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闻鸡起舞

2018-09-19杨秉辉

食品与生活 2018年5期
关键词:老朱晨练锻炼身体

杨秉辉

夏天凌晨 5 点,天已经亮了。晨光小区里的小广场上来了一位老人,头发花白,六十大几岁的样子,穿一身白绸衫裤,黑布鞋,动作甚是利索。老人一手提一小型录音机,一手提一饰有红色流苏的宝剑。他将录音机放在凉亭中,提着宝剑,先左右挥舞一阵子,然后进入程序,忽马步、忽腾跳,一招一式甚是认真,有识者称此剑法为“太极剑”。

约5点半又陆续来了七八位老者,大多六七十岁。各人习惯地分为两行站定,自动练起太极拳来,虽无口令,亦无音乐,但众人动作整齐划一。不过,仔细观察仍可看出众人的动作是以最先来的那位穿着白绸衫裤的老者为范本的。太极拳练到 6点左右,赶早班的人从旁悄悄走过,上菜场的大妈走过则要和练拳的道个早安。众人遂做个“收势”,结束了太极拳。

穿着白绸衫裤老者走进凉亭,喝了几口带来的茶水,放起了“回春操”的音乐,该乐曲中还伴有讲解“这一节可治腰腿痛”“这一节可以降血压”等,众人或弯腰拍背,或双手云天,因为有了音乐伴奏,又有解说,气氛活跃了一些。约莫又练了半个钟头,乐声一停,大家便停了下来,回家休息了。

穿白绸衫裤的老者回家淋了个浴,老伴已经备好油条、豆浆、稀粥,老者用罢,但觉神清气爽。他家住二楼,有个朝南的阳台,种了点花草,也多是些寻常之物,只是上周女儿、女婿送来的一盆茉莉花,开得茂盛、香气扑鼻,老夫妻俩喜欢得不得了,老者拿个漱口杯前来浇水,浇罢水,就等当天的报纸送到了。

老人姓朱,单名一个笛字,祖籍江西赣州。朱笛为长子,初中毕业后亦曾参军,复员后在供电局工作,60 岁时在营业科科长岗位上退休。朱笛夫妇皆60多岁,退休在家安享晚年。朱笛每天晨练、看报、与隔壁山东老王下棋,再就是看电视了。

时间将近9点,不知何故报纸还未送到,朱笛心中正有点纳闷,忽然想起退管会通知今天应该去医院体检的,心想:现在赶过去人家都查完了,再说体检要空腹抽血化验的,刚才已经吃了早饭,验也验不准了,算了吧,好在自己身体很好,没病,查不查无所谓的,于是决定不赶去医院检查身体了。

朱笛老先生身体确实不错,耳聪目明,行动敏捷,食欲、睡眠皆好,平日连感冒都少有。大家都说是归功于晨练,他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

无论冬夏,朱笛每天清晨 5点起床锻炼身体,十多年从不间断。以前上班时,晨练之后到办公室,比小青年们来得都早。后来朱笛做了科长,觉得作为领导有责任教导下属努力工作,而做好工作需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上班迟到是他最不满意的事,一天办公室里有两个小青年迟到,其中一个走进办公室时,手上的早点还没吃完。朱科长甚是不悦,按捺不住,对两人提出批评,说到最后,朱科长觉得应该说点励志的话:

“古话说要‘闻鸡起舞,就是早上鸡一叫就起来……起来锻炼身体”,朱科长的脑子还是很灵的,马上想到这“舞”字应是舞剑之意, “唉,舞剑,为什么这么早就要起来舞剑,这就是一种精神,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没有精神怎么行?”

两个小青年因为迟到受到科长批评,有点口服心不服:路上堵车嘛,谁能像你这样天天闻鸡起舞?遂上网,输入“闻鸡起舞”四字,说是“东晋时有祖逖,立志报国,每天闻鸡起舞……”年轻人脑子灵光,马上想到朱科长名朱笛,大概他爸给他起这名字便是叫他效法祖逖之意,于是大家背地里都叫朱科长“闻鸡起舞”了。后来朱科慢慢知道了,查了《成语辞典》后得知自己的名字与古人暗合,而此古人是正面形象,觉得也蛮好,而且还似乎暗示他是应该坚持“闻鸡起舞”的。

朱科长觉得早起锻炼身体是一种精神、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应该坚持。何况自己自 40 多岁那年查出有高血压的问题以来,就一直坚持锻炼身体,果然身体一直很好。许多人年纪大了就“三高”,而自己就这“一高”,而且没有什么不舒服的症状,头是一点也不昏,所以一直也没吃高血压的药,也蛮好。

朱科长对锻炼身体很有心得,而且强调要闻鸡起舞,以彰显精神,于是,不论严冬还是酷暑,都坚持不懈。退休后继续坚持,而且还影响了周围的一些老人,大家一起“闻鸡起舞”,居民中多赞扬之声。

一日气温在零下8℃左右,北风呼啸,看样子可能還要下雪。凌晨 6 点不到,天色微明,几位老人已在那里练拳了。有早起者走过都夸几位老人好精神。说话间,正在打拳的山东老王忽然一个趔趄,跌了下来。众人大惊,急忙扶起,送回家中。老王自称“没有关系”,看看似乎也并无大碍,但老王的老伴不依,怕有骨折,坚持送医院检查。检查的结果幸而并无骨折,不过血压高达 170/110,老王自述其时突然右腿无力,故而站立不稳,医生认为有“小中风”的可能,嘱其要认真服用降压药物,并给开了阿斯匹林,嘱其一并服用。

老王对血压问题平时尚较重视,对医生说: “大夫,俺前天下午还测过,只有 130/80,今天怎么这么高呢?”

