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符号学的视角研究语境分析在语际翻译中的必要性

2018-09-15马新颖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符号学

马新颖

摘要:从符号学的视角探讨翻译的实质,即,翻译是一种符号活动,是理解和解释符号的过程。继而,阐述语境对语用的制约和解释功能。最后,说明如何通过语境分析来实现语用目的,使源语文本的语用意义在目的语中得到再生,达到最好的翻译效果。

关键词:符号学;语境分析;语际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8)06012003

符号学是“研究符号、符号系统和人类符号活动的科学”(Petrilli,2001:260—261)[1]。符号学诞生于20世纪,以美国科学家、哲学家查尔斯·皮尔士(Charles Peirce)为代表的解释符号学是符号学的两个主流学派之一。皮尔士认为,符号是由表现体(representamen)、客体(object)和解释体(interpretant)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运用于语际翻译中,表现为客体指源语文本,客体指源语文本所携带的一切信息,解释体指目标语文本,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依存,缺一不可的。

符号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是语用学,百度百科是这样定义的:“语用学是语言学各分支中一个以语言意义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领域,是专门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的学问,它研究在特定的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研究如何通过语境来解释和使用。”(wapbaike.baid.com)“翻译是以符号转换为手段、意义再生为任务的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许钧,2003:75)[2]翻译是一种理解符号和解释符号的活动,又是有人参与、为人服务的社会交际活动,翻译的目的就是追求解释体与客体之间的同一,要实现这一目的,必须准确把握表现体的语用意义,对文本语用意义的理解依赖语境。

英国当代语言学家韩礼德(M.A.K.Halliday)的语境论认为,语言符号只有在社会语境中才能确定其具体意义。“……它体现了对语言和语言使用的功能观,意义的动态生成过程及其协调,视语言的使用为一种牢牢地嵌入语境中并受真实世界影响的社会行为。”(陈宏薇,2009:10)[3]语境是语用学中的一个重大理论,对文本语用意义的理解依赖于语境分析,对翻译的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它影响解释体意义生成的方向、深度和广度。语境是语言使用的环境,是语言使用过程中交际双方都了解的主客观环境,既包括言内语境,即语篇内环境;也包括言外语境,即语言产生的场合、交际的性质以及交际双方的相互关系、已有观念和知识经验等。语境具有广泛性和流动性,语言的语用意义在具体的言语交际中产生,既与语言发出者有关,也与接受者有关,还与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翻译时,译者要经历理解、推理和表达的过程。

语境是语用的基础,语用研究和解释的是特定情景中特定话语的意义,语境恰指特定话语的情景,因此,语境是语用研究的第一要素。语境对语言的使用有制约和解释作用。制约作用指一定的情境中,语言使用者要选择与之相匹配的词语、句式、说话的态度、语调等。解释作用指一定的情境能够帮助人们理解语言的意义,消除歧义。语境对语言的表达也起着制约和帮衬的作用。语境决定语言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制约语言材料的选择和加工提炼,语言交际必须以具体的语境为依托,离开一定的语境就无法实现信息的准确传递,语言的语用目的不能实现,便无法实现交际的目的。Today, the eagle flies, lets go out and get drunk.今天发薪水,我们去喝他个酩酊大醉。Eagle指钞票上的图案,the eagle flies在英国指发薪水。如果不了解这一背景知识,听者便会不解,说者也自然达不成交际的意图。

在翻译过程中,首先,译者要通过语境提供的各种语言的和非语言的信息对源语文本进行语用分析,分析语言发出者用什么样的语言营造怎样的情景,对什么样的交际对象传达了怎样的信息,收到了何种效果。然后,分析目的语读者的阅读目的、已有知识经验、所在社团的文化习俗等。最后,运用汉英语言和文化的异同知识,选择适宜的翻译方法,译成目的语读者能接受的解释体,从而使源语文本的语用意义在目的语文本中实现再生。翻译是一种语际间的活动,这种语际间活动的核心是语义转换,语境分析正是获得对等语义的手段。

