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早春肥后移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8-09-22张骏秋张建英姚杰锋俞广力

上海农业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扬麦郑麦高家

张骏秋 张建英 姚杰锋 俞广力 陈 艳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农业种植业推广总站 314001)

根据小麦叶龄模式栽培技术和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的要求,小麦施肥应采用施足基肥、攻施穗肥、中间补施平衡肥的“促两头”施肥方法,且江苏省和安徽省通过严格控制腊肥、返青肥和氮肥后移等措施,取得了面上小麦产量的突破[1]。目前,浙江省各地小麦施肥普遍重前期、轻后期,比较重视早春肥(返青肥)的施用,但其施用方法或施用时间不当,往往会造成小麦群体过大,不利于形成大穗,特别是播种量高的田块,进而会引起小麦减产和倒伏。为探索早春肥后移(作穗肥)的实际应用效果,特进行早春肥后移的应用效果对比试验。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选择

试验选取2个地块,即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高照街道高家桥村和新塍镇陡门村,选择小麦苗生长均衡、长势中等偏上、原来有2月上旬施肥计划的相邻田块进行试验。

1.2 试验材料

高照街道高家桥村试验田土壤类型为潴育型水稻土黄斑田,供试小麦品种为“郑麦90-23”,播种日期为11月2日,每667 m2播种量为15 kg;新塍镇陡门村试验田土壤类型为潴育型水稻土荡田并松泥田,供试小麦品种为“扬麦-12”,播种日期为11月23日,每667 m2播种量为15 kg。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2个处理:(1)对照,2月上旬或3月上旬施用早春肥;(2)3月上旬或3月底施早春肥。具体施肥方案见表1。除施肥时间不同外,施肥量和其他农事操作2个处理均保持一致。

表1 不同地块、不同处理施肥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小麦产量结构的影响

由表2可知,高家桥村种植的“郑麦90-23”早春肥施用时间后移的处理相比原施用时间的处理,每667 m2有效穗数减少3.6万穗,每穗实粒数减少0.5粒,千粒重增加1.2 g;陡门村种植的“扬麦-12”早春肥施用时间后移的处理相比原施用时间的处理,每667 m2有效穗数增加4.2万穗,每穗实粒数减少4.4粒,千粒重增加1.2 g。由此可见,早春肥施用时间后移,会导致小麦每穗实粒数减少,千粒重增加,而对有效穗数的影响无明显变化规律,表明有效穗数的变化可能与小麦品种有关。

表2 不同处理对小麦产量及其结构的影响

2.2 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早春肥施用时间后移的处理相比原施用时间的处理,每667 m2实际产量高家桥村种植的“郑麦90-23”增加3.6%、陡门村种植的“扬麦-12”增加1.9%,2个地点、2个品种的小麦增产均较为明显,说明早春肥施用时间后移可明显提高小麦产量。

3 结 论

试验结果表明,推迟小麦早春肥施用时间对小麦的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最终能有效提高小麦产量。因此,在浙江省小麦生产上,可把早春肥推迟到3月上旬至3月底施用,以提高小麦产量。

猜你喜欢

扬麦郑麦高家
2021-2022年潢川县稻麦轮作区优质小麦品种展示试验
晚播对苏州南部地区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Unidirectional Identity-Based Proxy Re-Signature with Key Insulation in EHR Sharing System
“可食地景”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郑麦816
赴七里张家塆村采风有感
老高家黄酒:非遗传承 北派典范
扬麦系列小麦品种的饼干品质分析
扬麦系列品种品质性状分析及育种启示
2020—2021年度河南省小麦品种布局利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