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与指导

2018-09-24付钰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农村幼儿生活习惯培养

【摘 要】目前,一些农村幼儿园和家长缺乏对幼儿健康教育的认识,缺乏对幼儿的健康教育,导致幼儿产生了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主要表现在饮食、睡眠、个人卫生和遵从公共卫生习惯方面,这些不良的生活習惯严重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农村幼儿生活习惯的现状,探讨了农村幼儿生活习惯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幼儿;生活习惯;培养;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农村人外出工作,农村幼儿由祖父母照顾。由于祖父母对孩子过度宠爱,缺乏适当的教育和管理,导致一些孩子产生了不良的生活习惯,例如不吃早餐、不洗脸、不洗澡、不午休等,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严重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针对这些情况,应充分发挥家庭学校合作教育在教育实践中的有效性,培养良好的幼儿习惯。

一、农村幼儿生活习惯现状

为了解农村幼儿生活习惯的现状,对我县10所农村幼儿园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一)幼儿个人卫生习惯不佳

在健康习惯上,大班幼儿的主要问题是刷牙和更换内衣,调查发现,有44%的孩子早上不刷牙,79%的孩子不及时冲洗口腔。6%和53%的幼儿不能每天更换内衣和外套。小班幼儿的健康习惯问题主要是吮吸手指和把玩具放在嘴里。在父母的监督下,幼儿的健康习惯明显好于他们的祖父母。在这些幼儿中,有39%的幼儿是由父母照料的,他们每天早上都按时刷牙,大部分幼儿在进食前会洗手。

(二)农村幼儿饮食不合理

幼儿在不同阶段的饮食习惯存在着不同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幼儿食品卫生问题明显高于中小学生,问题频数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这一问题主要集中在幼儿挑食、吃得好、喝冷水和吃未洗的水果上。不同幼儿的监护人、幼儿的健康状况明显不同,父母(一级亲属)对挑食、零食和暴饮暴食幼儿的照顾和养育明显优于祖辈。

(三)农村幼儿作息时间不规律

调查发现,由于监护人的不同,幼儿的日常生活状况没有显著差异。但就工作习惯而言,它们反映了不同程度的问题。例如,32%的幼儿不能早起早起,81%的孩子不喜欢午睡,超过85%的孩子晚上不能独立入睡。

(四)农村幼儿生活自理的自主性普遍较弱

调查显示,约80%的幼儿可以独立饮食,洗脸,使用卫生纸和鞋,袜子,等等。他们的自理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同时,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约53%的幼儿不能自觉地把垃圾扔进垃圾桶。玩玩具后,近58%的幼儿不积极收集玩具。由此可见,农村幼儿的自理能力普遍较弱。

二、农村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策略

(一)鼓励式培养策略

在以往的教育中,如果幼儿不洗手,幼儿园老师会批评他们,“你为什么不在吃饭前洗手?”采取鼓励的方法后,老师对于那些改掉不洗手习惯的小朋友可以给予赞美和奖励,得到奖励后,小朋友会努力保持这个好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养成了饭前洗手的好习惯。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教师可以通过表扬和鼓励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健康习惯。

(二)激发幼儿的自主性

为了改善幼儿的生活习惯,教师不仅要优化教学方法,而且要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有趣的成长环境。他们将巧妙地融入生活习惯教育,通过创造一种可感知的氛围来刺激幼儿的发展。健康生活习惯的积极性使幼儿能够将自己的行为与客观环境相结合,起到促进他人作用的作用。要建立一个真实的环境或营造一个氛围,就需要在教育目标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独特而有趣的文明墙和指示,并用视觉化的方法来让孩子观察和发现自己,完成各项教育任务。

以幼儿的习惯为例,图解法可以起到指导作用,不仅可以节省老师的时间,还可以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以帮助孩子穿衣服和鞋子为例,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查找衣服和鞋子的照片,或者使用照相机采取正确的步骤和方法,然后把这些照片放在午睡的墙上。教师首先组织孩子积极观察墙壁上的图片,结合模特动作,让孩子对衣服和鞋子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突出衣服的细节,让孩子们穿上合适的衣服,穿上鞋子。对于不能完全掌握穿鞋和穿鞋的幼儿,教师应引导他们仔细观察,逐渐锻炼他们的自理能力。

(三)制定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

农村许多幼儿园由于教学理念落后,很多教师不注重幼儿生活习惯的养成,因此幼儿园可以制定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教师严格按照计划执行,让孩子在固定时间上厕所、在固定时间喝水、在固定时间玩游戏。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有规律,有节奏,虽然日常生活似乎是对孩子们表面上的约束,但实际上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避免他们在将来变得不合群。

(四)家校联合,共同对幼儿进行教育培训

在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方面,只有学校的努力是不够的。父母仍然需要在放学后监督孩子。在这个阶段,许多农村父母对孩子过于宠溺,什么事有由着孩子,导致养成不良的卫生习惯,他们不喜欢刷牙、不喜欢洗澡。因此,幼儿园可以建立家庭学校沟通平台。幼儿园教师可以把园内教的有关内容共享在沟通平台上,家长可以通过平台查看孩子的学习内容,并督促孩子实行,长期以往,孩子都会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总之,良好的行为很难在短时间内养成,教师和家长需要充分的指导和合作。要从根本上了解农村幼儿的行为习惯现状,以便从实际出发,促进农村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改善农村幼儿的身心健康水平。

作者简介:付钰(1996-),汉,贵州毕节人,本科,幼教二级,研究方向:学生学习生活指导研究。

参考文献:

[1]万颖,桑园.城乡幼儿生活习惯差异比较及影响因素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04):130-131.

[2]常红瑞. 农村小班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探究[A].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5年8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5:2.

猜你喜欢

农村幼儿生活习惯培养
大学生生活习惯对胃病的影响
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农村幼儿性别角色双性化教育应当注意的问题
以实践活动为依托,促进幼儿社会性教育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