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高水平论文的中日大学科研实力比较与探析

2018-09-17孟洋

科教导刊 2018年17期
关键词:一流大学数据库

孟洋

摘 要 科研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是论文,而衡量一所高校科研水平最基本的指标则之一是论文数量,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高校的科研实力。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论文,本文对中日两国第一集团大学(各9所)和顶级大学的论文分布领域和数量进行数据对比和分析。通过数据比较,分析中日两国高校在科研水平上的现状、差距和不足。

关键词 科研评价 第一集团大学 一流大学 科研投入 数据库 科研实力

中图分类号:G649.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06.005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Strength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Universities Based on High Level Papers of the Web of Science Database

MENG Yang

(International Office,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44)

Abstract The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results is thesis, and one of the most basic indicators for measuring the research level of a university is the number of thesis, which can reflect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strength of the university to a certain extent. Based on Web of Science database papers, this paper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distribution and number of dissertations of the first group of universities in China and Japan (9 each) and top universities. Through data comparison, the status quo, gaps and deficiencies in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level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universities are analyzed.

Keywords research evaluation; First Group University; first-rate university; research investment; database; scientific research strength

1 研究背景介绍

在经济发展全球化的背景下,科学技术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科技水平是体现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是国家实力的重要表征,目前中国和日本都高度重视科学研究的发展,对科研的资金投入也在迅速增加。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加强科研评价工作,使有限的资金投入到科研最需要的地方成为一种迫切的需求,同时,科研评价一方面可以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科研的管理水平。随着科技的进步,目前中国和日本在科研领域内的投入力度越来越大,科研评价已经成为科学系统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科研评价的意义主要体现在:科研评价可以对科研人员起到指引作用,有利于提高科研人员的研究质量,从而促进科研的顺利进展;科研评价是对科研的成果进行绩效评估,通过评价肯定科研人员有价值的工作,从而有助于争取更多的经费支持。因此,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对于优化资金的配置、提高中国和日本的科学技术研究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2 Web of Science数据库概述

2.1 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

Web of Science是大型综合性、多学科、核心期刊引文索引数据库,收录了10,000多种世界权威的、高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其内容涵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生物医学、社会科学、艺术与人文等领域。目前多数高校在资金投入、成果申报等主要以发表SCI、SSCI、EI论文数量为依据,尤其是SCI已经成为高校教学科研水平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一所高校每年度被SCI收录的论文数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2.2 Web of Science數据库特点

(1)收录高质量的期刊:Web of Science 收录的每一种学术期刊在其所属学科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并且文章录用过程强调质量、信息的可靠性,从而能够确保准确、有意义的数据。(2)被引参考文献检索:根据参考文献(即文献间的引证关系)进行检索,通过作者所引用的参考文献找寻论文间存在的科研联系,以获取此类学科的科研信息。(3)深入地分析选项:通过分析工具(Analyze Tool)发现课题研究的趋势,洞悉新的科研领域,发现相关的学术期刊。

3 研究对象概述

近年来,中国和日本在社会、经济、科技等方面飞速发展,作为母语为非英语国家的中国和日本在SCI论文发表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我们对两者进行比较,可以从一个视角揭示中国和日本科研的基本状况以及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差异情况,同时也可以反映中国在科研方面的国际影响力,以及在国际化的进展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我们选取了同中国高等教育背景、文化更为相似的日本9所高校作为研究对象(第一集团大学),对2013年和2017年的数据进行了收集、整理、研究和分析,时间跨度为5年。日本9所代表性大学:北海道大学、东北大学、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庆应义塾大学、名古屋大学、京都大学、大阪大学、九州大学。其中早稻田大学和庆应义塾大学为私立大学,在日本民办高校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典型性,这些高校在研究内容、研究方式、学科分布具有广泛性,可以保证收集数据的全面性。中国9所代表性大学(第一集团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选择上述9所高校的原因是这些高校具有较高的科技研发水平和国际影响力,是中国学者、研究机构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标志。

4 数据统计与比较

依据检索结果,记录和分析数据,从而获取不同高校之间在总文章数、高引用率文章数、专业领域文章数方面的比较结果。

4.1第一集团大学(中国9所代表性大学与日本9所代表性大学)的比较

在2013年至2017年,中国高校在总文章数量方面高于日本高校的总文章数量,2016年达到90956篇高于同年日本总数的近2倍,且中国高校的总文章数量逐年呈上升趋势,日本高校的总文章數量基本保持不变。

接下来,我们分析从电气电子工程领域、多学科科学领域、应用物理领域、天文学天体物理学领域、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领域五个不同领域的文章收录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在2013年至2017年,中国高校在电气电子工程方面文章数量高于日本高校的文章数量,2016年最高值达到11973篇高于同年日本的3倍,且中国高校在电气电子工程方面文章数量逐年上升,日本高校在电气电子工程方面文章数量基本保持不变。

中国高校在多学科科学方面文章数量也高于日本高校的文章数量,2016年中国在多学科科学方面的文章总量达到最高值为4008篇,高于同年日本总数的近两倍,中国和日本高校在多学科科学方面文章数量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国高校在应用物理学方面文章数量高于日本高校的文章数量,且中国高校在应用物理学方面文章数量逐年上升,日本高校在应用物理学方面文章数量呈下降趋势。日本高校在天文学天体物理学方面文章数量高于中国高校的文章数量,且日本高校在天文学天体物理学方面文章数量基本稳定,中国高校在天文学天体物理学方面文章数量逐年上升。最后,中国高校在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方面文章数量与日本学校的基本一致。

