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移动校园门户建设新技术探索

2018-09-21郭峰

现代商贸工业 2018年22期
关键词:门户浏览器校园

郭峰

摘要: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我们已快速进入移动互联时代,以pc端为入口的应用已经延伸到移动端,进而构建了平台多样化的移动校园应用时代。伴随着学习和生活节奏的加快,PC端的应用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了一定的限制,无法满足移动互联时代下用户的需求,智能终端的快速普及,为移动校园发展奠定了基础,师生通过移动应用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为了满足师生的需求,高校要不断加大移动校园的建设,部分高校研发了专属的app,部分高校利用微信、支付宝推出的移动校园开放平台开展建设,但是发现都存在一系列问题。在此背景下,企业浏览器和云适配技术就成为解决校园移动化的新模式。

关键词:移动校园;新技术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22.021

1引言

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我们已快速进入移动互联时代,以pc端为入口的应用已经延伸到移动端,进而构建了平台多样化的移动校园应用时代。伴随着学习和生活节奏的加快,PC端的应用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了一定的限制,无法满足移动互联时代下用户的需求,智能终端的快速普及,為移动校园发展奠定了基础,师生通过移动应用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为了满足师生的需求,高校要不断加大移动校园的建设,部分高校研发了专属的app,部分高校利用微信、支付宝推出的移动校园开放平台开展建设,但是发现都存在一系列问题。在此背景下,企业浏览器和云适配技术就成为解决校园移动化的新模式。

2当前移动校园门户建设实现方式

目前,主流移动校园门户实现方式有基于Android系统及IOS系统开发的APP,以及近年开始发展的微信企业号。智能移动终端通过移动信号塔、网络WLAN、Wifi访问校园门户服务器,完成相应业务需求。

2.1基于Android系统及IOS系统开发的APP

移动APP即移动应用服务(Application),就是针对手机或无线工具这种移动连接到互联网的业务或者无线网卡业务而开发的第三方应用程序服务。在2007年,苹果推出了运行自己软件的iPhone;Google宣布推出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平台。苹果跟安卓两款系统凭着强大的优势,迅速占领手机市场大部分份额。因此目前各高校开发的移动智慧校园门户APP多是基于这两种系统平台。

2.2微信企业号

微信企业号是微信为企业客户提供的移动服务,旨在提供企业移动应用入口。利用企业号,企业或第三方服务商可以快速、低成本的实现高质量的企业移动轻应用,实现生产、管理、协作、运营的移动化。微信企业号如今也已应用于高校移动门户,并已在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院校建设使用。

3当前移动校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传统APP开发。即专门开发针对安卓和IOS的APP客户端,这种方案的缺点在于需要开发安卓版和IOS版两个版本,信息内容需要二次维护,用户需要在应用市场下载安装APP,开发周期长、灵活性差、后期维护费用大,缺乏应用的平台性,由于没有统一开放的开发平台,对于一些学校内的应用如“移动 教务”、“移动办公”等一般是采用对原有系统开发接口对接或采用独立应用的开发方式,往往会造成应用开发难度大、质量不高、用户使用体验不好等问题,严重阻碍了移动化的快速推进。

二是基于微信企业号等第三方移动应用平台的开发。这种方案需要移动应用平台提供开放的开发接口(API),其缺点在于由于平台的侧重点不同(如微信平台侧重于用户社交,而支付宝平台侧重于移动支付),因而为用户提供的功能有限,无法完全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从而使移动应用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差,而且存在用户数据泄漏的隐患。以上两种方案均存在重大缺陷的原因是:一是移动平台的碎片化,安卓、苹果、微软等移动平台同时存在;二是移动屏幕的碎片化,各种尺寸屏幕同时存在。

4探索移动校园门户建设新技术

4.1移动校园门户的新架构

目前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已经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各高校纷纷开始建设PC端一站式服务平台,移动校园建设必然是建立在以用户为中心,提供全面覆盖教务、学工、人事服务,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碎片化服务,且在实现业务系统间的数据融合及信息共享,避免重复建设,杜绝数据孤岛,要顺势而为,结合技术进步与用户需求不断演进,构建统一的底层数据体系,规范标准的开发接口与模型,提供统一身份认证,打造移动校园生态链,促使移动校园上线后有长久的生命力。建议高校采用PC端和移动端应用同步推进的模式,实现相互补充。移动校园门户平台的架构如图1。

4.2移动校园门户实现的关键技术——云适配技术

4.2.1红芯浏览器和云适配技术原理

(1)企业红芯浏览器——Enterplorer。

业务系统的适配采用企业红芯浏览器,这是中国首个企业级自主内核的安全浏览器,红芯内核是在通用的浏览器内核构架的基础上,结合创新专利技术研发而成的一款国产自主安全可控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安全浏览器内核。相比普通浏览器内核,红芯企业浏览器内核增加了智能身份认证引擎、智能行为学习引擎、智能感知渲染引擎、安全管控引擎、数据加密沙箱等模块,为企业提供安全、可控、可扩展的HTML5应用容器,有效保证企业网络和数据安全。

(2)云适配技术是一项最近诞生、获得国际专利的先进技术。它提供了基于HTML5技术的“云+端+工具”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包括:基于HTML5的移动应用管理平台和跨屏前端框架Amaze UI——跨屏云Xcloud,提供快速构建界面出色、体验优秀的跨屏HTML5网页应用;中国首个企业级安全红芯浏览器——“Enterplorer”,完美解决用户终端接入安全问题。它是一种纯前端技术,用户可以通过智能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在浏览器端做网页的重新渲染,对传统网站和业务系统随时随地进行无障碍浏览和操作,不涉及任何企业后台的数据读写以及存储,能够尽可能避免数据泄露的风险。同时,无需修改现有后台代码,避免了数据迁移、系统崩溃,将安全隐患降至最低。

云适配技术通过客户端加载传统PC版Web系统页面时,以主动注入适配代码的方式,能够在不干预原Web系统的情况下,在客户端完成对Web页面的跨屏适配,是松耦合的轻量级解决方案,对原有系统不产生任何影响。适配代码将自动判断设备屏幕分辨率,并调整页面展示效果,使得Web页面以最适合该设备屏幕的方式进行显示。由于使用的是纯前端技术方案,对于Web系统服务器不产生任何额外的压力,而对于用户手持智能设备,也只产生极小的运算负荷。

4.2.2云适配技术与传统移动化技术的对比分析

通过表格对比大致可以看出,原生APP的优势在于可实现更为复杂的、个性化的应用需求,但平台建设及后期维护较复杂,运营成本较高;微信企业号易推广、易上手,平台建设成本较低,但现阶段还不能实现相对复杂或特殊的应用需求,用户业务数据都留在微信平台上,数据的安全性依赖于平台的安全性;云适配技术开发效率高,后期维护成本低,安全性有保证,技术先进。

5结束语

总之,通过调研考察和具体案例实施,为高校移动校园建设探索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且安全高效的一体化移动解决方案,不仅满足了高校对各类应用的“开发+部署+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需求,节省研发成本,提高研发效率,为同类院校开展移动校园门户建设提供了新思路,而且为高校未来无边界时代的网络安全建设探索出一种新的网络安全模型SDP(即云+移动时代的软件定义边界)。

猜你喜欢

门户浏览器校园
关隘:要道门户
西域门户——两关遗址
反浏览器指纹追踪
基于内外网门户系统的研究
环球浏览器
中小型高校图书馆门户的设计与实现——以吉林师范大学图书馆门户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