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重拾道德

2018-09-15武鑫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23期
关键词:儒家文化道德

武鑫

摘 要 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最璀璨的星莫过于修齐治平的儒家文化。然而近代以来积贫积弱,一味向西方学习,渐渐忘却了儒家,随着现在社会发展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在人之根本的道德方面,让我们必须拾起儒家智慧。本文从重建信念,修身养性,新时代四大阶层的思想方面及当代青年的责任等角度论述如何用儒家文化重拾道德。

关键词 儒家文化 道德 四有新人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思想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更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民族才有希望。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必要条件。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影响日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显著改善,然而国民的道德素质、文化水平似乎跟不上发展的快节奏。于是乎,发达国家几百年发展资本主义所出现过的问题,在当今中国短短三十年内都出现了,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从两千多年前的圣人孔孟所开创的作为中国古代士人精神支柱的儒学里找到一些答案呢?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经两千多年都从未断层,原因就在于作为传统文化主体思想的儒学始终吸收、接纳外来文化为己所用,并不会被其他所替代。在传统中国是以儒为主、佛道为辅的三教合流,儒家的入世思想教人们建功立业、造福万民、修齐治平、青史留名,而佛道的出世思想教人们寻找心灵的一片净土,不与外界同流合污,于是就有了“乱世佛道、治世以儒”的局面,比如春秋战国百家争鸣,魏晋南北朝寺庙林立,民国混战西学东渐,唯有太平盛世出明主轻徭薄赋、鼓励生产,有识之士博取功名,光宗耀祖。

然而经过上个世纪的打倒作为封建毒瘤的“孔家店”,旧的信仰几近崩溃,最近几年虽然“儒学热”、“国学热”此起彼伏,“孔子学院”遍地开花,然而要么像研究专家一样过于玄妙,要么流于世俗太过功利,真正永儒学来待人处事、修己安人的却是少之又少。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人们似乎太过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正如“仓禀足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这本没有错,然而出现的这一系列问题让很多人禁不住想问“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我们这代人给后世子孙又能留下什么呢?资源利用几近短缺,环境污染净土难寻,贪污成风上行下效,商人逐利没有底线,弄虚作假高唱形式,娱乐圈内绯闻不断,老人颠倒无人敢扶……所有这些都和人心不古,道德水平下降有很大关系。当然正如习总书记所说“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我们通过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彻底改变了贫穷落后的局面,而出现的种种问题是需要新时期的我们尽力解决的。我们现在处在一个法治社会,任何事都依法来办,但是光有法治是远遠不够的,必须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人性的光辉;再者虽然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但是随之带来的道德水平、思想境界的下降以及其他社会问题光靠再高明的的科学也是远远不够的,还是要以文化底蕴为基础进行良好的价值构建。

正所谓治世先要修己,修己先要修身,我们要重新拾起“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为这个和谐盛世注入新的活力。在我看来,重建信念最基本的是要有敬畏之心:一畏民,人民作为历史发展的主体,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任何行业都是服务人的行业,要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二畏天,虽然人定胜天,也须知天命不可违,没有轮回转世,却有因果报应,人在做,天在看,滴水可穿石,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三畏史,人生于世,从来都没有独立的人,上有父母,下有妻女,莫说如果坏事做尽遗臭万年,子孙为耻,德行不好连累整个家庭都要受罪被人看不起。再者方可修身养性,再立忠恕,正是仁者爱人故无忧,智者好学故无惑,勇者知耻故无惧,如此经世治身,推己及人,内化为徳与人无忧,外用为礼社会和谐。

具体到我们个人又该怎么做呢?从新时期士的农工商四大阶层开始说起。这里‘士包括学生和老师这些读书人以及掌握国家行政资源的为官者,对于‘士,读书人受教育最多,清纯单薄,思维最为活跃先进,也易受影响,自身修养也比较高,而为官者只要在上位者清正廉洁,持中守正,自律恤民,善于纳谏,必然会影响社会风气的好转;‘农包括农村中以农业为主的农民和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对于 ‘农,本身淳朴无暇,没什么大毛病,只是流于低俗,到了城市会惶恐不知礼节,稍加引导就会有所改善;‘工包括城市里所有有工作在上班的人,对于 ‘工,整天忙碌于工作职场,无穷琐事,反复不尽,而他们的行为修养与企业环境氛围和企业家的自身修为有很大关系; ‘商包括新兴的创业者、企业高管以及个体经营的圣人,对于 ‘商,投机者为牟取暴利往往不择手段,甚至不惜危害人们的健康,须先以法律手段整治,再来提高全体企业家的素质。而比相对于三个阶层而言可概括为“开上德,启下智,扩中产”,上位者不失德,中下层群众便于疏导,而再使人民富足增加中产者,如此就能人性向善,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人人皆有仁爱之心,社会处处公平正义,故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可期也。

正如梁任公所言,今日之中国,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强则国强。孟子有云“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持此四端,由我少年使。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做“有理想,有文化,有品行,有作为”的四有新人,兼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脱离温室的花朵,临风沐雨,披荆斩棘,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己力。

大道之行,长途漫漫,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时光易逝,芳华难留,唯念当下,且行且惜。

猜你喜欢

儒家文化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游览中华大地,体会儒家文化(二)
游览中华大地,体会儒家文化(一)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中国儒家文化视角下的跆拳道运动
道德模范自有后来人
《白鹿原》中朱先生形象的儒家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