一、言内语境分析

(一)通过言内语境分析确定词义

相同的词语在不同的搭配中有不同的意义,任何一种语言都有一词多义的现象,翻译时准确确定词义是达成语义对等的前提。

“素质”这个词,在英语中的概念意义是“quality”, 但是与不同的词搭配使用,它的意义各有不同。如,体能健康素质 “physical health”,这里素质这个词省略掉就可以表达原意;科学文化素质中的“素质”译成“level”, scientific and educational level;思想道德素质中的“素质”译成“standards”, ideological and ethical standards;素质教育中的“素质”译成“character”, character education,这样的表达更加清晰、到位。

又如英语中的“hand”这个词,基本意义是“手”,但在不同上下文语境中,意义大不相同。The fans gave Yao Ming a big hand.粉丝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姚明,这里译成“鼓掌”。I have no hand in the matter.译成“我与此事无关”。这里的hand是“插手”“介入”的意思。Our teacher writes a good hand.我们的老师写得一手好字。这里的hand译成“书法”“字”。Many companies are short of hands when Spring Festival is coming.春节临近,许多公司都缺乏人手。这里的hand译成“人手”。Give me a hand.这里的hand译成“帮助”。帮我一下。A hand of a clock tells time.钟表的指针用来指示时间。这里的hand译成“指针”。On the other hand, many students choose to study abroad.另一方面,许多学生选择出国学习。这里的hand译成“方面”。People usually shake hands with each other when they first meet.這里的hand译成“手”。人们通常在初次见面时握手。

(二)通过言内语境分析确定短语的意义

看下面这两个句子中的“最后”:最后,这项决议还是又一次通过了。At last, the resolution repassed.最后,我们来到了一家国际化购物中心。In the end, we got to an international shopping center.虽然汉语都是“最后”,但在不同的句子中它的语用意义有差别,第一句有经过一番努力,费过一番周折的意思,语气较重;第二句则没有突出的感情色彩,语气平和,而“at last”和“in the end”的语义正好分别与两句相吻合。

短语on tenterhooks,汉语意思是“焦虑不安”,在不同的语境中译法不同。Some students were on tenterhooks before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高考前,有些学生心里七上八下的。译成“七上八下”,《现代汉语词典》对“七上八下”的解释是:“形容无所适从或心神不宁”,形容心情忐忑。The henpecked man was on tenterhooks when his wife scolded him frantically.这个怕老婆的男人,当他老婆愤怒责骂他的时候,他感到手足无措。译成“手足无措”,指手脚无处安放,遇事慌张不知如何是好,表现出一种慌张而无奈的心情。

(三)通过言内语境分析确定句子的意义

在这段话 “……只是为写作而写作,如上之为应付编辑朋友,下之为多拿稿费,这类文章大都是尽量地往长里写……” 中, “这类文章大都是尽量地往长里写”这句话,如果没有上下文提供的“应付”“多拿稿费”等信息,便无法判断其感情色彩,不能译出其确切语义;有了上下文便知作者对“尽量往长写”的态度是反对和批评的,所以译成One will most probably make his writings unnecessarily long.

They were Zhous welcoming party.”没有语境很难确定准确含义。A few minutes before Kissinger boarded the aircraft, four senior Chinese officials entered the plane. They were Zhous welcoming party; they had been in the capital for three days, but had remained in seclusion. 根据上下文其他句子提供的线索,我们可以推断出这句话的意思是:他们是周总理派来接基辛格的工作人员。

(四)通过言内语境分析确定篇章的主旨

中国作家朱红将王蒙的小说《坚硬的稀粥》译成“The Stubborn Porridge”,“坚硬”一词本义应该是英语的 “hard”,但用hard不能表达小说的内涵和主旨风格,译成 “stubborn”,有顽固之意,又用了拟人的修辞,很好地表现出中华文化传统不易被改变”这一主题。将张抗抗的小说《出售与投资》译成“A Matter of Pride and Price”, Pride and Price巧妙地点破了主题,形式上又实现了叠音与对称,A Matter of,又加入了轻蔑的感情色彩,不禁让人叫绝。

