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赤霉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初报

2018-09-22于建成

上海农业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多菌灵赤霉病悬浮剂

于建成 黄 婷

(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南通分公司,江苏省南通市 226000)

小麦赤霉病是江苏沿江地区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近年来,江苏沿江地区小麦赤霉病大发生的频率高、危害重,对当地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较大。随着防治药剂多菌灵的长期应用,小麦赤霉病对多菌灵的抗性上升,为了寻找有效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替代药剂及其配套施用技术,笔者于2007年进行了7种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筛选试验,以期为今后防治小麦赤霉病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药剂共6种,分别为60%叶菌唑福美双粉剂(DP,江苏南农农药有限责任公司)、3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SC,江苏华农生物化学有限公司)、25%氰烯菌酯悬乳剂(SE,江苏句容市植保总公司)、35%戊唑醇福美双悬浮剂(SC,江苏南农农药有限责任公司)、43%戊唑醇悬浮剂(SC,江苏丰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0%多菌灵悬浮剂(SC,苏州遍净植保科技有限公司)。

1.2 试验设计

1.2.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南通分公司中心管理区1大队15号田内进行。该田块前茬作物为水稻,土壤为沙壤土,土壤肥力水平中等。供试小麦品种为“扬麦13号”,于2016年11月27日播种,2017年4月22日齐穗。

1.2.2 试验方法

试验共设9个处理,分别为:(1)60%叶菌唑福美双粉剂900 g/hm2(制剂用量,下同);(2)60%叶菌唑福美双粉剂1 200 g/hm2;(3)3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750 mL/hm2;(4)25%氰烯菌酯悬乳剂900 mL/hm2+35%戊唑醇福美双悬浮剂900 mL/hm2;(5)35%戊唑醇福美双悬浮剂1 800 mL/hm2;(6)25%氰烯菌酯悬乳剂1 500 mL/hm2+43%戊唑醇悬浮剂300 mL/hm2;(7)25%氰烯菌酯悬乳剂1 500 mL/hm2;(8)40%多菌灵悬浮剂1 875 mL/hm2;(9)清水对照。每处理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面积66.6 m2。

施药器械采用三农牌3WB-16 L电动喷雾器,喷孔直径为1 mm,于4月24日小麦齐穗至扬花期用药1次,兑水450 kg/hm2均匀喷雾,喷药部位为小麦穗部。为防治小麦穗蚜及粘虫,施药时加入24%辛氯乳油1 200 mL/hm2进行兼治。

1.3 调查方法

1.3.1 安全性调查

施药后1、3、5、7 d分别观察各试验药剂对小麦生长的安全性。

1.3.2 防效调查

5月25日,小麦成熟期即待小麦赤霉病病情稳定后进行防效调查,采用5点取样法,每点连续取100穗,按全国统一测报方法分级,记载各级病穗数,计算病穗率、病情指数和防效。

小麦赤霉病分级标准:0级,无病;1级,病粒数占全部穗粒数的1/4以下;2级,病粒数占全部穗粒数的1/4~1/2;3级,病粒数占全部穗粒数的1/2~3/4;4级,病粒数占全部穗粒数的3/4以上。

1.3.3 计算公式

病情指数=[Σ(各级病穗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穗数×4)]×100;病指防效(%)=[(对照区病情指数-处理区病情指数)÷对照区病情指数]×100;病穗率防效(%)=[(对照区病穗率-处理区病穗率)÷对照区病穗率]×100。

1.4 施药期间天气情况

施药当天(4月24日),天气晴好,微风;4月24日—5月23日,降雨量略少于常年,气温略高于常年,见表1。

表1 试验期间天气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全性

据药后目测观察各试验小区,均未发现小麦有药害现象发生,说明试验药剂在本试验条件下对小麦生长都安全。

2.2 防治效果

由表2可知,60%叶菌唑福美双1 200、900 g/hm2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较好,病指防效分别为96.47%、94.11%,病穗率防效分别为95.52%、92.54%;30%丙硫菌唑戊唑醇750 mL/hm2、35%戊唑醇福美双1 800 mL/hm2、25% 氰烯菌酯 1 500 mL/hm2、25%氰烯菌酯900 mL/hm2+35%戊唑醇福美双900 mL/hm2、25%氰烯菌酯1500 mL/hm2+43%戊唑醇300 mL/hm2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次之,病指防效分别为87.05%、83.52%、82.34%、82.34%、81.64%,病穗率防效分别为86.57%,85.08%、82.09%、82.09%、76.72%;而单用40%多菌灵1 875 mL/hm2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较差,病指防效和病穗率防效分别为61.20%、64.20%。

表2 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比较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齐穗至扬花期,喷施60%叶菌唑福美双1 200、900 g/hm2,30%丙硫菌唑戊唑醇750 mL/hm2,25%氰烯菌酯900 mL/hm2+35%戊唑醇福美双900 mL/hm2,35%戊1 800 mL/hm2,25%氰烯菌酯1 500 mL/hm21次,对小麦赤霉病的病指防效和病穗率防效均较理想,可进一步进行试验验证。而单用40%多菌灵1 875 mL/hm2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较差,可能与本地区小麦赤霉病对多菌灵因长期使用已产生高抗性有关,若要在生产上继续使用该药剂,应与其他药剂复配或轮换使用,以增加其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

本试验在2017年江苏省小麦赤霉病发生偏重年份进行,因此,在小麦赤霉病大发生年份各试验药剂的防效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进行田间试验验证。

猜你喜欢

多菌灵赤霉病悬浮剂
小麦赤霉病农药专利资源评析
小麦赤霉病研究进展
芮城县:科学预防小麦赤霉病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蔬菜中多菌灵的不确定度评定
20%吡噻菌胺悬浮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15%噁唑酰草胺·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的配方研究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下多菌灵的残留现状研究进展
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杀菌剂应用情况分析
40%丁香·戊唑醇悬浮剂配方的研制
系列嵌段聚醚在高浓度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