分原则

3.1 设计难点。

人防工程的平战结合设计中,不仅需要满足平时的使用功能和防火安全疏散要求,还应满足战时的防护功能,防火分区和防护单元的结合设计也就成为人防工程设计的一大难点。这也是人防工程设计的基本要点。

3.2 实例分析。

立德商务广场项目的地下室平时用途为小型汽车停车库,因地块用地紧张,为了满足地块车位数量要求,将该地下汽车库做成机械停车库,以满足车位数要求,其机械停车库的防火分区面积也相应减少,地下停车库按每防火分区按不大于2600m2设置(设喷淋);而地下小型汽车库作为战时用途时,其防护单元面积不应超2000m2;综上所述,结合平时使用和管理,战时的使用情况,防火单元、防护单元的划分和节约投资等方面综合考虑,该项目采用每防护单元设置独立一防火分区的方式(立德商务广场项目地下车库防火分区图如图1所示,立德商务广场项目人防地下室防护单元示意图见图2),使得平战转换措施更简易一些。

4. 平战转换措施

在地下汽车库平战设计中,平战转换功能的措施一般分为:使用功能的平战转换,防护功能的平战转换以及设备系统的平战转换。本文探讨的设计主要是跟建筑专业有关的使用功能和防护功能的平战转换。平战结合设计中,使用功能和防护功能的转换主要体现在出入口、通风口以及其他孔洞的平战转换,即不影响平时的使用要求,也满足战时的防护要求。

4.1 出入口的平战功能转换。

防空地下室战时出入口按战时要求分为战时主要出入口、战时次要出入口和工程连通口三类,以下详细阐述下各战时出入口的设置要点。

4.1.1 战时主要出入口。

(1)因战时主要出入口的防护要求,在战时应不容易被破坏或者堵塞,方便人员出入,所以战时主要出入口一般选用室外出入口。

(2)在地下汽车库平战设计中,最普遍的就是汽车坡道出入口处设置临战封堵,在相邻位置设置战时人员通行的一个小口,并设置一道防护密闭门和一道密闭门,构成一防毒通道,内设简易洗消,旁边配设扩散室,组成一战时主要出入口供战时疏散使用,同时在汽车坡道上方设置防倒塌棚架,来满足战时主要出入口的防护要求。以立德商务广场项目为例,该项目因地面环境不允许设置多个室外出入口,所以采用相邻两个防护单元共用平时汽车坡道出入口,在一汽车坡道出入口处设置两个战时主要出入口,分别为两个防护单元使用。

(3)除汽车坡道出入口邻近位置设置战时主要出入口外,还有在平时使用的室外疏散楼梯、场地上独立设置的自行车坡道出入口处设置战时主要出入口,立德商务广场项目选用的是室外疏散楼梯处设置战时主要出入口,并在邻近位置设置防毒通道及简易洗消设施等,来满足战时防护要求。

4.1.2 战时次要出入口。

(1)战时次要出入口的使用要求是主要供空袭前使用,当空袭破坏地上建筑物后可以不再使用,故战时次要出入口常选用室内出入口,如供平时使用的直通室外的疏散楼梯,一个防护单元可根据需要设一个或者多个次要出入口。

(2)次要出入口最普遍的做法是在通向疏散楼梯间处设置一道防护密闭门和一道密闭门,构成一条密闭通道,并在这一密闭通道处设置滤毒室、除尘、扩散室、以及风井等,组成一个战时次要出入口供战时使用。此外,防空地下室工程还会在次要出入口的风井及其他风井内加设竖向钢爬梯,作战时备用出入口使用。

4.1.3 连通口。

防空地下室工程中,人防工程间相互连通的出入口称为连通口,防护单元间的连通口被称之为单元连通口。以立德商务广场项目为例,两两单元间设置一单元连通口,在一道钢筋混凝土墙上设置一道防护密闭门与一道密闭门,结合平时防火设计,在连通口处还加设一樘甲级防护门;除单元连通口外,该项目在人防工程西北角设置人防预留连通口,供后续周边地块人防工程建成后,作为工程连通口使用。

4.2 通风口的平战功能转换。

平战结合的防空地下室,考虑到平时通风量与站时通风量的差异,同时内部通风与平面布局的差别,因此有的通风口战时不用而平时使用,而结合项目设计,战时通风口尽量与平时通风口合用,所以在项目设计中,通风口一般分为两种,一是平时用战时不用通风口,二是平战合用通风口;以下结合立德商务广场项目防空地下室工程,详细阐述下这两种通风口的布置要点。

