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2018-09-24王正广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探究能力初中生物培养

王正广

【摘 要】生物实验在生物教学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而且更能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掌握生物实验的基本技能,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可以说,实验教学是初中生物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发挥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生物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是摆在每个初中生物老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初中生物教学展开探讨,旨在抛砖引玉,共同行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究能力;培养

生物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科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通过实验动手实践和亲身体验,可以使学生更好的发现新知,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能够更好的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而且在实验过程中,还可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其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检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主动参与生物教学,逐步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勤于思考的习惯,提升其交流与合作能力,促进其创新能力的不断发展,对学生的生物学习意义重大。那么如何开展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呢?笔者结合实践,对初中生物教学展开探讨,以供参考。

一、转变观念,重新定位生物实验教学的功能

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物教学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主导者,教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应当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到实验教学对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作用。生物实验教学不应当作为生物课程的附属内容,而应当是能够对生物实验教学起到重要作用的课程。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这一阶段是其认识世界的关键时期,此时,他们的好奇心比较大,动手操作的欲望也比较强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亲身实践,促进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从学生角度来说,应当让他们认识到生物实验课不是可有可无的,其设置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探索生物科学知识,让学生了解21世纪生物发展的宏伟蓝图,学习生物科学的重要意义,让学生树立终身生物学习的信念和决心。

二、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增强对生物实验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来源于好奇,好奇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个人一旦对某件事情产生了好奇心,就会启动思维苦思冥想,就会主动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就会有所创造,有所发明,因此,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内在动力,更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所以,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学生对自然界已有的认识和经验,引发学生对所学课题的兴趣;借助生物中这实验直观、鲜明、生动的特点,诱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结合实验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增强对生物实验的兴趣,在成功的学习中不断增强学习的自信,从而稳定学习动机。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则可在较高的水平层次上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帮助他们总结成功的学习生物实验的经验,在评价中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我们应有针对性的采取补救措施,还可以设计一些比较容易的实验使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并不断给予鼓励和期望从而增强学生装的学习兴趣并逐步转化为学生积极的学习行为。

三、实验方法灵活运用,优化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一)运用现代电化教育手段,优化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众所周知,人类认识事物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正确→巩固→正确,即人们一开始就获得正确信息,通过实践在头脑中得到强化和巩固,最后表现为正确的操作行为;另一种是:错误→纠正→正确,即人们一开始就得到错误信息,通过实践,错误信息得到纠正,最终也表现为正确的行为方式。教师掌握这一认知规律对实验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师的操作示范在实验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教师把实验中的正确操作通过电脑播放出来,组织学生观看,让学生形成正确认识,学生实验时的正确率会大大提高。

(二)将验证性实验转变为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发展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实验探究。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教学中必须鼓励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创造性的潜在能力。传统学生实验大多是验证性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是被动地参与。实验改革应充分利用一切手段,将验证实验改为探究实验,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假设,然后为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进行实验。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经历与科学家相似的探究过程,亲自参加了生物问题的提出、假设、实验及问题的验证解决等活动过程。

(三)注重生物课外实验,延伸实验教学时空增,加实验探索的机会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获取知识的过程当中体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同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只利用实验课时间进行实验教学难以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功能,实验分析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等能力的培养可以在非实验课上进行。生物课外实验是中学生物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生物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补充和延伸,因此生物课外实验也就成为生物教材的重要内容。

(四)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良好习惯和科学态度

初中生物充满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需要教师不断去挖掘;科学家崇高的思想品德和严谨土求实的、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将对学生的一生受益匪浅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注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重要措施。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教師如果能采用各种生动有趣的实验,把“外在”的信息,即生物课题以新奇的方式揭示在学生面前,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引人入胜,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乐趣中获得知识,巩固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无疑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海红.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现状与对策[J].课外阅读,2016(6).

[2]曲斌.关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探究[J].新一代,2016,(8).

猜你喜欢

探究能力初中生物培养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