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光温室秋延后番茄套种芹菜模式及其配套“三灌两喷”技术

2018-09-21张尚卿韩晓清吴志会杨东旭张爱红邸垫平

蔬菜 2018年9期
关键词:穗果晚疫病套种

张尚卿,韩晓清,吴志会,杨东旭,杨 菲,张爱红,邸垫平,孙 茜

(1.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河北 唐山 063001;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 保定 071000)

番茄是重要的蔬菜产品,种植范围广,市场需求大。近几年,我国东北、华北地区日光温室不断增加,设施番茄面积连年扩大。由于同一地区棚室结构相近,栽培茬口相同,产品集中上市,价格随之下降。面对当前情况,急需一个科学合理、产出高效、增加收入的栽培模式。

1 日光温室秋延后番茄套种芹菜模式

河北省蔬菜产业体系病虫害绿色防控岗位专家团队经过几年研究,结合番茄、芹菜的市场价格和茬口档期,提出番茄套种芹菜的新模式。具体措施如下。

北方秋延后番茄,一般7月中旬播种,8月中旬定植,采用双垄平畦栽培,畦宽1.2~1.3 m,每667 m2种植2 600~2 800株,番茄留5穗果,常规水肥管理。芹菜9月上旬播种,在11月上、中旬,番茄第1穗果采摘结束(第2穗果转色)时,打掉下部叶片,留4~6片功能叶,之后定植芹菜。每个种植畦定植7~8行芹菜,株距11~12 cm,种植28 000~30 000棵。番茄拉秧前按照常规方式管理,采收结束(12月中、下旬)后,及时清除番茄秧苗。清除后给芹菜追施促根壮苗型肥料,每667 m2可使用植物激活剂益施帮1 L或根罗2 L。间隔1个月追施复合肥10~20 kg,1个月之后,再追施1次。3月上中旬采收芹菜。

种植中应注意:番茄采用平畦栽培,以便于定植芹菜,起垄栽培不适合套种模式;拉秧前以番茄常规管理为主,无需对芹菜特殊管理;芹菜定植选择番茄第1穗果采摘结束后进行,定植前需打掉番茄下部叶片,以保障芹菜的通风透光,防止芹菜由于光照较弱而徒长。

2 配套“三灌两喷”技术

秋延后日光温室芹菜定植后,容易出现根腐、茎基腐等病害,从而造成的死苗现象;番茄生长期间晚疫病、灰霉病等病害危害严重。以往菜农多采用喷施农药以防治病害,不仅费工费药,同时还会对蔬菜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笔者针对这些病害的发生规律,结合根施药剂(省工省药、延长持效期)和喷雾预防、采用高效低毒药剂,形成适合番茄套种芹菜模式的“三灌两喷”技术。

第1灌:番茄定植后,随缓苗水667 m2根施25%嘧菌酯悬浮剂100 mL+62.5 g/L精甲·咯菌腈100 mL。

第1喷:定植后30~40 d,喷施10%氟噻唑吡乙酮3 000倍液,预防晚疫病。

第2灌:定植后40~50 d,每667 m2随水根施25%嘧菌酯悬浮剂150~200 mL。

第2喷:定植后60~70 d,喷施10%氟噻唑吡乙酮3 000倍液+50%啶酰菌胺1 200~1 500倍液。

第3灌:定植后80~90 d,随芹菜定植水每667 m2根施62.5 g/L精甲·咯菌腈悬浮剂,可有效预防根腐病、茎基腐病,避免芹菜死苗现象。667 m2施用量100~150 mL。

3 番茄套种芹菜及“三灌两喷”技术示范

分别于2016、2017年在河北省滦南县进行日光温室秋延后番茄套种芹菜模式及其配套“三灌两喷”技术示范,每个示范区选择20栋结构相同的日光温室进行。其中,15个采用示范技术,5个按照秋延后番茄常规管理。

示范结果表明:2016、2017年番茄套种芹菜模式及其配套“三灌两喷”技术示范处理较秋延后番茄常规管理模式增收27.20%和25.20%(详见表1)。

表1 2016—2017年示范效果

4 效果分析

芹菜在蔬菜生产中产量高、病虫害较少、易于管理,番茄套种芹菜可降低常年连作土壤中的病原菌种类和数量,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另外,芹菜对烟粉虱有很强的趋避作用,可以减少棚内烟粉虱对番茄的危害,进而降低下茬番茄感染TY或黄化褪绿病的的几率[1-2]。

番茄套种芹菜模式下的“三灌两喷”技术中“第1灌”主要针对番茄根腐病、茎基腐病、晚疫病和叶霉病等病害进行预防;“第1喷”主要预防晚疫病。“第2灌”预防番茄晚疫病、早疫病和灰霉病等病害;“第2喷”预防番茄晚疫病和灰霉病。“第3灌”主要预防芹菜根腐病和茎基腐病,同时预防芹菜叶枯病等叶斑类病害。“三灌两喷”技术结合根施和喷雾,用药针对番茄套种芹菜模式的主要病害进行预防,可减少用药次数和用药量,降低用工、用药成本,提高番茄和芹菜的品质和产量,同时为蔬菜产业的“农药零增长”提供理论依据,为蔬菜绿色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番茄套种芹菜模式中芹菜的定植时间尤为重要,定植过早,对番茄产量影响较大;定植过晚芹菜与冷棚芹菜同时上市,价格较低。因此,选择番茄第1穗果采收结束,第2穗果转色期定植芹菜,对番茄产量影响较小,且较常规模式可增加芹菜产量4 000~5 000 kg。此茬口芹菜种植量少,价格较高,平均667 m2增收8 000~12 000元。应用该技术还可改良土壤、减少土传病害;趋避粉虱、减少后茬病毒病发病几率[3-4];增产增收,保障农民收益。

猜你喜欢

穗果晚疫病套种
设施番茄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
黄瓜套种苦瓜 赶早上市效益高
草莓大棚套种西红柿亩增收2万元
临汾市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预报
如何防治大棚番茄晚疫病
番茄套种需注意什么
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预报
圣女果如何科学施肥
山西省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预报
温室番茄品质对不同沟灌方式和施氮量组合的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