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小型调查的城市中职生移动学习现状与需求研究

2018-09-15刘庆明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调查

刘庆明

摘要:通过针对城市中职生移动学习现状与需求的小型调查,发现城市中职生具备移动学习的条件、对移动学习的认可度高,以及在方式、时间、内容和费用方面的移动学习需求特点,同时得出移动学习的推广宣传需要进一步加强、移动学习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结论和启示。

关键词:城市中职生;移动学习需求;调查

中图分类号:G718.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8)06006603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特别是手机的普及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普及,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模式应运而生,因其特性使其与其他的网络学习或者传统学习模式相比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并逐渐被广泛研究和应用。移动学习在数字化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结合移动计算技术带给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的全新感受,具有便捷性、情境性、可移动性、即时性、交互性等特点,在终身学习背景下移动学习成为未来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必然的趋势。中国互联网络技术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为移动学习的普及奠定了良好的人员基础和设备基础。

从文献上看,我国移动学习研究始于2000年著名国际远程教育专家德斯蒙德·基更(Desmond Keegan)博士在上海电视大学40年校庆上所做的报告,在其发表的相关论文《从远程学习到电子学习再到移动学习》一文中,基更博士从远程教育的视角,根据学习形式与手段的不同,把远程学习分为三个阶段:远程学习、电子学习以及移动学习[1]。近年来,随着移动技术和应用服务的发展,以及信息社会学习需求的变化,教育技术等多个领域开始关注和研究移动学习,各大企业(移动设备生产商、通信公司)和学校纷纷开始探索移动学习的实践形式,移动学习研究逐渐成为相关学科关注的学术热点和核心领域。

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学习设备也逐渐走进校园,呈星火燎原之势。城市校园中,几乎每名学生都拥有一部智能手机。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学生们不仅利用智能手机打电话、发微信,而且利用手机上网、看电视、购物、下载资源等,不仅在课下进行,等公交车进行,甚至在上课时也进行,智能手机已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学习方式,日益影响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移动技术和手机设备也同样走进中职校园,当前城市中职学校,几乎每个中职生都拥有至少一部手机,移动学习也成为中职生学习生活的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有关学生移动学习的研究逐步开展,集中在行为方式、态度认知、手机设备等方面,将移动学习与教学相结合,改善学习行为,提升学习质量,遏制了学生因手机依赖症造成的学业下降。目前为止,国内对移动学习相关的技术和应用研究较多,对具体群体的应用研究较少。本文在一次小型调查的基础上,探讨针对中职学生群体的移动学习改进策略。

二、城市中职生移动学习需求小型调查及结果分析

(一)调查情况概述

“中职生移动学习需求小型调查”,选取某省会城市中职学校同一专业两个年级,每年级各两个班级,共92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由于专业特点,男生少、女生多,调查对象性别比例严重失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调查的信度和效度。编制“城市中职生移动学习现状与需求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进行网上问卷发放和回收工作,共计发放92份问卷,回收8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1.30%。本文中的“中职生”均指本次小型调查所涉及的城市中职生。

调查涉及的研究内容有三:一是中职生移动学习现状,包括对移动学习的认识、移动设备的使用及功能、移动学习时间、移动学习资源状况等;二是中职生移动学习需求,包括对移动终端、功能、时间、资源等的需求;三是中职生移动学习期望,包括对未来移动学习发展前景的展望等。

研究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以个别访谈。

(二)结果与分析

1移动学习现状

(1)对移动学习的认识和使用

对移动学习的认识和使用包括4个问题。一是“是否听说过移动学习”,2个备选答案,单选,占其中47.62%回答“是”,52.38%回答“否”。二是“对移动学习概念的理解”,4個备选答案,单选,其中“移动过程中进行的学习”占9.52%,“借助手机等移动电子终端设备来进行的学习”占88.1%,“完全没有移动学习的概念”占1.19%,“其他”占1.19%。三是“进行移动学习的频率”,3个备选答案,单选,其中“经常”28.57%,“偶尔”67.86%,“一次也没有”3.57%。四是“对移动学习优点的认识”,6个备选答案,多选,其中“学习更自主,自己控制学习进度”70.24%,“学习设备方便携带”82.14%,“强化和促进了日常学习效果”57.14%,“没优点”4.76%,“不知道”0%,“其他”2.38%。

