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阴癌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研究

2018-09-15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8年22期
关键词:外阴生存率分化

缪 乐

(江苏如皋人民医院妇科,江苏 南通 226500)

对于外阴癌疾病,其在当前的临床妇科中是比较少见的一种妇科肿瘤疾病,约占女性恶性肿瘤疾病中的1%。近些年以来,随着外阴癌疾病的发病率上升,很多年轻的患者也出现了外阴癌疾病[1]。在本次研究中,对我院收治的76例外阴癌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分析,评估了其预后的影响因素,从而寻找最佳的治疗方法。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于本次研究工作,样本选取为我院收治的76例外阴癌患者,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患者年龄分布在25岁~85岁之间,其平均年龄为54.8岁。在这些患者中,外阴鳞癌患者人数为69例,其中包括高分化33例、中分化27例和低分化9例,非鳞癌患者人数为7例,其包括疣状癌患者5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1例和恶性纤维肉瘤患者1例。

1.2 随访

对本次研究的患者进行1~142个月时间的随访,其中中卫随访时间为46个月,随访患者中有2例失去联系,死亡患者人数为25例,此外还有29例患者治疗完成后出现复发问题,截止到随访终止时间,本次研究中的患者仅有49例成活。

1.3 统计学方法

对于本次研究中的样本数据统计采用的是SPSS 17.0软件,对患者的生存率采用直接法进行计算,然后通过Log-rank法对其进行组间生存率差异检验。

2 结 果

2.1 外阴癌预后影响单因素分析

通过本次研究,对于外阴癌患者的预后效果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年龄、临床分期和病理类型等,通过对这些单因素进行分析可以得知,患者的临床分期和病理分化程度等对患者的外阴癌预后影响因素较大,且数据统计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年龄和病理类型等因素,其临床数据统计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外阴癌预后影响多因素分析

通过COX对比分析,将单因素中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病理分化程度和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是当前影响外阴癌患者预后的主要银临,临床分期在临床研究中并未入选。对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内容见表1。

表1 外阴癌患者多因素分析结果统计

3 讨 论

近些年以来,随着外阴癌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发现,对于该疾病患者的生存率,其3年的胜率为66.2%,5年的生存率为64.9%。对于外阴癌疾病的预后效果,其同患者的年龄以及临床分期等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下面对其进行简单的分析。

3.1 年龄和预后之间的关系

根据有关数据研究显示,年龄在外阴癌患者的预后中并不是影响因素,通过数据显示,本次研究中年龄在50岁~60岁之间的患者生存率为76.5%,而对于年龄在60岁以上的患者,其3年生存率为69.8%,通过数据对比可以发现,年龄大于60岁患者的3年生存率要地域年龄小于60岁的患者。

3.2 临床分期与预后关系分析

对于临床分析和外阴癌患者预后效果之间的关系,通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四组不同分期的患者,其生存率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且不同组患者间的数据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对于外阴癌患者来说,其早期诊断对患者的预后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

3.3 淋巴结转移和预后之间的关系分析

通过有关数据限制可以得知,目前的常规治疗中并未对患者进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治疗,对于外阴癌患者中存在淋巴结转移患者,其可以通过手术治疗完成后的补充放疗方法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2]。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得知,对于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其5年生存率仅为39.5%,而没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其5年生存率则为79.7%,且两组患者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4 病理分化程度和预后之间的关系影响

对于外阴癌患者的病理分化程度和其预后效果之间具有较大的影响,高分化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75%,中分化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62.9%,低分化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33.3%,且各组之间的数据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可以得知,病理分化程度和外阴癌患者之间的预后有直接的影响,且随着患者的分化程度降低,其生存几率也在逐渐下降[3]。

综合上述所说,对于外阴癌患者,其病理分化程度和患者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对患者的预后具有较大的影响,而对于临床分期和肿瘤大小等因素,其尽管不是独立预后因素,但这些因素集合之后也会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一定的影响。

猜你喜欢

外阴生存率分化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难言之隐”的针对性治疗方法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鲁政委:房地产同城市场初现分化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五个外阴小常识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如何根治外阴白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