电影名“蔷薇之恋”不译成“The love of Rose”,而译成“Hidden Desire”表现出汉语中人们赋予蔷薇“美丽而危险”的含义;Waterloon Bridge原意是滑铁卢桥,但是译成“魂断蓝桥”,不仅涵盖故事的结局,还加入中国文化因素,更能引起中国人的兴趣。

二、言外语境分析

言外语境分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情景语境指话语发生的即时情境,即时间、地点、话题、场合的正式程度、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及其社会地位等;文化语境指某一言语社团特定的社会规范、交际方式和习俗等。

(一)通过情景语境分析选择表达方式

如,“你好”一词,在汉语中是人们在工作场合和初次见面的时候最常用的问候语,译成英语熟人之间则要根据使用语言的时间翻译成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如果在商务往来等特别正式的场合,又是初次见面就要译成:How do you do?

又比如“干杯”,在朋友聚会时可译成bottom up.在商务场合就要译成I propose a toast for...又比如“请听我讲”,listen to me please. Please have my speech for a while. May I have your attention, please?一句比一句语气客气。

再比如,巴金原著、曹禺改编的话剧《家》有这样一段对话:

沈氏:才倒是瞧见大少爷的。也许又一个人到梅树林子里去了。

克明:怪事!怪事!眼看就要接亲的人,还这么小孩子脾气!

英若诚的译文是这样的:

Shen: I saw him a moment ago. By now hes probably moping around the plum grove again.

Keming: This is ridiculous! Ridiculous! For someone on the threshold of manhood, he is behaving like a child[4].

“又一个人到梅林子里去了”这句话如果不考虑语言发生的情景就会译成:Hes probably going to the plum grove alone again.但是当时的情景是高家大少爷觉新即将新婚,但新娘却不是他心爱的表姐梅,所以暗自伤神,无精打采。而mope around一词则正好道出了觉新的心境,恰当地将当时的情景表现出来。克明作为封建大家庭的家长,自然不能理解觉新的行为,觉得奇怪又荒唐,“怪事”如果译成baffling或incomprehensible 不能表達克明当时的情绪,ridiculous则精准地表达了克明的气愤、不解和无奈。

(二)通过文化语境分析选择表达方式

1分析语言风格和语言习惯

(1)大学校训。校训的语言特点是:选词用字精炼,语法结构严谨,注重修辞美学,翻译时应采用归化原则,以目的语读者的理解为出发点,使用目的语文化的表达方式。山东大学的校训是“气有浩然,学无止境”,英译成“Noble in Spirit; Boundless in Knowledge”。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校训“规格严格;功夫到家”英译成“Accuracy & Proficiency”,内容提炼精准到位,表达形式完美对称。

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和耶鲁大学的校训分别是Mind and Hand; Light and Truth.汉译时要译出原文的含义,使中国人更容易理解:“既会动脑,又会动手”;“追求光明,探寻真理”。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更加明确易懂。

(2)汉语公示语。汉语公示语一般语气较重,多用否定式,英译时应采取委婉的说法,以缓和语气。“不许乱丢垃圾”译为“Please Dispose Properly”,而不译成“Dont Litter”。

“闲人免进”译成“Admittance of Staff Only” 比“No admittance Except on Business”更好。

(3)日常问候语。不同文化的人们日常见面的时候所使用的问候语也不尽相同。中国人最常用的日常问候语是“吃了吗?”和“去哪儿啊?”英译时要符合英语国家人们的语言习惯,译成“Hello, how are you?”而不是“Have you eaten?”“How are things getting on?”而不是“Where are you going?”

