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抗养殖
——未来畜牧养殖业的必由之路

2018-09-20屹,赵森,黄

新农业 2018年17期
关键词:农业部兽药养殖场

程 屹,赵 森,黄 月

(沈阳市兽药饲料监察所,辽宁 沈阳 110036)

1 无抗养殖是大势所趋

通常来说,无抗养殖是指在养殖过程中不以预防和促生长为目的在饲料中添加抗菌药,在治疗动物疾病时规范、减少使用抗生素和其他外源性兽药的养殖方式。这个定义区分为两个程度。一是绝对的无抗养殖,是指在养殖过程中对畜禽的疾病防控拒绝使用一切抗生素;一是相对的无抗养殖,是指对畜禽的疾病防控,允许规范和合理使用部分抗生素。

畜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寻求健康养殖是行业的必然趋势。与发达国家的畜牧业发展规律一样,中国也必然会迈入这样的发展阶段。从战略层面讲,无抗养殖是终极目标,也是大势所趋,饲料、兽医兽药、养殖等相关行业都必须要壮士断腕、自我革新,适应时代和新趋势的发展。从发展趋势上讲,无抗养殖是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畜产品供给绿色安全的必然要求。农业部印发的《2018年兽医工作要点》明确提出了开展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示范创建。这就要求市场积极发挥引导作用,着力加强安全、生态、无抗理念的宣传和推广,稳步提升无抗养殖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进而推动整个产业的良性发展。

2 抗生素在养殖业的应用

在我国,自1970年代开始使用抗生素,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当前我国抗生素总产量约为20万吨,其中用于畜牧及饲料行业的就高达50%。出于对消费者健康和食品安全的考虑,农业部循序渐进,1999年公布了109种兽药在动物性食品中最高残留限量标准和食用限量。随后公布的《兽药管理条例》对规范使用抗生素作了进一步严格的规定。2001年版《中国兽药典》首次规定了20多种兽药的停药期。农业部在2002年发布了《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他化合物清单》,其中明确禁止了氯霉素、琥珀氯霉素等多种抗生素药物在所有食品级动物中的使用。2015年发布的2292号公告中,农业部明确在食品动物中停止使用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和诺氟沙星4种兽药,并撤销相关兽药产品批准文号。农业部在2016年发布的第2428号公告中,删除了农业部公告第168号附录1产品目录中的“硫酸黏菌素预混剂”,将来硫酸黏菌素只能作为治疗用药使用,禁止添加在饲料中。2018年,农业部发布的2638号公告规定,决定停止在食品动物中使用喹乙醇、氨苯砷酸、洛克沙胂等3种兽药。基于上述可以看出,国家对于减抗无抗的战略判断和态度决心。

在使用环节,养殖人员文化程度普遍不高,通常缺乏科学用药知识,不按相关规定和标准用药。一些养殖场(户)为牟取更大的经济利益,不遵守停(休)药期,肆意长期、过量使用抗生素,甚至使用违禁兽药或化合物。前几年曝出的“速成鸡”事件、饲料中非法添加使用喹乙醇等事件,均属此类。通过环境和食物链的富集传导,抗生素的滥用最终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冲击和伤害。

3 全面实现“无抗养殖”的时机尚不成熟

无抗养殖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终极目标,也是畜产品安全生产的必然方向。但目前由于长久以来,广大养殖场(户)形成了对抗生素的观念依赖性,想要真正转变甚至清除抗菌药的使用尚需时日。我国畜禽规模化养殖已经初具规模,但养殖散户仍然较多且情况差异大,在不同的地域和养殖场间,由于管理水平、疫病差异等,无抗养殖的效果不尽然相同。养殖场(户)逐步实施无抗养殖后,养殖的效能是否下降成为养殖从业者最大的关注点。

与此同时,市场上当前尚不能发现抗生素的完美替代品。中草药、益生菌、抗菌肽或酶制剂等的研发与应用虽然均取得了可喜进展,逐步成为抗生素替代品的有力竞争者。但多数产品效果尚不稳定,成本高且起效慢,成为了制约其推广的重要瓶颈。

究其原因,抗生素之所以被大量使用主要是由于养殖业整体水平尚未提高到一定高度,整体饲养环境和管理水平较差,疾病频发。片面的追求利润使从业者忽略了对养殖场管理的必要投入和升级改造。饲料等投入品本身的无抗已不存在技术问题,但饲料生产厂商与使用者之间信息不对称,使得药物和添加剂使用上存有盲点和误区。源头上对饲料原料质量把控不严,霉菌毒素超标等问题时有出现。如若进行原料发酵或者酸化等预处理则意味着将提高饲养成本,这些都是普通养殖者通难以接受的。

此外,我国近年来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规范兽用抗菌药的生产、使用、经营和监管,但相对于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地区)来讲还是落后了一大截,在动物源性食品药物残留限量的严格规定上,仍亟需与国际标准接轨。

4 展望

真正的“无抗”应该是指畜禽产品的“无抗”,这是一个整体工程,而非单纯仅指饲料或者养殖等某一个环节。但现阶段,受主客观生产实际制约,盲目追求养殖过程中的全程无抗,搞“大跃进”,对于当下的中国养殖业来讲并不现实。科学合理地使用抗生素,并严控休药期,精准“减抗”或许更符合当前行业发展的实际。这就需要政府积极有序引导,推动品牌建设、建立相对完整的封闭养殖模式,进而提高无抗、减抗产品的附加值,增加收入,从而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在养殖投入品上,保证饲料来源的一致和营养的稳定性,严禁私自添加或更改配方等不法行为。同时要加大研发力度,加强抗生素替代品和组合替抗模式的研发,确保添加剂的安全、高效和环保。鼓励成立无抗养殖联盟,逐步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和环境控制水平,降低无抗饲料成本,帮助养殖户降低养殖成本,实现双赢。

坚持“标准化生产、减量化处置、无害化处理和生态化发展”的原则,加强畜禽养殖管理,保障健康养殖资源化。加强对生产投入品的监管,规范饲料、兽药生产经营行为,逐步消除抗生素的滥用,杜绝假劣、违禁兽药添加等不利影响;养殖者要树立科学饲养理念,着眼绿色健康,拒绝简单粗暴的放养,合理使用抗生素。牵一发而动全身,以点带面,促进整个行业产业链的良性发展,循序渐进,重塑消费者对畜产品安全的信心。

此外,监管部门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监测体系,正确引导舆论导向。积极宣传健康养殖的必要性,及时报道健康养殖当前的研究动态,曝光养殖(场)户的不良行为,建立全行业的产学研平台,推动市场、信息、技术和政策的有机融合。

猜你喜欢

农业部兽药养殖场
兽药残留检测中的优化与应用
规模化养殖场猪的繁殖障碍发生原因与防制
新建规模养殖场的环保新要求
农业部一号文件关于养猪都说了啥
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
中兽药在家禽养殖中的作用与应用
烈日炎炎养殖场如何防暑降温?
兽药
规模化养殖场仔猪的饲养管理
农业部将实施H7N9流感根除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