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麻醉对28例脑肿瘤切除术患者脑保护效应及麻醉效果的影响

2018-09-20王锐安赵翠王爱玲丁燕燕张书文周文甲李明栋

上海医药 2018年17期
关键词:瑞芬太尼丙泊酚

王锐安 赵翠 王爱玲 丁燕燕 张书文 周文甲 李明栋

摘 要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麻醉对脑肿瘤切除术患者脑保护效应及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56例脑肿瘤切除术患者根据不同麻醉方案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麻醉,研究组给予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不同时间段心率(heart rate, 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变化,脑保护效应及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在T1~T3时HR及MAP的波动均小于对照组(P<0.05);在T2~T4时间点两组患者的MBP、S100β水平均有所升高,但研究组升高幅度较缓慢(P<0.05),研究组患者麻醉苏醒期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及定向力恢复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麻醉对机体影响小,患者术后苏醒快,脑保护效应较好,在肿瘤切除术麻醉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瑞芬太尼 丙泊酚 复合麻醉 脑肿瘤切除术 脑保护效应

中图分类号:R730.56; R739.9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6-1533(2018)17-0027-02

Effect of remifentanil combined with propofol on brain protective and anesthetic effects in 28 patients with brain tumor resection

WANG Ruian, ZHAO Cui , WANG Ailing, DING Yanyan, ZHANG Shuwen, ZHOU Wenjia, LI Mingdong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Sunshine Union Hospital, Shandong Weifang 26103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erebral protective and anesthetic effects of remifentanil plus propofol on patients with brain tumor resection. Methods: Fifty-six cases with brain tumor resection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n=28) and a research group (n=28) based on their different anesthetic methods. The control group was anesthetized by fentanyl and propofol while the research group by remifentanil combined with propofol. The heart rate (HR), the 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 the cerebral protective and anesthetic effects at different time periods induced by anesthesia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HR and MAP fluctuations at T1-T3 were less in the research gro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MBP and S100β levels had a little rise at T2-T4, however, the degree of their rise was lower in the research gro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extubation and recovery time and the time for the recovery of breathe and orientation were significant better in the research gro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combined anesthesia of remifentanil and propofol possesses little effect on human body and a good brain protection effect and the patient can be quickly recovered after surgery,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anesthesia of tumor resection.

KEy WORDS remifentanil; propofol; combined anesthesia; brain tumor resection; cerebral protective effects

颅内肿瘤是临床上死亡率极高的疾病之一,目前病因尚不明确。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斷恶化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颅内肿瘤的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1]。手术切除是临床上治疗颅内肿瘤的有效手段,但手术复杂,难度及风险较大,对患者自身、术中麻醉、气管插管等操作均具有较高的要求,尤其是术中的有效麻醉及脑保护效应将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及患者术后恢复。理想的麻醉要求麻醉诱导迅速,麻醉后患者的心率(heart rate, 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颅内压等尽可能保持在稳定状态,停药后患者苏醒快[2]。本研究以56例脑肿瘤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麻醉对脑肿瘤切除术患者脑保护效应及麻醉效果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56例脑肿瘤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影像学及临床检查均被诊断为颅内肿瘤,行脑肿瘤切除术治疗,且排除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心脑血管疾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长期使用止痛药物、手术禁忌证、药物过敏史及精神认知障碍,患者自愿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根据不同麻醉方案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28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21~72岁,平均(52.31±3.45)岁;体质量47~73 kg,平均(58.63±2.37)kg;研究组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22~73岁,平均(52.56±3.28)岁;体质量48~72 kg,平均(57.68±2.53)kg。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完成各项相关检查,禁食禁饮,进入手术室后建立静脉通道,监测HR、血压、心电图、MAP等。对照组患者给予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麻醉,芬太尼用量4 μg/kg,丙泊酚用量2 mg/kg,常规给予罗库溴铵1 mg/kg诱导气管插管麻醉。研究组患者给予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麻醉,麻醉诱导前采用静脉泵入的方式输注瑞芬太尼及丙泊酚,并控制血浆靶浓度分别 为6μg/L及3 μg/L,当患者意识消失后,常规给予罗库溴铵1 mg/kg,待肌肉松弛后行气管插管。