2分析中西方思维方式

中国人善用形象思维,具有模糊性;英语使用者的思维则以准确性为特征,为了表达清楚明了,不使目的语读者不知所云,英译时要把汉语的内涵体现出来:“希望工程”译为:“Project Hope, a typical NonProfit Organization, famousbrand commonweal activity, aims to help dropout students enroll in school.”“开创多元化的物流服务局面”译为:“to widen the scope of prospect of logistics service.”

英语句子重形合,语言主要靠语法手段联系;汉语重义合,语言靠句子内部逻辑联系。英语惯用长句,汉语惯用短句,翻译时,要调整句型句式和语序。

中国已经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实验通讯卫星。这颗卫星是由三级火箭推动的,一直运转正常。它标志着我国在发展运载工具和电子技术方面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The successful launching of Chinas first experimental communications satellite, which was propelled by a threestage rocket and has been in operation ever since, indicates that our nation has entered a new sta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arrier rockets and electronics.

3分析不同的社会文化心理

不同文化的人们对一些事物或颜色等赋予不同的象征意义,翻译时一定注意避免冒犯。“龙”在汉文化被赋予权利和吉祥的意义,在英语里却代表消极和阴暗。“望子成龙”不能译成“You must wish your son to be a dragon.”“You must hold high hopes for your children.”汉语用“红色”表示嫉妒,如“红眼了”,英语却用绿表示嫉妒,要译成“green with jealousy”。

有时,不同的文化中存在某种程度上的“等义词”,翻译时应尽量使用目的语中的“等义词”,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济公劫富济贫,深受穷苦百姓的爱戴”。译成“Jigong, robbed the rich and helped the poor, Robbinhood in China, was very popular with the poor.”Robbinhood是文化中的一个劫富济贫的“好汉”,引入他,更容易被西方读者理解济公其人。毛主席诗词《七律·送瘟神》中的一句“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尧舜”,这里的“尧舜”指中国历史上深受百姓爱戴的圣君,但是在英语国家一般很少有人知道“尧舜”,所以翻译的时候如果音译成“Yao Shun”很难被理解,译成“the Kings”又不准确,所以译成“SageKings”最合适,英语里也有表示贤明君王的词。

西方人在交往中尊重他人,但自己也不过于谦虚,而中国人往往在尊重他人的同时过于谦卑,如古人称妻子“贱内”、称儿子“犬子”,英译不能译成“my low wife”和“my dog son”,译成“my wife”和“my son”就可以了。例如这样一个对话,甲:“你英语讲得真好!”乙:“一般,一般。”按英语的交际习惯,不能将“一般”译成“just so so”,而是译成“Its very kind of you.”或者“Thank you”等。

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翻译是一种符号活动,是理解和解釋符号的过程。但是符号并不是孤立地存在的,符号的意义必须借助一定的语境才能确定和解释,语境对语义的理解和表达具有制约和解释作用,因此,语境是翻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译者必须通过语境分析确定语言的基本语义和语用意义,选择适宜的表达方式,最终,使源语文本的语用意义在目的语中得到再生。

参考文献:

[1]Petrilli, Susan. Semiotics.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semiotics and linguistics. Ed. Cobley, Paul[M].London: Routledge, 2001:260—261.

[2]许钧.翻译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75.

[3]陈宏薇.高级汉英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10.

[4]韩晓培.语境在汉英翻译中的应用[J].英语广场,2013(6):18—20.

(责任编辑:刘东旭)2018年6月第37卷第6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Jun.2018Vol.37 No.6

猜你喜欢

符号学
匼河“背冰”民俗活动的文化符号学阐释
翻译符号学的三域问题剖析
符号学家重返音乐史
基于符号学的文化衍生产品设计
以存在主义和符号学为主导对简约主义包装设计的理念解读
基于符号学的产品设计符号传达系统研究
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符号学语意——读《符号学产品设计方法》有感
社会符号学视角下法律翻译对等研究
符号学理论初探
符号学的得与失——从文本理论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