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种子繁殖田中自生稻的发生及防控措施

2018-09-14赵仲仁王福珍

南方农业·下旬 2018年5期
关键词:防控

赵仲仁 王福珍

摘 要 在农业经济体系中,水稻种植扮演着十分关键的角色,能够有效维持我国粮食的安全。然而,在现阶段提高水稻产量过程中,水稻栽培技术对其产生严重影响,所以有效研究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尤为重要。

关键词 水稻种子;繁殖田;自生稻;防控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15.021

为生产出高品质的杂交稻良种和常规水稻良种,需要在杂交稻亲本种子和常规水稻种子生产期间有效消除发生的自生稻危害,这也是促进优质、高产商品粮实现的基本条件[1]。

1 自生稻概述

自生稻是指水稻完成一定的生长周期后,在沟渠、田块周边及田间地方出现水稻种子部分遗留的情况,种子不需要借助人为力量,会自然地发芽生长,最后发育成水稻植株,在自然选择期间,逐渐恢复野生水稻相关特性和特征的水稻植株。

2 自生稻的主要危害

自生稻危害的主要表现:1)和繁殖田水稻争夺空间和肥水;2)自生稻花粉的大量散布会影响杂交稻亲本种子和常规水稻种子的纯合度;3)若在道路、沟渠及田间等地方遗留自交的籽粒,会严重危害第二年水稻种子的正常生长和繁殖,导致亲本种子的纯合度受到破坏,在大范围运用和推广杂交稻制种过程中,会埋下安全隐患;4)在常规水稻中混入自生稻籽粒,会使水稻良种商品性受到严重破坏,同时出现远距离扩散和传播的情况;5)自生稻种子在商品粮中混入时,会使优质稻米的适口性和外观受到明显破坏[2]。

3 自生稻形态特点

3.1 自生稻出现在杂交稻亲本繁殖田中

3.1.1 不育系或保持系自生稻

在与上一年相同的生长季节中,有效繁殖杂交稻母本后,在田间遗留的不育系或保持系种子繁殖而成的自生植株。与杂交稻的亲本繁殖及常规水稻相比,不育系或保持系自生稻不存在生长优势,主要表现为无结实或结实少、早熟、存在较小的株型等。

3.1.2 粳稻型常规稻或常规籼稻

在与上一年相同的生长季节中,主要是对杂交稻恢复系和杂交稻制种的种植,在田间遗留繁殖的恢复系或杂交稻制种,第二年会形成自生稻植株,在生长习性、叶态及株型方面,粳稻型常规稻或常规籼稻与上一年的杂交稻恢复系和杂交稻制种基本相同。

3.1.3 粳稻型自生稻或杂交籼稻

在与上一年相同的生长季节中,主要是对杂交稻制种和杂交稻的种植,相比于上一年同期的杂交稻种子,在植株形态特征方面,在田间生长的粳稻型自生稻或杂交籼稻的叶态和株型与其基本相似,和在田间繁殖和制种的杂交稻亲本相比,其差异主要为品种间的不同。

3.2 自生稻出现在常规粳稻繁殖田中

3.2.1 籼稻型自生稻

在连续多年相同的生长季节中,种植方式连续运用水直播或旱直播,对常规粳稻进行种植,田间自生稻秧苗具有较快的发叶速度,偏淡黄色的叶色,拔节后植株生产速度十分迅猛,与田间繁殖的粳稻品种相比,其植株较高,且叶片较宽、较长。

3.2.2 常规粳稻型自生稻

在相同的生长季节中,且连续多年,常规粳稻田的种植方式主要为机械栽插方式和人工栽插方式,相比于常规粳稻品种,在大田或秧池田生长环境下的自生稻植株的叶态和株型与其基本相同或相同,相比于在田繁殖的粳稻品种,存在相似或非常明显的植株差异。

4 有效防控自生稻的相关措施

4.1 机械化插秧、工厂化育秧

在水稻繁殖过程中,可以有效运用工厂化育秧手段,商品化育秧基質应由合作社统一购买,基质土应使用没有被遗留稻种污染的土壤,彻底隔断自生稻种子混入秧苗群体中的途径。在塑盘育秧后实施机械化插秧,即便有发芽的自生稻或有自生稻种子存在,在塑盘的隔离作用下,自生稻芽苗也难以侵入。工厂化育秧具有显著优势,例如一致性较高、秧苗整齐等,且栽插后秧苗扎根返青的速度十分迅速,生长封行速度较快,因其具备显著的生长优势,因此相比于自生稻秧苗,在生长量和生长势上存在明显差距,在群体优势的显著作用下,使得自生稻秧苗的生长繁殖受到严重抑制[3]。

4.2 促进残留稻基数降低

由于土地面积相对紧张,若在选择秧池田过程中,其稻茬田为上一年同季的田地,则其准备时间应当始于当年秋收时分:水稻收割机械的工作状态应调整到最佳,尽可能减少田间遗留稻粒的情况;收割完成水稻后,在最短的时间内耕翻,并进行灌溉,在秋季温光的作用下,使残留稻粒迅速发芽;开春灌溉时间应当趁早,整体施肥以后,静置10~15 d,使自生稻稻粒迅速发芽。

4.3 在田间除杂管理过程中需严格遵循生产规程

在大田移植之前,除施足基肥外,还需要进行封闭化除。完成移栽后,对秧苗移栽后相关高位的形成充分运用,有效实施2次封闭化除。在封行之前,需要拔除在田块周边杂交和不移栽的植株。专业人员应当在植株破口出穗前将早熟的品种进行及时、彻底割除。

4.4 选择合适的基地

在水稻种子繁育过程中,为防止发生自生稻的情况,在选择种子基地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种子基地的植物检疫要求、生产者素质、隔离条件、机械化水平、生产管理水平、土壤肥力及基地结构,还需要对前茬作物的相关种植状况加强重视度。在确定种子繁殖田过程中,种子生产者需要提供前茬作物档案信息,证实在种子田中没有同种的植株或自生植株存在[4]。

4.5 种子后控

种植鉴定能够对种子中不同批的种子遗传质量有效鉴定,准确鉴定种子纯度和品种真实性。按照种植鉴定的相关结果淘汰合格率较低或不合格的种子田和种子,从而显著降低风险的发生。

5 结语

通过反复试验、调查和观察,相关技术人员要研究清楚自生稻的危害情况,并有效实施诸多技术,如适法适时的化学除草技术、机械化插秧技术及工厂化育秧技术等,在水稻繁殖过程中,有效控制自生稻的出现,并将危害显著消除。

参考文献:

[1] 缪文华,翁明,殷兰凤,等.水稻种子繁殖田中自生稻的发生及防控措施[J].杂交水稻,2014,29(2):30-32.

[2] 韩豹,梁丽娜,孟繁超,等.水稻种子带育秧秧苗素质影响因素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5(11):170-173.

[3] 张秋霞.无公害生态栽培技术在水稻种子生产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投资,2017(2):305.

[4] 李亦军.试论中国杂交水稻种子基地项目建设及战略性调整[J].中国种业,2013(8):20-23.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防控
持续提升医院感染防控工作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猪常见呼吸道疾病综合防控技术探讨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各区人大和人大代表积极参加疫情防控工作
精准防控 同心战“疫”
情防控常态化 居家防护不可少
疫情防控常态化,上班族如何做好自我防护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公众通用新冠肺炎防控指引