1.3 观察指标

比较麻醉诱导前(T0)、切开硬脑膜(T1)、取瘤结束(T2)、手术结束(T3)及术后24 h(T4)两组患者的HR、MAP、髓稍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 MBP)及血清S100b蛋白水平变化,并记录麻醉苏醒期各指标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 19.0,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时间点HR及MAP变化

T0时两组患者的HR及MAP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研究组患者在T1~T3时HR及MAP的波动均较对照组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脑保护效应情况

在T0、T1时间点两组患者的MBP、S100β水平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在T2~T4时间点两组患者的MBP、S100β水平均有所升高,但研究组升高幅度较缓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 麻醉苏醒期各指标比较

研究组患者麻醉苏醒期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及定向力恢复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 讨论

颅内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较为常见的一种神经外科疾病,引起病灶处于脑部,手术操作较为困难,极易损伤患者的脑组织及中枢神经,甚至会导致患者出现偏瘫、失语等严重的后遗症,影响手术效果[3-4]。近年来,随着麻醉医学的迅猛发展,针对脑肿瘤切除术的麻醉方案也是层出不穷,目前仍无统一标准。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均为临床上常用的阿片类麻醉药物,瑞芬太尼是芬太尼的衍生物,具有特异性的μ-阿片受体激动剂,具有见效快、代谢快、术后患者苏醒快的特点,与丙泊酚联合进行靶控输注,可有效抑制神经中枢系统,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前列环素和一氧化氮,降低脑代谢,发挥保护脑组织的效果[5-6]。还有研究表明,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麻醉有利于确保手术全程麻醉的平稳,避免发生延迟性呼吸抑制现象,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安全性较好[7-8]。本研究结果表明,T0时两组患者的HR及MAP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性,研究组患者在T1~T3时HR及MAP的波动均较对照组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T0、T1时间点两组患者的MBP、S100β水平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性,在T2~T4时间点两组患者的MBP、S100β水平均有所升高,但研究组升高幅度较缓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麻醉苏醒期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及定向力恢复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麻醉对机体影响小,患者术后苏醒快,脑保护效应较好,在肿瘤切除术麻醉中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郭华静, 马明祥.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对脑肿瘤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J].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2, 35(18): 57-58.

[2] 周强.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对脑肿瘤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J]. 中国当代药, 2015, 22(33): 69-71.

[3] 刘北涛, 崔云静, 王宇飞, 等.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对脑肿瘤围术期指标的影响[J]. 现代肿瘤医学, 2015, 23(19): 2828-2831.

[4] 李燕, 王志杰, 郭旭东, 等. 脑肿瘤手术实施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的效果分析[J]. 中国疗养医学, 2015, 24(3): 244-245.

[5] 陆军. 右美托咪定与异丙酚复合麻醉对脑肿瘤切除术患者临床效果起效时間及脑保护效应分析[J]. 山西医药杂志, 2017, 46(19): 2344-2347.

[6] 范玲玲, 丁翠霞, 陈冬梅. 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颅内肿瘤患者术后不同时段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J].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7, 31(3): 238-241.

[7] 梁大顺, 廖历兴, 李敏, 等.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J].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7, 35(2): 163-166.

[8] 许晓梦, 阮骆阳, 曹金良, 等. 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颅内肿瘤患者术后不同时段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 2017, 14(8): 120-123.

猜你喜欢

瑞芬太尼丙泊酚
丙泊酚及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评价
小儿先天性唇腭裂修补术的麻醉临床分析
麻醉药物联合应用在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中的效果比较
丙泊酚对脂代谢的影响
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探讨
丙泊酚预防MECT术后不良反应效果观察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
丙泊酚联合异氟烷与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小儿外科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