4.2顶级大学(北京大学与东京大学)的比较

我们分别选取在中国和日本影响力较高的两所学校:北京大学和东京大学,就总的文章数、高引用率文章数和专业领域方面文章数量进行了比较。

在2013年至2017年,东京大学在总文章数量方面高于北京大学的总文章数量,且北京大学的总文章数量在逐年上升,东京大学的总文章数量基本保持不变。2016年北京大学的文章总数为11932篇超过日本总数量的1.15倍。东京大学和北京大学在电气电子工程方面文章数量在这5年内基本一致。

东京大学在多学科科学方面文章数量高于北京大学的文章数量,且东京大学和北京大学在多学科科学方面文章数量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应用物理学方面东京大学的文章数量高于北京大学的文章数量,且东京大学在应用物理学方面文章数量呈下降趋势,北京大学东京大学在应用物理学方面文章数量变化较小。

东京大学在天文学天体物理学方面文章数量高于北京大学的文章数量,且东京大学和北京大学在天文学天体物理学方面文章数量变化幅度较小。东京大学在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方面文章数量高于北京大学的文章数量,且东京大学在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方面文章数量逐年下降,北京大学在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方面文章数量基本保持不变。

5 分析与讨论

5.1 第一集团大学(中国9所代表性大学与日本9所代表性大学)的比较

科研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是论文,而衡量一所高校水平科研水平最基本的指标之一则是论文数量,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高校的科研实力。从上述的统计结果来看:在总文章数量方面,中国的9所高校高于日本的9所高校,说明中国的高校在论文数量上占有优势,且逐年呈上升趋势;另一方面,从专业领域文章方面可以看出:中国的学者在科学研究中更注重学科的分布,以及研究内容的广泛性。

在专业领域方向,中国的学者在电气电子工程、多学科科学、应用物理学领域均占有优势,但是在天文学天体物理学领域上较为薄弱,说明日本高校办学投资的重点在于专业领域方面的提髙,基本教学投资规模比较大,对高层次学生培育模式和科研水平的重视,通过对学生培养经费投资的增加,更多的在培养出高层次、精英化的专业人才。从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中国高校在一些专业领域的投资不够,新兴学科的建设还需要加大投入力度,总体来说投资绩效成果不明显。

5.2顶级大学(北京大学与东京大学)的比较

科研是高校一项重要的基本职能,而科研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高校综合实力的一项重要指标,科研水平的高低固然与科研成果数量、科研项目数量等指标有关。为此我们分别选择中国和日本的代表性高校:北京大学和东京大学比较,从统计的数据结果来看,东京大学在总文章数量和专业领域文章方面均占优势。

原因分析:在信息全球化的时代中,一所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对学生的培养质量,东京大学作为研究型高校,对学生的培养采取了高水平、高质量的精英化教育模式,尤其是东京大学在科研方面投入了较多的经费,因此大幅度提高了自身的学术水平。近年来,日本办学的重点主要致力于提升高水平学校的资金投入,从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东京大学的教育模式在逐渐转变为精英化模式,这种模式也为培养高质量、高层次学历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从统计的数据结果来看:东京大学在高水平论文数量方面的持续增长也可以反映出对高层次学历人才培养的重视,并且从东京大学近年来的科研水平来看,学校在论文成果方面确实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从东京大学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高水平论文数量和论文总体质量的提升与学校的重视程度有很大关系。相比过去,高水平论文在重点发展的学科方面较为常见,近年来,东京大学加强了对弱势学科的建设与投入力度,论文成果得到显著的提升。我们可以发现:如果重点发展的学科领域己经到达一个高端水平,即使加大投入资金在短期内也不会有大幅度的提升,但是对于科研实力起点较低的弱势学科,学校加大(下转第81页)(上接第12页)投入力度会使学科的进步非常迅速,这样才能使高校的综合发展得到明显的进步。

相比而言,从北京大学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北京大学在学科分配方面较为均匀,教育投资相对均衡。为了适应科研发展的新形势和社会人才的需求,北京大学在保持原有优势学科的前提下,选择了对弱势学科的投入和建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科研实力水平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打造综合型大学奠定了基础。

6 结论与展望

从本文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可得知,近年来我国科学研究发展迅速,第一集团的代表性大学的科研产量逐年上升,在论文总量方面已经超过日本的第一集团大学。然而,在若干重要领域,还有需要向日方追赶的不足之处。尤其是在顶级大学的相对比较而言,不管是论文总量还是在关键领域的科学研究,我国的顶级大学还需进一步努力。国家应该重视科研的投入力度,拓展广泛的学科领域,进而提高高校的科研水平,尤其对于高校的弱势学科来说,通过重点扶持和学术上的研讨得到提升,使得教育资源得以更加均衡的分配,促进高校的学科领域全面发展,进一步加快我国大学的国际化进程,争取早日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

猜你喜欢

一流大学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
依法从严治军与军事院校正规化建设研究
“双一流”建设不能缺失本科教育
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对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启示
新形势下高等学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数据库
以国际化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数据库
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