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安全管理在妇科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2018-09-15王玉晓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8年22期
关键词:妇科护士手术

王玉晓

(昌邑市人民医院,山东 潍坊 261300)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患者在寻寻求效医疗疾病救治的同时也在对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安全护理成为临床护理中最基础的部分。随着妇科手术患者数量逐渐增加,围手术期的护理风险也在提升,一旦发生医疗事故,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也会给医院造成负面影响。妇科手术涉及的护理风险较多,需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来规避,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改善患者预后[1]。本文分析了护理安全管理在妇科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6年4月~2017年8月收治的妇科手术患者102例进行护理分析,患者手术类型如下:子宫切除术26例,输卵管切除术24例,子宫肌瘤剔除术16例,卵巢癌根治术19例,异位妊娠17例;患者均首次接受手术治疗,具有良好指证,患者意识清楚,均签署研究知情书;排除患者有器官功能障碍、高血压和精神系统障碍等情况。按照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的年龄为(38.1±0.5)岁,对照组的年龄为(37.6±0.2)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手术类型等数据可比。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管理模式进行围术期管理,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严格遵守临床护理制度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安全管理,首先要成立安全管理小组,选择科室内护龄在5年以上的护士作为成员,护士长担任组长,明确围手术期护理流程和护理职责[2]。每周召开护理安全管理交流会议,将一周内出现的护理不安全事件进行汇总分析,并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寻找护理过程中易出现风险的环节,重点改进。其次是护理管理培训,定期对小组成员开展护理业务培训,包括护理专业技能、风险防范意识和处理能力等,提升护士的专业护理水平,增强综合管理素质。其三是明确护理风险,结合患者的病情特点、经济条件、性格特点等给予针对性的护理交流,注意合理运用沟通技巧,把握患者的不良情绪,及时舒缓患者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避免与患者发生冲突,使患者对治疗护理信任程度下降,引发纠纷。强化患者和护士的法律安全意识,使患者对医疗制度更加了解,自我安全意识提升,护士要增强操作执行力,提升护理责任感,及时处理病情危重患者,抢的最佳治疗时间。其四是护理安全教育,针对护士进行安全意识培训,使护士主动参与到安全管理中,在围手术期护理中主动规避风险因素。护士长要定期进行系统考核,确保护理质量不断提升[3]。向患者和家属普及医疗护理知识和法律知识,开展个性化、全面化的护理干预,以患者为中心,取得患者的护理信任,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的风险。创新、优化安全管理措施,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有效分析与研究,并重点改进,使护理工作更加合理和规范。

1.3 护理效果判定

统计患者在围手术期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有感染、尿潴留、压疮和切口渗血等,结合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等数据进行综合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对数据进行差异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x2检验数据差异,若数据有统计学意义时P<0.05。

2 结 果

观察组共出现4例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15例不良反应,观察组的护理安全性更好,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妇科疾病种类复杂,手术风险较多,为了确保围手术期的护理安全,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安全管理。应用护理安全管理能够较好规避围术期的风险事件,完善手术期护理管理制度与流程,确保手术治疗安全。

表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例数

结合本次研究数据对比分析可见,观察组患者应用护理安全管理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表明护理安全管理发挥了积极的管理价值。在护理安全管理会自动,护士的护理专业水平提升,主动遵守临床护理规范,并提升患者的安全意识,持续性改进护理质量[4]。

综上,护理安全管理在妇科患者围手术期管理中应用价值高,显著提升手术效果,降低感染风险,改善预后,值得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妇科护士手术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轻松做完大手术——聊聊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手术之后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浅谈妇科中急腹症的临床治疗
颅脑损伤手术治疗围手术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