“有不少高血压病人有‘晨峰现象。”医生说。

“晨风?”老王没听懂。

“就是一天之中的上午 6 ~10 点时血压最高。”

“为什么咧?”老王还是没弄懂,本想再问,看看急诊室的医生实在太忙,没问出口,回家了。

众人看见老王好好地回家了,都以为没事,只是老王不再来“闻鸡起舞”了,他家老太太不让来。老朱是他家隔壁邻居,知道他家老太太在家中很有权威,也不便多说,只是两人还是照下棋。

冬去春来,万物生机蓬勃,晨光小区的广场上晨练的老人又多了几位。

一天,新来参加晨练的老李说:“我女儿说,早晨空气不好,因为夜里植物呼吸是放出二氧化碳的,要等太阳出来后,植物才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空气质量才好,所以锻炼身体最好是在太阳出来之后。”众人皆不以为然,因为大家都觉得早晨空气蛮好的,说这话的老李也不坚持,继续与大家一起闻鸡起舞。

好日子过起来快,一下子又到隆冬季节,天亮得晚了,朱笛老先生依然是摸黑起床,5 点半准时在小广场上舞剑。6点左右,其他几位参加晨练的老人也到了,大家打起太极拳来。朱老先生今天很是高兴,边打拳边说起他家未来的孙媳妇是做医生的,今天要來看爷爷奶奶了。说着说着突然没了声音,脚下一滑跌了下来。众人一见大惊,忙聚了过来,发现老朱口眼歪斜,已经不省人事,马上叫来朱夫人,朱夫人一见大哭,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倒是小区保安提醒“快送医院!”于是众人把老朱送到市立医院急救室。

医生一量血压,竟然高达190/120,马上诊断为“脑溢血”,宣告病危。儿子、女儿、孙子,还有未来的孙媳都赶来探望。抢救到傍晚,老朱方才逐步清醒过来,但已半身不遂。主治医生前来询问详细病史,朱夫人说发现高血压已有 20 多年;问用何药物治疗,答并不服药,因无任何不适。医生听罢摇头,说是:“高血压被称为‘无声杀手,可以没有症状,但并不是没有危害。高血压可引起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治疗高血压的目的便是预防对这些器官的损害。比如这脑溢血,如果能将血压稳定在正常范围,基本上便不会发生。”

“可是他每天锻炼身体的呀,很认真的!”朱夫人表示他们其实也是很重视健康的。

“锻炼身体是好事,但有病还是要治疗的。”医生说。

“我家老朱自从40多岁查出有高血压来,就非常重视锻炼身体,冬天早晨 5 点半、夏天早晨 5点,雷打不动起床锻炼,至少要练到 7点钟才回来吃早饭。”朱夫人描述老朱锻炼之认真。

“血压量过没有呢?”

“没量,因为没有什么不舒服。”

又是因为“没有不舒服”,医生无语了,但“每天早晨 5 点半雷打不动就起床锻炼”的话却引起了医生的感慨:

“不少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有‘晨峰现象,早晨的血压在一天之内是最高的,如果控制不好,这时运动很不适合。”

“是嘛,我们不知道啊!”朱夫人很是吃惊。

“有病看医生,医生会帮你把血压控制好的啊!”医生摇摇头走开了。

老朱未来的儿媳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这时刚好在旁陪护。朱夫人很客气地问道:

“张医生,刚才这医生说早晨的血压是一天之内最高的,这是什么道理啊?”朱夫人自己也有高血压,对高血压的事情自然要问清楚。

“人在睡眠时,身体各个器官大都处在一个相对平静的状态下,比如心跳比较慢,血管也相对松弛,血压也低些。起床后身体活动增加,心跳便会反应性地加快,心脏搏动加强,血管紧张度也会增加,结果就是血压明显升高,一般到上午 10 点钟以后,身体逐渐适应白天的活动了,血压便又会降些下来。早晨血压升高的现象便叫‘晨峰,这个现象有的病人明显些,有的不太明显。”在社区工作的全科医生对高血压等慢性病的控制其实是很有经验的。

“那么高血压的病人早晨要特别当心了?”

“是的。”

“那么早晨还能不能锻炼身体呢?”

“对高血压控制不好的病人来说,早晨起床就去运动确实不好。”张医生又接着说:“体育锻炼最好的时间是下午 4~5 点,或者说是傍晚。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人还应该先将这些病控制好……”

朱笛住院治疗一周,保住了性命,降下了血压,落下了个半身不遂,带了许多降压药回家休养了。半年后,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治疗的帮助下,半身不遂的症状有所好转,勉强可以自己穿衣、吃饭,扶着个“助步器”略微可以走点路,能走到隔壁跟山东老王下棋。老朱表示还要进一步争取好转。

小广场上晨练的老人不再坚持了。大妈们傍晚在小广场上跳广场舞,她们人多势众,几个爱打拳的老先生只好改在 18 号门前的一块空地上练了。

猜你喜欢

老朱晨练锻炼身体
《和天鹅一块晨练》(摄影)
为什么在雾天不适宜进行晨练
剪纸作品欣赏:晨练
晨练
锻炼身体
绕着猴子走一圈
老朱的菜园
发誓怪圈
老朱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