调查的中职生中有一半多一点并未听说过移动学习,说明移动学习并未得到很好的普及和宣传。虽然如此,但根据字面意思,他们还是可以正确地推测出移动学习是“借助手机等移动电子终端设备进行的学习”。值得庆幸的是,总计高达95.24%的中职生认为移动学习是有优点的,这为移动学习的推广创造了一定的便利条件,表明中职生从心底认可移动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但却只有28.57%的被调查学生经常使用移动终端进行学习,表明中职生对移动学习在思想观念上的认可程度高,但对移动学习的具体实践较少。

(2)移动学习设备及功能

移动学习设备及功能包括3个问题。一是“移动电子设备拥有类型”,8个备选答案,多选,其中手机最多91.67%,笔记本电脑拥有量次之84.52%,其余MP3为23.81%,MP4/MP5为16.67%,电子词典15.48%,PDA5.95%,“什么都没有”2.38%,“其他”1.19%。二是“移动电子设备使用类型”,8个备选答案,多选,手机仍然最多84.52%,笔记本电脑仍然居第二,77.38%,其余电子词典16.67%,MP3为9.52%,PDA为4.76%,MP4/MP5和“什么都没有”都占3.57%,“其他”为0%。三是“移动电子设备拥有功能”,5个备选答案,多选,其中“上网”最高为86.9%;“视/音频”和“内置学习软件(如字典、计算器等)”占比相同,都是63.1%;“手机短消息”为25%;“其他”为7.14%。

调查结果与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很高、智能手机拥有人数越来越多的现状相符。智能手机的高拥有量,并具有上网、内置软件学习、音视频等功能,为移动学习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同时移动学习设备也向手机集中化发展。

(3)移动学习方式

6个备选答案,多选。常用的移动学习方式中,“手机/笔记本上网在线”位居榜首为84.52%,其次是“内置学习软件”为69.05%,“下载到本地”为54.76%,“手机短消息”为14.29%,“都没有使用过”为3.57%,“其他”为1.19%。

2移动学习需求

“是否需要移动学习”,2个备选答案,单选,96.43%的调查学生认为需要移动学习,这也表明了开展这一研究的必要性。

(1)移动学习时间需求

关于移动学习时间共有2个问题。一是“进行移动学习的时间”,4个备选答案,多选,“学习时遇到难题时”最多为64.29%,其次是“空闲时间(学习或工作之余)”为58.33%,“等车/人等零碎时间”为23.81%,“其他”为9.52%,符合移动学习的随时随地的碎片化学习特点。二是“移动学习时长”,6个备选答案,单选,“21—40分钟”最多为44.40%,“1—20分钟”次之为37.80%,“41—60分钟”为14.76%,另3个选项都在2%以下。调查显示,大多数中职生一次性进行移动学习的持续时间为1—40分钟,即在40分钟内的移动学习是比较有效的学习,只有少部分人能持续1个小时的移动学习。

(2)移动学习内容需求和移动学习资源状况

共3个问题。一是“需要的移动学习内容”,5个备选答案,多选,“专业相关内容”为64.29%,“资格考试类”和“生活百科类”相同,都是52.38%,“外语类”为48.81%,“其他”9.52%。二是“移动学习资源状况”,5个备选答案,单选。三是“移动学习专门课程需求”,两个备选答案,单选。

被调查城市中职生对移动学习内容的需求比较迫切,表现在94.05%需要通过移动学习进行专门课程的学习,且希望学到的是与专业相关的内容,其次依次是资格考试类、生活百科类、外语类等内容。总计92.86%的学生承认目前移动学习资源比较多,但其中有42.86%认为资源虽多,但寻找起来很费劲,27.38%认为资源偏娱乐而非所学专业内容。由此可得出结论:当前移动学习资源虽多,但与学生相关的专业内容资源相对较少,在信息导航上需做一定工作,以方便学习资源检索。

(3)移动学习内容载体需求

“移动学习内容载体需求”,6个备选答案,多选,“视频”为78.57%,“文本”为75%,“音频”为63.10%,“图片”为47.62%,“综合类”为16.67%,“游戏”为10.71%。被调查城市中职生的移动学习内容载体需求依次为:视频、文本、音频和图片。