4.2.1 平时用战时不用通风口。

以立德商务广场项目的防空地下室平战结合设计为例,平时专用而战时不用的通风井常见的有进风井、排风口、排烟井,这类通风井为了避免临战封堵工序繁琐,项目采用设置人防门以及集气室的方式来优化此类通风口的使用功能及转换措施,在风机房中设置一个集气室,集气室用砖墙砌筑围合,使得风机房中的的风机通风管可以较简单地接至集气室墙壁上的任何部位,在该集气室到竖向钢筋混凝土井道间的临空墙上开设一个门洞,门洞上安装一道防护密闭门和一道密闭门,平时使用时将这两道门打开,起到取风、排风或排烟的效果,临战时将这两道门关闭,起到战时防护作用。此类处理方式不仅满足平时通风效果好的要求,而且该方式风井设置较为简单,维护检修方便,临战时封堵速度快,效率高,节约临战封堵时间。

4.2.2 平站两用通风口。

在平战结合设计的防空地下室中,平战两用通风口的优点是平战系统结合紧密,占地面积小,而且平战结合后风井出地面数量相对较少,对地面环境影响也相对较小。以立德商务广场项目为例,项目中战时次要出入口处的通风口为平战两用通风口,该通风口将其平时和战时的两套通风系统以通风竖井为界限,设置在两侧。平时通风在通风竖井隔壁设置一集气室,集气室由砖墙砌筑围合,使得风机房中的的风机通风管可以较简单地接至集气室墙壁上的任何部位,在该集气室到竖向钢筋混凝土井道间的临空墙上开设一个门洞,门洞上安装一道防护密闭门和一道密闭门,战时需要将这两道门关闭,平时使用时将这两道门开启,来达到平时通风作业。而战时通风在通风竖井的另一侧设置防爆波活门+扩散室和除尘室,在滤毒室和除尘室设置一道密闭门的一整套系统来满足战时使用要求。这种平战结合通风系统分部明确合理,防护可靠,项目还在该通风竖井设置了钢爬梯,作为人防工程的备用出入口。

4.3 其它孔洞的平战功能转换。

在平战结合的防空地下室工程中,平战转换的其它孔口还有地库采光井、吊装孔等,此类孔口的临战封堵措施一般是在风口顶工字钢密排,再用钢板结构胶黏贴工字钢表面,再加三布三胶防水卷材密闭层,再在上面堆一定厚度的土加粗沙袋。立德商务广场项目地下人防工程因用地紧张,地上建筑覆盖率高,没有条件设置地库采光井,大型设备用直接设置在汽车坡道附近,也规避吊装孔的设置。不过在其他项目的平战结合设计时,可考虑该种转换措施,相对于安装一道防护密闭门和一道密闭门的方法,该转换措施相对较经济。

5. 出入口数量要求以及疏散宽度要求

(1)人防工程的出入口数量对工程的使用,防护性能及工程造价影响极大。出入口数量越多,人员、设备进出方便,同时提高防护能力,但在防冲击波和防毒剂方面的防护措施和设备相对会增加,同时增加项目造价。因此现行规范对人防工程出入口数量规定:防空地下室每个防护单元不应少于两个出入口,而且至少一个有一个阶梯式(或坡道式)的室外出入口。且不包括防护单元间的单元连通口和人防工程间的连通口或者竖井式的出入口,竖井式出入口只能作为备用出入口使用,也就是说一个防护单元至少要有一个室外出入口(作为主要出入口)和一个室内出入口(作为次要出入口),或者是两个出入口都是室外出入口。

(2)为了保障临战时能迅速并且顺利地进入防空地下室,人防工程的门洞总净宽应按人员掩蔽人数的每100人不小于0.3m进行计算确定,且每樘门的通过人数不能超过700人。

(3)以立德商务广场防空地下室为例,为了满足人防工程出入口的数量以及设置要求,同时还应满足每100人疏散宽度不小于0.3米的疏散宽度要求,由于外部限制条件,疏散门宽度达不到开设两个出入口的条件,最后该项目每个单元设置了一个主要出入口,两个次要出入口,具体计算方式如下:

该项目每单元人员掩蔽部建筑面积约2000m2,每单元人员掩蔽人数约1200人,按照上述指标计算:每防护单元总疏散宽度=1200*0.3/100=3.6m,若设置两个出入口,每个门洞宽度要大于1.8m,但由于该项目平面空间的限制,门洞宽度达不到1.8m,为了达到疏散要求,故而增加了一个次要出入口。

6. 結语

综上所述,地下人防工程结合平时使用功能设计,采用科学合理的平战结合设计(包括防护单元合理的划分,平战转换措施,以及出入口数量、疏散宽度等),只要采取合理的设计方式和措施去解决平时战时的矛盾,就能解决人防工程建筑设计技术难题,从而达到人防工程平战结合的目的,可以充分发挥工程的价值与效益,节约工程建设成本。

参考文献

[1] 吴涛 谢金容 杨延军,人民防空地下室建筑设计,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2006年8月.

[2] 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3] GB50038-2005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4] GB50098-2009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2009年8月.

[文章编号]1619-2737(2018)03-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