(4)移动学习服务需求

“可接受的移动学习月费用”,5个备选答案,单选,大多数学生希望移动学习费用能低一点。总计76.19%的学生希望费用控制在20元以内,其中41.67%的学生希望完全免费,19.05%的学生在5—20元之内的都可以接受,15.48%的学生希望能控制在5元以内,另有21.43%的学生认为费用的多少要根据学习内容具体而定。

“移动学习电子设备需求”,7个备选答案,多选,进行移动学习所需要的电子设备中,“智能手机”为74.02%,“平板电脑”为52.56%,“电子书阅览器”为35.83%,“MP3/MP4/MP5”为31.89%,“普通手机”为25.39%。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是被调查中职生进行移动学习的主要电子设备,需求率与拥有率基本一致。

3移动学习期望

共有3题:“对移动学习的态度”,4个备选答案,单选,“今后是否会使用移动学习”,5个备选答案,单选,“对移动学习未来发展的态度”,4个备选答案,单选。

所调查中职生对移动学习的未来发展看好,认为有很大发展空间,甚至有可能成为主要的学习方式,表现在:41.67%的学生认为移动学习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甚至成为主要学习方式;52.38%的学生同意今后会使用移动学习,35.71%的学生很同意;70.24%的学生喜欢使用移动学习,使用情况则视具体情况而定;23.81%的学生非常喜欢使用移动学习,表示会继续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移动学习将成为未来主要学习方式之一的发展趋势。

三、调查结论及启示

本次调查虽然是一次小型调查,但由于所在区域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程度、学生实际学习状况相似,因此调查结论可以推广到城市中职学校,有一定的推广和借鉴的意义和价值。

(一)城市中职生具备移动学习的条件,对移动学习的认可度高

城市中职生具备移动学习的条件,表现在:首先,中职生本身就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具有青春活力和创新精神,紧跟时代潮流,他们能很快地接受以移动学习为代表的新事物并去学习使用和适应;其次,当代城市中职生人人拥有智能手机,为进行移动学习提供了电子设备基础;再次,当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校园局域网的健全和完善为移动学习开展创设了网络环境。在笔者所调查的中职生中,虽然很多学生对“移动学习”的概念不清楚,但大多数学生承认移动学习有很多好处,如果情况允许的话,还是很喜欢进行移动学习,表明了开展移动学习具有一定的学生基础。

(二)城市中职生在方式、时间、内容以及费用方面的移动学习需求特点

此次小型调查表明,接受调查的中职学生的移动学习需求在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学习内容以及学习费用方面具有如下特点:以智能手机和电脑为主的通过上网在线或者内置学习软件资源的学习方式,视频、文本、音频、文本相结合的多样化的呈现方式,零碎时间和40分钟以内的学习时间,丰富的学习资源,涉及专业课和未来职业的学习内容,以及低价免费的学习费用。这些特点,可以帮助有关各方开展中职学生移动学习的指导、供给和服务,推动中职生移动学习的发展,促进移动学习效益的提升。

(三)移动学习的推广宣传需要进一步加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目前,QQ、微信等通訊手段几乎走进了每一个中职生的身边,交流的过程中也在不自觉地进行学习。而在调查过程中,却有很多学生“没有听说过移动学习”的概念,在了解了移动学习的概念后,表示“经常使用移动学习”等,反映出很多学生都在无意识地进行移动学习,因此促进移动学习的教育教学改革有必要从提升学生对移动学习的认识做起。在调查中,学生认为移动学习虽无法替代传统教学成为主流的学习方式,但鉴于其特点及功能,移动学习的推广使用还是受到中职生的期待和欢迎的,移动学习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移动学习是移动计算和现代远程技术结合的产物,是在无线互联网环境下为学习者提供随时随地学习体验的学习方式。随着移动学习软硬件环境的日趋完善,中职生对移动学习需求将得到满足和提升,移动学习必将在未来学习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产生更加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佑镁,等.近二十年我国移动学习研究现状与未来趋势——基于中西方对比的研究综述[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1):49—55.

猜你喜欢

调查
关于“网红经济”对大学生的影响的调查报告
高职学生志愿填报取向及满意度调查研究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营口市典型区土壤现状调查与污染土壤的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